陇翠园有个门便在含章殿和嘉福殿之间,从含章殿的甬道出去,向北走没多远,便到了陇翠园。陇翠园里所植各色植物颇多,此时大多抽出了枝芽,春意浓浓,又走不到一刻钟便到了嘉福殿。
由于含章殿的小厨房,已做好了各色菜点,阿珍几个外间宫女便都提了个食盒,提了过来。
好在含章殿后身再无宫殿,不然这浩浩荡荡将近十人的队伍,旁人真不知要前往陇翠园做什么。
刘义出了含章殿,又去了趟尚食局,准备让尚食局将饭食送到嘉福殿,到尚食局的时候才发现,皇上早已在他前往含章殿的时候,让小陶子传了话,并且又多给了含章殿赐了六道菜,如今早已送至了嘉福殿。
“怎回来的这般晚,胡充华留你用了膳?”皇上今日心情大好,一边盘着一串新得的菩提珠,一边开起了玩笑。
“皇上真会开奴才的玩笑,胡充华知道奴才急着回来伺候皇上,怎会留奴才,奴才只不过又去了趟尚食局,让把含章殿的午膳送到嘉福殿,谁知皇上已派小陶子去了。”
“师傅,皇上是心疼您年岁大,不舍得折腾您,才让我去。我猜想皇上本也想让我去含章殿传话,又怕胡充胡觉得不被重视。”
“猴精!”皇上笑着瞥了眼小陶子说道。
小陶子知晓皇上是在夸自己脑子快,便嘿嘿一笑。
“见朕未去,胡充华是何感受?”皇上人虽坐着式乾殿,但心早飞到了嘉福殿,虽面上装得沉稳,但一张嘴便暴露了对元熙的关切。
“胡充华先是有些失望,可奴才说皇上是因政事绊住了脚,胡充华便释然了。当奴才说皇上将嘉福殿作为生辰之礼赐给了胡充华时,奴才瞧得出胡充华很是感动。”
“感动就好!朕不但要她感动,朕还要让她永远难忘!”
“奴才这就不懂了,皇上心里既惦记着胡充华,左右现在也无事,为何现在不去?”
皇上略微一笑,不作回答,而是问道:“都谁去了?”
“奴才去时只见陈充华一人。”
胡元熙位分不高,其他妃嫔自不会刻意打听她的生辰以求献媚,如今又独揽圣宠,其他妃嫔早已看着眼红,即便知晓其生辰的,也未必会送上一份祝福,皇上早已料到会是今日这个情景。
可今日皇上将嘉福殿作为胡充华的十七岁生辰之礼送给她,如此盛大之举焉能不震撼后宫,恐怕今日之后又将是另一番情景了。
此时午膳也到,刘义和小陶子便开始伺候皇上用膳。
刘义趁皇上用膳的光景,给了小陶子一个眼色,低声问道:“猴崽子,你一向最精,你倒是说说皇上为何不去?”
小陶子嘿嘿一笑,说道:“皇上说我精,还不是看着师傅的面子抬举我,我再精还能在精过师傅去,师傅都不知晓的徒儿如何知晓?”
