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上山
王义心念至此,立刻跪在了王二婶面前,祈求道:“二婶,您就如同我的母亲一般,我王义,今天就认您做我的娘,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娘了。”
说完,王义也没管王二婶答不答应,“砰砰砰”连磕了三个响头。
“哎呀,王义,这可使不得……快快起来……”王二婶立刻上去想扶起王义。
“二婶,算是我求您了,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王义勉强坚毅,看样子是动真格的了。
王二婶见状,无奈的摇摇头道:“哎,既然你执意这样,那我就捡了个大便宜吧,只是怕村里人说闲话。”
王义听王二婶应允,立刻上前来,高兴的喊了一声:“娘!”
这一声娘,叫的王二婶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幸福的泪水立刻流了下来,一把将王义拥入了怀里。
这王二婶和丈夫结婚一年不到就成了寡妇,也是膝下无子,又被人传成扫把星,可是没少遭人白眼。
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了大半辈子了,没想到这都快老了,却白捡个儿子,你让她如何能不激动。
“义儿……”王二婶带着哭腔,紧紧的抱着王义,这一刻,她终于有了作为一个已婚女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娘!”王义其实也是发自内心,毕竟王义从小无父无母,其实非常渴望母爱。
而王义更是凄惨,自幼被送来大王村寄养,却不想,还未成年,再遭变故,成了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自记事以来,从没有感受到父爱母爱,更不曾得过半丝家庭温暖。
而今日因王义婚事拼凑成的这一对母子,也许就是上天给予那些善良的可怜人最大的幸福吧!
“二娘我婚后就失去了丈夫,一个人劳苦半生也到没啥,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留下个一儿半女,不想今日能有这个福分,义儿,你放心,你的婚事,娘给你操办,你就放心的去接那儿媳妇回来,剩下的事,娘都给你操办好。”
“谢谢娘!”王义虽然有千万万语,但此刻此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一句谢谢,发自内心。
或许是好人有好报,又或许是天无绝人之路,亦或是王义大运将至,无论是什么,这门一波三折的婚事,王义总算是放下心来。
第二日,天刚亮,王义就敲开了王婆家的门,带着王婆一路向后山而去。
王义二人刚到山脚,恰巧从山上下来的胡媚儿远远的就看见王义二人。
胡媚儿因为太过思念王义,本想偷偷与王义私会,以解相思之苦,但见王义领着媒婆上山来了,顿时难掩心中喜悦。
胡媚儿本想着上前去见王义,但是转念一想,应该速速回去,通知母亲准备一翻才行。
白光一闪,胡媚儿就这样刚下得山来,立刻又折返了回去。
王婆年纪大,腿脚不灵便,还好有王义一路搀扶,不等中午,便到了百诡林深处。
话说上次来这陨仙谷,王义是被胡媚儿领着,还是夜晚行路,王义只能凭着记忆力大致的方向前行。
还好,走了没多远,王义远远的就看到了村口的巨大牌楼。
“那就是了,那就是了,还好没走错。”王义指着远处巨大的牌楼对王婆说道。
“哎呦,你慢点,我这老婆子的腿脚可比不了你们年轻人。”王婆走了一上午的路,早就累的腿脚发软了。
二人过了牌楼,进了谷内,谷内的一切,与王义上次看到的别无二致。
街上还是一些穿着各朝代衣服的人来来往往,只是王婆看这些人,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又说不上来。
其实,王义也有同样的感觉,这里的人确实都怪怪的,那是因为,这里的人不但都穿着各种朝代的衣服,而且长的也很奇怪。
有的尖嘴猴腮,有的矮小粗壮,有的肥头大耳,如果说长的怪也没啥,但是这么多奇形怪状的人在一个地方出现,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
其实长相怪只是一方面,还有一点就是,这些人虽然来来往往,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哪怕是王义向他们问路,打听胡媚儿的住所时,那路人也是一句话语不说,伸手一指了事。
更有意思的,王义问了一个老人:“请问老伯,胡媚儿和胡姬的家在哪里?”
只见那老人先是一愣,然后伸手向后一指,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待王义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看去时,那老人则以每秒一百八十迈的速度,跑远了。
“王婆,你看看人家,看上去比你年龄还大呢。”王义看着跑得地上直冒烟的老者说道。
“啧啧啧,小伙子也没他这跑的快呀,奇怪奇怪,真是奇怪。”王婆摇头晃脑的连连赞叹。
又前行了几百米,王义看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大宅,宅门上有匾额,雕刻着“胡府”两个鎏金大字。
王婆二人来到门前,看着那雕龙画凤的高大的门庭,赞叹不已:“看来还是一个大户人家啊,你小子有福气呦。”
王义刚刚到门前,还不等叩门,那大门就“吱吱呀呀”的打开了,从里面走来一群人,看样子是这府里的家丁。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人,肥头大耳,憨态可掬,穿着一身休闲服,两边各有一排四个丫鬟模样的少女,却都穿着古代中山装。
不等王义开口说话,那中年男人立刻小跑迎上前来,满脸堆笑这么一跑,脸上的肥肉都跟着一颤一颤。
那中年男人开口道:“来人可是王义?”
王义弯腰行礼,表示尊敬的说道:“我就是王义,今天带媒人来提亲了。”
“我是胡府的管家,请随我来,我们家主已经恭候多时了。”那肥胖男人作了一个请的手势,引王义进入了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