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是晋武帝的次子,他是正宫杨皇后所生的儿子。
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叫司马轨,本该立为太子,可是早年早逝。
这样一来,司马衷成了实际的长子。
根据当时的规矩,司马衷本该被立为太子,但是他极其愚笨,因此晋武帝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杨皇后对此十分着急,她整天在晋武帝面前哭哭啼啼,吹耳边风。
晋武帝没办法,只好立司马衷为太子。
尽管皇帝已经下召,但是满朝文武并不认可,希望晋武帝能改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
有一天,晋武帝在朝堂之上大宴群臣。
晏会席间,大臣卫瓘假装喝醉,跌跌撞撞地走到晋武帝面前给他敬酒。
他还趁机摔倒在晋武帝的龙椅前,一边用手摸了摸龙椅,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多好的龙椅啊,真是可惜了!”
对于卫瓘的话,晋武帝听得很清楚,也知道卫瓘的言外之意。
晋武帝却假装不知道,说:“你是真的喝醉了,不知道在胡说八道什么?”
话完,晋武帝就命人把卫瓘带下去了。
其实从晋武帝的初衷来看,他也想改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
不过,每次一提到这件事情,杨皇后就哭哭啼啼。
晋武帝于心不忍,只能放弃改立太子。
后来,晋武帝对司马衷实在放下不下,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测试他的能力。
他挑选了几个未经批准的奏章,密封起来派人送给司马衷批复,想借此验证他的真实能力。
为了防止有人暗中帮忙,晋武帝还专门设宴,邀请司马衷手下的官员赴宴。
以司马衷傻子般的能力,自然不可能批阅奏章。
司马忠的妻子贾妃看在眼里,心里很着急,就赶紧找了一个太监,让他写一份粗浅的答案,然后让司马衷照抄上去。
过了几天,太子批准的奏章被送回晋武帝手中。
晋武帝打开一看,虽然批准简单粗糙,但文通句顺,也可以说得过去。
所以,他也就没有废黜太子之心了。
司马衷有个儿子叫司马遹,母亲是谢夫人。
由于贾南风嫉妒凶虐,司马遹出生以后,晋武帝便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就连司马忠都不知道。
有一次,司马衷看到诸王子在一起玩耍,便皇子们一起拱手傻笑。
轮到司马遹做游戏,晋武帝就对司马衷说:“这是你的儿子呀!”
司马遹很聪明,有一天晚上,宫殿发生火灾,晋武帝登楼观看。
司马遹拉着晋武帝的衣服说:“发生事故,咱们应该防患于未然,不能站在明亮的地方让别人看到你,以防遭人暗算。”
这时的司马遹才五岁,晋武帝大吃一惊,认为他很不一般的孩子。
第二天,晋武帝就对群臣说:“这孩子很像汉宣帝,十分聪明伶俐。”
虽然司马忠已经30多岁,但他智力仍然低下,很难掌管朝政。
晋武帝心里忐忑不安,就请扬皇后的父亲杨骏辅佐他。
公元290年,晋武帝驾崩,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即位以后,只知道吃喝玩乐,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杨骏手中。
有一天,晋惠帝在华林园游玩,听到青蛙的叫声。
他觉得新奇,便问身边的侍从贾胤:“这种呱呱叫的东西是谁呢?它们是私人的,还是公家的?”
贾胤回答说:“陛下,这种东西的归属与它所在的地方有关。”
“如果它出现在公共场所,它就属于公家;如果它出现在私人场所,它属于私人。”
晋惠帝懵懵懂懂点了点头,说自己知道了。
有一年,全国很多地方遭受严重的灾荒,人们没有东西吃,许多人都被活活饿死了。
晋惠帝知道这件事后,问大臣:“为什么老百姓要死去?活着不好吗?”
有一位大臣回答说:“老百姓也不想死,他们也很想活着,但是遭受了灾害,没有粮食吃才饿死的!”
晋惠帝说:“哦!他们真够笨的,没有食物,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许多大臣听了,哭笑不得,张大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有这样一位傻子的皇帝,西晋江山必然面临许多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