这话圆得极好,刘义便也不再发问,皇上的心思和做法又岂是他们一个阉人能揣夺的。
此时元熙等人已经来到了嘉福殿,有两个身着一身碧色春装的宫女正站在门口迎候。
元熙携陈充华的手一齐步入了嘉福殿,一进殿门阵阵花香便伴着阵阵温热之气袭来,顿时使人觉得心旷神怡,有如进了春夏交替之季。
颜倾公主出嫁之前居于此处时,元熙曾来过一次,但那时尚未设置照壁,如今在殿门的正对处却建了一座石墙,石墙上刻了一壁兰花,右方提有一首词曰:“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邺北香。何需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绕过照壁,便来到了院内,前院的几株梧桐已被移走,取而代之的是几株香樟树和银杏树。香樟树四季常绿,又有香气,两人这才知晓原来扑面而来的香气便来源于此处;而银杏树干高伟,叶子繁盛,夏季适合乘凉,秋季黄叶又适合观赏。
仔细看去,才会发现众多树木之间,还有一个藤条做的秋千,想想夏日里一边乘坐秋千戏玩一边乘凉便觉得惬意。
步足院内,或发现脚下踩着的不再是冰冷的青石,而是温热的木板。从前殿前的连廊皆被抬高了约三十厘米的高度,下面已被挖成了沟壑,里面的温水正和院中的圆形水池相通,池中立有一座假山,假山中立着一个珐琅工艺的铜制仙鹤,由于池中之水乃温热之物,因此氤氲着股股热气,将其衬托得犹如仙境。
抬眼望去,窗门颜色又深了几许,已然新刷了一层红漆。元熙和陈充华两人正目不暇接地望着这里的一切。这时嘉福殿的随侍婢女说道:“后院别有洞天,皇上让奴婢带充华去后院转转。”
这前院布置的已然似人间仙境,这婢女竟还说后院别有洞天,陈充华暗忖。
从前的嘉福殿的连廊仅连着正西东三殿,如今的东西两侧连廊却直达后院。元熙和陈充华缓缓迈上连廊的台阶,随着婢女一同走进了后院。
连廊从东西两侧继续绵延,一直达到院内的北墙,嘉福殿四周环绕起来,一入后院,果然别有洞天。后院被中间的一个连廊分为一前一后两部分,中间以连廊相隔。前部的连廊环抱处挖了个方形的水塘,里面满是怒放的荷花,清澈的池水间还有许多鱼儿在嬉戏。而另一侧是何景象却无从观看,因为已被茂密繁盛的树木遮掩。
这岂像三月之景,分明已入了盛夏,陈充华不禁暗暗羡慕起来,看来有宠和无宠果然不同,而这独宠独得圣宠又是一番光景。
元熙也不禁有些发愣,她万万想不到,皇上竟为她一个生辰,花了这许多心思,她只是一个嫔而已,皇上让他迁殿,她已然觉得有些愧不敢当,更何况是如此一座如仙境一般的宫殿。
元熙和陈充华在连廊处稍稍驻足,便随着婢女的指引穿过了中间连廊,到达了连廊的另一面。这一面树木繁盛,郁郁葱葱,四季鲜花争奇斗艳。中间有一处木质八角亭子,里面站了几个随侍的宫女,已然已然摆好了午膳。
“充华里面请。皇上说殿内用膳枯燥无味,不如请充华对着百花用膳。”婢女说道。
于是元熙、淑凌二人便坐了下来,一众宫女揭开餐盖,盘里居然还冒着热气。
“两位充华请慢用。”婢女退至了一旁。
元熙坐西朝东,见东北角儿处有几只梧桐,便问向婢女:“可是将前院的几只梧桐移到这里?”
“奴婢不知。”婢女答道。
陈充华也转身望去,发现从梧桐的缝隙能看到里面有一处水系,便问道:“梧桐后面是什么?”
“是温泉。”婢女答道。
想到皇上或许想借着自己的生辰之日与自己在此处厮混,元熙的脸色不禁微微泛红。
陈充华本想逗趣,便也作罢,只说道:“此前只知皇上大动土木,在嘉福殿广铺地龙,想必也是因这地龙的缘故,才在三月里能看到八月之景。皇上又让姐姐迁居此处,足以说明姐姐是皇上最在乎的人。”
明眼人都看不出皇上在乎元熙,元熙也没必要故作不知,于是便说道:“妹妹侍寝时日尚短,焉不知皇上以后会将瑶华宫重修后赐给妹妹!”
谁知一语成谶,日后竟成了真。
不知不觉中二人一言一语,又过了一时半刻。眼见盘中热气渐失,两位主子仍未动筷,随侍婢女自然知晓她们在是等皇上,但刚刚陶公公亲自来传话,便说道:“陶公公刚刚派人来信说皇上午膳过不来,请二位充华先行用膳。”
皇上不来,元熙多少有些失望,但皇上乃一国之君,难免有被国事牵绊的时候。如此一来,两人便开始了用膳。
充华的标准本就是八菜,再加上皇上赐的六菜含着和含章殿自己准备的糕点和小菜,俨然二十多道菜,摆了满满一大桌。皇上未来虽有些失望,但在如此美景之中和自己的宫中好友一同庆生辰之喜,也为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