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族叔刘渊家中,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胆识过人。
有一次,他跟随刘渊去山上狩猎,遇到了大雨,他跟其他人一起躲在大树下避雨。
突然电闪雷鸣,其他人都吓得扑在地上发抖,只有刘曜从容不迫地站在叔父身旁。
刘渊十分惊讶地说:“真是我家的千里驹啊!”
当时,刘曜只有8岁。
根据史书记载,刘曜身高达九尺三寸,手长超过膝盖,有着白色眉毛,眼中闪烁着红光,可以说相貌非凡。
他不仅身材高大健硕,更擅长战斗和骑射。
据说,他能用一支箭穿透一寸厚的钢盔铁甲,因此被称为“神射手”。
刘曜喜欢阅读经史典籍,经常阐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他胸怀远大抱负,常常将自己与乐毅等优秀将领相比,深受刘渊和刘聪父子的信任和器重。
刘曜曾游历京城洛阳,结交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士。
后来因为遭遇不幸被判处死刑,逃到朝鲜地区,直到朝廷赦免天下囚犯,他才回到洛阳。
304年,刘渊建立了匈奴汉国,年号元熙。
此时,刘曜已经开始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刘渊命他率军作战,他先后攻占了泫氏、屯留、中都,为匈奴汉国在并州扩大势力奠定了基础。
刘聪杀兄夺位后不久,就命令刘曜率军讨伐西晋。
刘曜和刘粲率领军队进入洛川,在河南地区与西晋大军激战,占领了一百多处晋军碉堡,最后围攻洛阳。
311年,刘曜与石勒、王弥的两路大军会师,联手攻占了洛阳城。
在刘曜的指挥下,汉军血洗整个洛阳城,屠杀了三万多名西晋官吏和民众,进行大规模掠夺和洗劫。
刘曜带着被俘的晋怀帝、羊皇后以及传国玉玺等财宝,凯旋而归,返回了汉国的京都平阳。
刘聪看到这一情形,喜出望外,晋升刘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还封他为中山王。
洛阳被占领后,刘曜又奉命征讨汉中一带,不久就占领了长安,俘虏了晋愍帝。
318年,刘聪病逝,他的儿子刘粲登上了皇位。
随之而来,就是匈奴汉国局势的巨大变化。
新皇帝刘粲沉迷于酒色,对朝政漠不关心,而他宠信的靳准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
大臣们对刘粲的任性行为越来越厌恶,靳准趁机策划政变,先是杀了刘粲,然后处斩了平阳匈奴刘氏的所有亲族。
甚至连已故的刘渊和刘聪也没能幸免,他们的尸体被挖出坟墓并抛弃在荒野外。
靳准自封大将军和汉天王,还派使臣向东晋称藩。
当时,刘曜驻扎在长安,听说靳准叛变的消息,亲自率军返回平阳。
他在赤壁(今山西的赤石川),遇到了逃出来的太保呼延晏和太傅朱纪。
两人劝刘曜自立为帝,以保护匈奴宗室的存续,再讨伐靳准。
于是,刘曜立即在赤壁自立为帝,将国号改为赵,历史上称为“前赵”。
刘曜任命驻扎在河北的石勒为大将军,与自己组成夹击之势,联手进攻平阳。
不久,靳准的部下靳明杀了靳准,并将玉玺送给刘曜,请求归降刘曜。
石勒因此大怒,率军攻占了平阳,公然与刘曜对峙。
这时候,刘曜还没有在关陇一带站稳脚跟,关中、陇右地区的众多氐、羌等少数民族常与西晋残部一起攻击刘曜,严重影响了他的统治。
因此,他只好升迁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并以河内的二十四郡封他为赵王,以缓和局势。
稳定了石勒之后,刘曜率领一部分士兵,大举征讨关陇一带的氐、羌等少数民族势力。
320年,刘曜平定了下属长水校尉尹车的叛乱,随后封游子远为车骑将军。
接着镇压了巴、氐等少数民族的反叛势力,然后又平定了奉州陈安的叛乱。
之后,他带领二十五万兵马征讨凉州的张氏势力,迫使他们称藩。
尽管刘曜的势力迅速扩张,但他也验证了荀子所说的“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的观点。
刘曜占领关陇一带后,变得盲目自大。
他大兴土木,为父母修建陵墓,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就在刘曜开始麻痹大意的时候,羯族人石勒却积极扩充自己的实力。
325年,石勒的部下石生率军攻打新安,正式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328年,石勒派出三路军队攻打刘曜,在洛阳大败刘曜的军队,还活捉了受伤的刘曜。
石勒命令刘曜写信给他的儿子刘熙,要他归降石勒,但刘曜不从,最终在石勒手中丧命。
第二年,前赵军队再次在上邽大败,太子刘熙等人也惨死于石勒手里。
至此,前赵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