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在大局已败的情况下,率师部数百人转向蛟湖五十二师方向靠拢,并在蛟湖以北十余里处派出传令兵前往与五十二师联络,传令兵被一军团教导团捉住。
林彪得到报告后派教导团郑团长率十一师一个团前往搜索。
陈时骥又率师部残部转移到登仙桥附近,被红一军团追着屁股猛打,战至二十八日十一点左右,敌人除一个团左右的人马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灭在摩罗嶂东麓山谷中。
打扫战场后清查俘虏,没有发现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通过审问俘虏,得知陈时骥是个麻子,于是林彪下令搜索麻子。红一军团部的电台班上山砍树准备架线用,也参加了搜寻,正是这个班在螺峰山山顶的破小庙里,活捉了躲在那里的一个麻子。跟随在他身边的还有十几个官兵。
到这时候,陈时骥还不知道李明第五十二师已遭受歼灭。因为师部的电台损失了,陈师长只得写条子向李明救援,打算派人送到第五十二师去。条子还未送出,就成为红军的俘虏。军团电台班回来报告说,抓到一个麻子,一审问,果然是陈时骥。听说把敌人师长抓到了,林彪、聂荣臻都很高兴。
说起来,陈时骥在国军中也是颇有名声的将领。陈时骥出生于一八九三年,浙江诸暨枫桥人。少年有大志,早在大东公学求学时,写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文,登在校刊上,颇得师生好评。母亲家教非常严格,稍有越轨言行,即遭训斥。时骥不服,被母亲母禁闭房中,要他反省。时骥越窗逃跑出走,投笔从戎,考入浙江陆军小学。
一九一四年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与张治中、白崇禧、何键等为同班同学。一九一六年毕业后,历任排、连、营长、宪兵营长、团长、旅长等职。一九二零年赴广州投奔革命。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在此次围剿作战中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师少将师长。谁知道,一位颇有前程的将领就此倒下了。
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被红军活捉,至此,黄陂战役以红军的全胜结束。红一方面军在黄陂战斗中共全歼国军两个师部、九个团,击溃一个团,共俘虏国军官兵一万余名,缴枪万多枝、迫击炮四、五十门、电台七部,弹药、银元及物资无数。
其中左翼队一军团歼灭敌两个师部——五十二师师部和五十九师师部,包括直属队;歼灭国军四个团——一五四旅第三零七、三零八团以及一五五旅三一二团;协同二十一军歼灭五十二师后卫第三零九团和辎重营。
俘虏五十二师师长李明和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两名师长,其中五十二师师长李明重伤被俘后死亡。俘虏一五五旅第三一二团团长彭蔓耕;战场击毙第三零七团团长房少斌;重伤五十二师参谋长柳际明、一五四旅旅长傅仲芳、第三零九团团长吕国铨。
左翼队三军团歼灭敌一五五旅第三一零团、第三一一团两个团,一五五旅旅长腾云及三一零团团长王岳、三一一团团长陈第辉化装逃跑;红七军协助一军团消灭蛟湖之敌;三军团三师十一团协助右翼队二十二军击溃五十九师一七五旅第三五零团。
右翼队消灭五十九师一七七旅第三五三、三五四团及一七五旅第三四九团;二十二军在三军团三师十一团协助下击溃五十九师一七五旅第三五零团。一七五旅旅长杨德良重伤后死亡、重伤一七七旅旅长方靖、击伤第三五四团团长李青。
“十万白匪开进来,围剿苏区战场摆,工农红军歼白匪,红旗插上瑶华寨。”
这一首诗,是流传在黄陂一带的诗歌。
瑶华寨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巍然耸立在谷汝村的北方,东西北三面悬崖绝壁,唯有南面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山顶,可谓“自古华山一条路”。当时国军五十二师直属团抢先占领了瑶华寨,用火力封锁南面的这条路,负隅顽抗。
奉命攻下瑶华寨的红一军团十一师师长、政委找到了村苏维埃主席,请他找村里熟悉瑶华寨的赤卫队队员杨晋民带路。因为杨晋民打猎、采药出身,常去瑶华寨。
