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军团部开会庆祝胜利,林彪在会上作了讲话,林彪用极有特色的语调说:
“同志们,这一次我们在黄陂和草台岗两次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胜利,但是我知道有些人却在哭泣。谁在哭泣呢?我们的蒋校长、蒋主席、蒋总司令。蒋校长没有理由不哭。堂堂校长大人,堂堂国民政府主席,来一个皇上亲征,亲自担任总司令,率领四十万大军,满以为有把握消灭红军,结果呢?来了个一败涂地!
他蒋校长会不哭吗?损兵折将不说,自己那一把老脸往哪儿搁?对众多大将军都不放心,非要自己亲出马,自任总司令,以为只有自己行。但是现在蒋校长不好向大臣们交代了,皇上亲征也不过如此!
第二个要哭的是陈诚,老蒋的爱臣加郎巴公。老蒋把十多万国军精锐交给他,要他作为大元帅打中路,结果呢?就差老命没有丢。你们说,陈诚将怎样面对老蒋呢?除了在老蒋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诉,他实在没有话可说。”
林彪说到这里喝一口茶,继续说:
“说起来好笑。据国军十一师的俘虏交代,他们在出兵那天,蒋主席来部队视察,看到许多士兵都带着绳子,蒋主席问陈诚为什么要士兵带那么多绳子,陈诚告诉老蒋说,他要将林彪捆着来见主席,那些绳子是准备捆林彪的。
他们也不想想,我林彪是那么容易捆的么?”
林彪把最后那个“么”后面拖了一个极为耐人寻味的语音。
说到这里,平日很少笑容的林彪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林彪笑了,官员们也都笑起来,一时间会场上的气氛活跃起来。
官员们乘着林彪露出笑脸的机会,把林彪的笑貌欣赏一番。只见清瘦的脸上绽出一道道明显的横纹,这种横纹只有在笑的时候才有。一双偏小的眼睛配着两道浓黑的扫帚眉,一对漆黑的眸子发出锐利的光泽。
虽然林彪的相貌缺乏古典小说描写的那种“高额角、隆准、鼻直口方、声如洪钟、身材高大、龙骧虎步”的大英雄形象,但是林彪的周身却透露出一种说不出的威慑力量。那两道极其浓黑的扫帚眉给人一种立地生威的感觉,漆黑的眸子透出无穷的智慧与力量。
这种特殊眼睛表明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那两道浓眉则是杀伐威武的象征;而他说话的声调却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表明这个人是所谓的“非常之人”。
正是这种独特的相貌和独特的说话语调,刺激了众多高级将领听讲的兴趣。只听到林彪继续他的讲话:
“同志们,我们这一次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呢?我首先要说,并不是我们的对手太脓包。说句实在话,陈诚也是一位将才。在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中,陈诚都有出色的表现。但是现在为什么就不行了呢?这里面的道理,三言两语也是说不清的。”
林彪说到这里又喝口茶,然后把头侧向一边,也许是在构思说话的下文,但是林彪很快就说上了正题:
“有句俗话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陈诚之所以在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中有出色的表现,那是因为陈诚没有碰上真正的对手。而在这一次围剿作战中,陈诚为什么就不行了呢?因为陈诚碰上了真正的对手。”
林彪说到这里又喝口茶,然后把头偏向一侧,略停。
红军将领们正在琢磨,林总是不是说自己是陈诚真正的对手?将领们正在琢磨不定,林彪又开口了:
“我这样说,同志们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也不是说我林彪是陈诚真正的对手。陈诚真正的对手是谁呢?他就是在座的全体同志,是我们的朱总司令和毛政委。”
林彪特意把“毛政委”三个字加重了语气。
会场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林彪看到同志们的情绪高昂起来了,于是也提高声音说:
“同志们!毛政委虽然离开了红军的领导岗位,但是我林彪仍然崇拜毛政委。我知道毛政委的全部心思都在军事方面,虽然现在毛政委担任着苏维埃政府主席这个职务,但是我林彪仍然称呼他毛政委。毛政委与我们的朱总司令从井冈山打过来,是他们在红军的作战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军事理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游击战的理论。
红军游击战争的战术的核心内容就是‘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政委和朱总司令在跟国军的作战中总结出了这个‘十六字方针’。而我林彪就是把这个‘十六字方针’加以灵活运用。所以我说,这一次我们所取得的巨大胜利,也就是毛政委跟朱总司令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会场上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林彪又喝口茶,然后把脸转到一侧,略停后继续说:
