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李特的流民大营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390字 发布时间:2023-10-12

西晋时期腐朽的统治和混乱局势,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导致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食吃,不得不离开家乡,成群结队地逃荒。


这些逃荒的农民被称为“流民”。


298年,关中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饥荒,略阳、天水等六郡的数十万流民逃荒到蜀地。


在这些流民中,有一个姓李的氐族人李特和弟弟李庠、李流,也跟随着流民一起逃荒。


途中,流民里面有的人挨饿,有的人生病,李特兄弟经常帮助他们,照顾他们。


流民们非常感激和敬重李特兄弟。


蜀地离中原地区较远,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定。


流民进入蜀地以后,他们就分散在各地,靠着给富户人家打工过日子。


然而,益州刺史罗尚却要将这批流民赶回关中。


他们还在要道上设立关卡,准备抢夺流民的财物。


流民们得知官府要逼迫他们离开蜀地,想到家乡正在发生饥荒,回去也无法生存,每个人都陷入了无尽的苦恼和忧愁。


流民们向李特诉苦,李特多次向官府请求延缓遣送流民的期限。


流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对李特充满感激,纷纷投奔他。


李特在绵竹地方设立了一个大营,收容流民。


不到一个月,流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大约有两万人。


他的弟弟李流也设立了营地,收容了几千流民。


李特收容流民之后,就派使者阎或去见罗尚,再次请求延缓遣送流民的期限。


阎或来到罗尚的刺史府,看到那里正在修建营寨,调动人马,知道他们的不怀好意。


他见到罗尚后,说明了来意。


罗尚对阎或说:“我已经同意延缓遣送流民了,你回去告诉他们吧!”


阎或直截了当地说:“罗公听信别人的谗言,看起来不会轻易放过流民。”


“但我要劝你,不要小看老百姓的力量。”


“虽然他们看起来软弱,可如果你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众怒难平,只怕对你没好处。”


罗尚假惺惺地说:“我不会欺骗你,你就这样回去跟李特说吧!”


阎或回到绵竹,详细向李特报告了罗尚的情况,告诫李特说:“罗尚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我们不要轻信,要防备他偷袭。”


李特也对罗尚的话表示怀疑,立即组织起流民,准备好武器,布置阵势,准备抵抗晋军的进攻。


到了晚上,罗尚果然派部将带领步兵、骑兵三万人马,偷袭绵竹大营。


晋军进入李特的营地,李特故意镇定自若地躺在大营里。


晋军将领以为手到擒来,一声令下,命令士兵猛攻李特的大营。


刚进入营地的三万晋军,只听见四面八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


大营里事先埋伏的流民们,手持长矛和大刀一起冲了出来。


这些流民勇猛无比,一个人能抵挡十个人,十个人能抵挡一百个人。


晋军没有料到流民早有准备,心里一片慌乱,已经没有斗志,被流民杀得丢盔弃甲,四散逃窜。


只有两三个晋将逃不掉,最终被流民们杀死。


流民们击溃晋军后,意识到晋朝统治者不会轻易罢休,便请求李特领导他们抗击官府。


李特和六郡流民首领一番商议,大家推举李特为镇北大将军,李流为镇东将军,几个流民首领也被推举为将领。


他们整顿军马,气势高昂。


没过多久,便攻下了附近的广汉,赶走了那里的太守。


李特进入广汉,像汉高祖刘邦一样,宣布约法三章,打开官府的粮仓,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


流民组成的军队在李特的领导下,纪律严明。


蜀地的百姓平时受尽晋朝官府的压迫,现在李特体恤百姓,生活变得安定,怎么能不高兴呢?


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却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


经过几次激烈的抵抗,李特最终战败牺牲。


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们战斗。


304年,李雄自立为成都王。


又过了两年,他自称皇帝,国号大成。


后来李雄的侄儿李寿在位时期,国号改为汉,因此历史上也称之为“成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