杨晋民带领红军小分队直奔瑶华寨。在山下,杨晋民放下竹竿与绳索,向红军战士讲解攀登悬崖的方法后,便开始攀登。他将绳索的一端牢牢绑上一块石头,然后把竹竿撑到山上的一棵松树上掉转回来,他抓住两根绳索,脚蹬悬崖,迅速往上攀登。他用这种方法攀过了一棵又一棵松树,不到半个小时,就登上了山顶。红军小分队一百多位战士效仿杨晋民的方法,依次攀登,一个小时后,全部到达山顶,犹如神兵天将从天而降,国军官兵一个个吓得浑身发抖,乖乖当了俘虏。
国军第五十二师被我主力红军全歼于摩罗嶂山谷内以后,瑶华寨的赤卫队和老百姓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庆祝胜利。姑娘们跳起了传统歌舞,唱起了红军哥哥教会的歌曲:《旗帜颂》,《军民团结一家亲》,《江西是个好地方》,《八月桂花遍地开》,《映山红》,《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映山红》,《月亮弯》……
村子里的一位平日喜欢舞文弄墨的老学究被这场面感动,欣然吟诗:
“十万白匪开进来,围剿苏区战场摆,工农红军歼白匪,红旗插上瑶华寨。”
老学究的一个学生接着老师吟道:
“白匪师长是李明,带领白匪近万人,谷汝一仗一昼夜,红军活捉贼李明。”
红军在消灭五十二师时,一军团缴到几十挺崭新的轻机枪。这些机枪是蒋介石刚从外国买回来,才装备到嫡系部队的。敌人麻痹轻敌,行军时竟装在箱子里,枪管里没染过一点硝烟,等到战斗打响,还没来得及拿出来就“转送”给红军了,真是一份厚礼!
战后,林彪、聂荣臻下达指示,组织机枪射手训练班,选拔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当机枪手,请刚捉到的俘虏当教员。一军团侦察参谋苏静给这个训练班开学典礼拍摄下一幅珍贵的照片。
训练班的开学典礼是在一片树林里举行的。当时正雨后天晴,空气清新湿润,山间小溪淙淙流淌,阳光一束束地透进林间。朱德总司令兴致勃勃地亲临训练班,林彪、聂荣臻都出席了典礼仪式。上百个学员排列成一圈,中间摆着几十挺闪烁着幽幽蓝光的机枪。聂荣臻首先致词,林彪请朱总司令讲话。苏静举起照相机,“咋嚓”一声,把朱总司令、林彪、聂荣臻、学员们、场内的机枪及林间优美的风景,在一刹那间都摄入了小小的镜头。
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军方面打了败仗以后的一些情况。
陈诚接到两个师相继被歼的消息后,痛苦万分,泪流满面。老蒋也大为不满,对下属说:“辞修太轻敌了,我早就提醒过他,林彪很狡猾,极难对付,如今果然付出了代价。”并口述电报给陈诚,其中有语云:“接诵噩耗,悲愤填膺。”陈诚也感到没脸见人,回电曰:“诚虽不敏,独生为羞。”
我们知道,这一次黄陂大捷,红军一方的主将是林彪,国军一方的主将是陈诚。陈诚在第三次围剿作战中,曾经被林彪牵着鼻子在大山里转了整整半个多月,部队几乎被拖垮,围剿也草草收场,陈诚因此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但毕竟当时没有伤着元气。
在南昌行营第四次围剿会议上,蒋总司令当着众将领把林彪大大地吹了一番,说此人胸有丘壑。说林彪是当代的韩信。还特意提醒大家万万不能轻敌,不要打虎不成反被虎伤。当时陈诚听了老蒋这一席话,心中颇有不服,忍不住站了起来说道:
“校长提醒得是,不过以学生看来,那林彪也并非如何了得,总是消极避战,不敢与我正面交锋。学生不才,此次愿为先锋,将林彪绑着来见校长!”
此语一出,那些已经吃过亏的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吹牛!你以为林彪怕你,那是因为两军实力过于悬殊。如果换个位置,林彪不把你活剥了才怪。”
但蒋总司令看着爱将陈诚笑了,他就喜欢陈诚这股冲劲,大战之前,要的就是必胜的信念。
临行前,蒋总司令专门到十一师视察,很满意,陈诚治军严谨,他挑不出毛病来。但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每个士兵的腰间都系着一条绳子。老蒋不解其用意,问陈诚为什么要大家带绳子,陈诚解释道:
“我向校长保证过,要将林彪捆着来见您。我是怕战场上俘虏太多,到时候没有东西捆。”
蒋听了非常满意,看着爱将笑了,他就喜欢陈诚这股冲劲,大战之前,要的就是必胜的信念。但还是再次提醒陈诚:
“你想得很周到,我祝你旗开得胜!还是那句话,林彪是战役的具体指挥者,大意不得。”
要知道陈诚能不能报仇雪恨,请看下面故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