“说起来,我林彪之所以成为红军一个军团的主帅,完全是得到毛政委与朱总司令的培养,在国军那边叫着‘栽培’,其实‘栽培’跟‘培养’是一个意思,都是‘培养’的意思。想我林彪在南昌起义的时候还是一个连长,后来跟着朱总司令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我提升很快,由连长升营长、升团长。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我升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在此期间,我支持毛政委继续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说句实在话,我也曾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思想也发生过动摇。那是一九二九年年底吧,我在给毛政委的新年贺信中,提出“红旗能打多久”的问题,对革命的前途有些悲观情绪。为此,毛书记专门给我写了回信,婉转地批评了我的悲观态度。
读了毛书记给我的回信,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启发,坚定了革命的信念,在红军指挥员的位置上把武装斗争坚持了下来。不久,毛政委给我的那封信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题目印成了小册子,发给全体红军指战员。
一九三零年六月,我升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那一年我还只有二十三岁。我在毛政委和朱总司令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央红军的多次重大战役,在征战中锻炼了我的军事才能。去年三月,我被提升为第一军团总指挥,不久改称为军团长。回顾我的成长道路,是毛政委不断给我以思想上的引导,而从朱总司令的军事实践中则使我的军事指挥才能逐渐趋于成熟。”
林彪说到这里又喝一口茶,然后把头侧向一旁,略停后继续说:
“现在国军方面都在纷纷议论,说我林彪怎么怎么神。说我林彪能啃下十一师,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还有不少人说我是当代的韩信,说我是当代的战神,据说老蒋还大骂我林彪是‘战争魔鬼’。
好吧,让我们的敌人去议论吧,去骂吧。让敌人害怕是好事。两军相遇勇者胜,你敌人害怕了,心虚了,你就在心理上败了,你也就在战场上输——定——了。”
林彪故意把“输定了”三个字一字一顿地说出来,并且加上一个手势。将领们的脸上都现出会心的微笑。又听到林彪军团长继续说:
“有些同志问我指挥打仗有什么诀窍。打仗有没有诀窍呢?诀窍也是有的。实际上,我林彪的诀窍就是三个字——伏击战。我们这一次的巨大胜利,就是由两次伏击战取得的。
关于伏击战,中国古代就有不少用伏击战取胜的战例。比如孙膑杀庞涓的马陵伏击战,三国诸葛亮在盘蛇谷败孟获,也是用的伏击战。上方谷困司马懿也是用的伏击战。我们红军在同国军作战中,也常常使用伏击战取得胜利。但是这一次我们的两次伏击战却又跟前面诸多伏击战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虽然都是伏击战的形式,但是规模有很大不同。
这一次我们的两次伏击战都是大兵团的伏击战,大兵团,整整一个师,上万人,被包了饺子,连师长也逃不掉。在我们的反围剿作战中,这样的大兵团伏击战还是首例。还有一点,这一次我们的大兵团伏击战歼灭的是国军的王牌师,擒贼要擒王,这一次国军的王牌师十一师被歼灭,对国军的震动特别大。
所以国军中都在惊呼,说我林彪能啃下十一师,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老蒋还大骂我林彪是‘战争的魔鬼’。这些都说明这一次的大规模伏击战引起的震动是多么大。”
林彪说到这里又喝一口茶,把头侧向一旁,略作停留后继续说:
“当然,要指挥这样的大兵团伏击战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指挥者必须要有敢打的胆量,要敢打;第二是要有决心,一旦出现了战机,你千万不能够犹豫不决,此时你优柔寡断,战机就会稍纵即逝,机会不会留给你。
以这一次草台岗伏击战为例,当时我已经下决心要在草台岗伏击,但是这时瑞金发出命令,经一方面军总部传到一军团,命令我率一、三军团到宜黄阻击陈诚。
你们说我该怎么办?按照军人的天职,我必须执行中央领导的命令,带领一、三军团到宜黄阻击陈诚。但是这样以来,还有草台岗大捷吗?同志们想想,还有草台岗大捷吗?”
林彪在末尾那个“吗”字后面拖了一个韵味无穷的音调,将领们的脸上都现出微笑。又听到林彪继续说:
“于是我就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按照我的原定计划办!于是我对前线各部下命令道:
‘中央命令我们在草台岗打好伏击战。’
参谋长徐彦刚同志当时大吃一惊道:‘林军团长,中央是命令我们去宜黄阻击陈诚。’我坚持说:‘传我的命令,伏击战!’徐彦刚同志,当时是不是这样?”
徐彦刚报以微笑。林彪继续说:“正是因为我们紧紧抓住了战机不放手,所以才取得了草台岗大捷。好在中央领导和朱总司令都没有追究我篡改命令的行为,因为我打赢了。”
林彪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