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是刘渊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聪敏好学,也和他父亲一样,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十四岁时,刘聪就已经遍读经史、诸子百家的典籍。
他不仅精于孙吴兵法,兼擅击剑和射骑,在书法和辞赋上也颇有造诣,可以说是个文武兼具的人才。
年少时期,刘聪就游遍了京都洛阳,结交了很多友人,和很多名士、豪侠都相识。
此后,他被新兴太守郭颐看中,做了主簿,自此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为官之路。
八王之乱爆发,刘聪先是在河间王司马颙手下做赤沙中郎将。
之后又投靠了成都王司马颖,做了右积弩将军,率军征战。
刘渊去世后,太子刘和登基为帝。
但刘和多疑,对执掌军权的刘聪有诸多猜忌,打算除掉刘聪。
刘聪便举兵杀死了刘和,自封为帝。
刘聪登基后,相继实行了一些巩固统治的政策,在政治、军事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和他的父亲刘渊比起来,刘聪却不及刘渊那样具有谋略、敏锐果敢。
然而刘聪执政期间,却是匈奴汉国最为繁盛的时候。
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了愚痴的晋惠帝,立晋武帝的第二十五个儿子、晋惠帝之弟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
此时的晋朝,已经是一盘散沙,尽管外临强敌,却仍然内斗不止。
虽然几次击退了刘渊对洛阳的进攻,但也已耗尽了最后的能量。
刘聪继任后,又一次发动进攻。
八王之乱最后的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独力难支,抑郁而终。
司马越临终前,将晋军的指挥权交到了丞相王衍的手中,王衍几次三番推托。
刘聪麾下大将石勒趁晋军人心浮动之机亲自带领轻骑军,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击溃了晋军,杀死了兵败被俘的王衍等人。
311年夏,刘聪发兵两万七千人再攻洛阳。
晋军连败12阵,阵亡3万余人。
匈奴军趁势会合各路人马,攻克了洛阳,捉住了准备逃往长安的晋怀帝。
刘渊的侄子刘曜带领将士烧毁了宫室庙宇,大肆地抢夺金银珠宝,接着就对洛阳实行了屠城,杀死了数以万计的官员和百姓。
历史称之为“永嘉之乱”。
可怜的晋怀帝,还没过上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被刘聪的大军抓走了。
攻占洛阳后,汉军将晋怀帝押回匈奴汉国都城平阳。
刘聪将晋怀帝封为会稽郡公,然后软禁了他。
虽然刘聪没有杀死司马炽,却在各个方面羞辱于他。
有一次狩猎,刘聪让司马炽在自己的马儿前面,充当猎犬,让他追逐猎物。
司马炽当然追不上四条腿的猎物,刘聪便让他学狗叫,一直爬着走。
胆小的司马炽为了活命,尽管脸色阴沉,但还是学着“汪、汪、汪”的叫声。
刘聪指着司马炽,笑着说:“你们快看,这就是曾经的中原皇帝,现在像条狗一样叫呢。”
一时之间,众人哈哈大笑。
313年春节,刘聪在平阳的朝堂上宴请群臣。
刘聪让司马炽穿上奴仆的衣服,让他给在场的大臣们倒酒。
司马炽拿着酒壶,一个接一个地给他们倒酒。
见到这一幕,原来的几位晋朝老臣,不禁心生悲痛,当即大哭了起来。
刘聪见了这样的场面,认为这些旧吏和晋怀帝的感情依旧很深,他们必定还在思念故土,总想着有一天能重兴晋朝,因此就动了杀机。
此时,旁边的人又偷偷地告诉刘聪说这些旧吏还打算找机会和晋怀帝一起逃出去。
刘聪听了,当即命士兵把席间的十几个西晋旧吏都拉出去杀了。
过了几个月,刘聪逼晋怀帝喝毒酒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