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时期,皇后贾南风领导的集团除掉了杨骏、司马亮、卫瓘和司马玮之后,已经独霸了朝政,但她还不满足。
贾南风一共有四个女儿,但没有儿子,太子司马遹是晋惠帝与才人谢玖的孩子。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贾南风假称自己怀孕,并私下里收养了一个孩子,计划废掉太子。
她让人以太子的名义,写了一封逼迫晋惠帝让位的信。
接着谎称晋惠帝生病,召太子进宫。
太子进宫后,贾南风故意躲避不见他,却命人拿着一壶酒给太子面前,说是皇帝所赐,命他全部喝光。
太子无法推脱,喝得酩酊大醉。
贾南风趁太子神智不清,命太子重新抄写了那封信。
第二天,贾南风在晋惠帝和群臣面前,声称太子谋图篡位,并以太子抄写的信为证据。
群臣阅读了太子的信,虽然明白太子不会谋反,但无法反驳贾南风的指控,因为信的笔迹确实是太子的。
就这样,太子司马遹被废黜了。
群臣对贾南风的暴虐行为,荒淫恣肆的非常不满,现在又看到她无中生有地废黜太子,终于忍无可忍。
太子的部下武官司马雅、许超等人准备废道贾南风,拥立太子为帝。
可是他们没有兵权,认为这样的重要事情应由贵族重臣来处理。
此时,赵王司马伦掌握着禁军。
他想借贾南风废黜太子、激怒大臣的机会,发动叛乱,篡夺王位。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命令人散布谣言,说大臣们正在秘密策划重立太子。
贾南风听到这个传言后,果然让自己的亲信杀死了太子,随后下令厚葬太子,并赐予他藩王的尊号。
贾南风以为太子已死,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但她万万没想到,一向善于陷害他人的她,也会上当受骗。
她毒死太子后,群臣对她的愤恨达到了顶点。
司马伦以贾皇后毒死太子为借口,派齐王司马冏带兵进宫,准备杀了贾皇后。
一向玩弄阴谋手段的贾皇后,见司马冏带兵进宫,心知大事不妙,故作镇定地问:“私自入宫是死罪,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你们想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吗?”
司马冏不以为然地回答:“特奉皇上的诏书,前来抓捕你。”
贾皇后按捺住心里的恐慌,怒斥道:“皇上的诏书一向由我发放,哪里还有什么别的诏书!”
司马冏没有理会,命手下将贾皇后抓起来。
贾皇后不顾形象地大喊大叫:“皇上,皇上,快来救救我啊!”
软弱无能的晋惠帝哪敢出面,只能任凭司马伦杀了自己的皇后。
掌控了形势后,司马伦马上诛杀了贾氏三族,彻底铲除了贾南风的亲信谋臣。
接着又命人毒死了已经被打入冷宫的贾南风,永绝后患。
随即便借惠帝之名,将自己封为相国等要职。
司马伦这人自己没什么本事,可是却赶上了好机会。
他能够快速、彻底地铲除贾南风及其党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属下大臣孙秀的帮助。
孙秀出身贫寒,但十分机敏。
他从一介小吏时起便追随司马伦,在谋划杀太子、贾后一事中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司马伦得势后,他也随之小人得志,一时间贪赃枉法,无恶不作。
淮南王司马允见司马伦自封的官爵,与司马懿、司马昭辅魏之时一般无二,颇有不臣之心,便密养死士,意欲诛之。
司马伦欲夺司马允兵权,司马允便举兵围攻司马伦的宅院。
司马允的将士骁勇善战,刚一攻击就占据了主动。
正当两军相持不下之际,使者奉晋惠帝之命前来解斗、却早已被司马伦收买,他谎称惠帝下了圣旨。
趁着司马允接旨之时,一刀斩下了他的头颅。
主将身亡,司马允的将士们也都无心作战,纷纷溃散而逃。
除掉了司马允后,司马伦自以为再没有人敢反抗他,于是便囚禁了晋惠帝,自己做了皇帝。
司马伦刚做了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封赏自己的党羽。
因为他封了太多的官,竟然使得装饰官帽用的貂尾不够用了,只得用狗尾来充数。
于是百姓间就流传起“貂不足,狗尾续”的歌谣来嘲讽他们。
这正是成语“狗尾续貂”的由来。
司马伦称帝之后,许多藩王均不认可,纷纷起兵讨伐,由此爆发了更加激烈的内战。
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义、东海王司马越先后加入争夺。
他们拼力厮杀,将整个洛阳和黄河南北两岸的大部分地区都卷入了战火之中。
纷乱的战争和动荡的政局动摇了西晋王朝的根基。
刚刚得到统一不久的国家,再一次被分裂的阴影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