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人采了一捧水果回去,那种特别酸的水果,被小白着重采了好几个拿了回去,用来耍雪月——主要是弥缇也没多少味觉,要耍小孩的话只好委屈雪月了。
结果不出所料,雪月当场也被整得面容扭曲了起来,以至于我都没绷住,撕心裂肺地笑了起来。
而被酸得龇牙咧嘴的雪月,为了缓解这可怕的酸度,选择去吃鱼。
结果,她吃鱼之后很快就没那么扭曲了,告诉我:“父王,吃过这个果子之后再吃鱼,鱼会很好吃!就是这东西也太酸了……”
“哦是吗,我试试。”说完,我也尝试了一下。
还真是,我们由于手头没有调料,仍然是只能原味烤鱼,但是在吃过这果子之后再吃鱼,我也吃出来了浓郁的香味,尤其是这香味发生在可怕的酸味之后,就被衬托得更美味了。
于是我告诉小白:“你也试试吧,真的很好味啊。”
小白其实是很怀疑的——主要是她真的是被酸怕了,不过架不住我和雪月的劝说,于是小白选择两种东西一起吃,想冲淡那种水果的酸度。
没过多久,从小白那很享受的表情来看,这种吃法似乎是更可取的,至少不会被酸的怀疑人生——虽然小白一开始也是愁眉苦脸的,比最开始那个完全扭曲的表情是好多了。
这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我们应该试着直接把果汁挤在鱼上吧,这样效果应该更好。”
这就像所谓柠檬烤鱼,或者其他水果烤鱼一样,用这种水果来作为调料。
说做就做,我们纷纷把果汁挤在了已经烤好的鱼上,又把这些鱼送到那个灶台上回火加热了一下,果然,效果可以说是妙不可言,我们都很享受地吃了起来,以至于连对此本来没什么兴致的弥缇都加入了进来。
由于这个惊人的发现,本来我打算留到晚上的那些鱼,也被我们给乘胜追击地解决了。
这之后我又抓了一些鱼放在沙坑里,告诉大家,真的别再吃了,我们吃的够多的了,这些是晚上吃的。
这个星球的夜晚,来的比地球要稍微晚一些,根据技术人员的测定,它自转一周需要三十个小时,所以在彻底入夜之前,我们一直在海洋中游泳,在岸边戏水、堆沙子,实在玩累了就躺在沙滩上吹海风,玩的不亦乐乎。
由于我兴致上来了,我还弄了些叶片啥的,给小白加工出了一身硬核的草裙出来,让她即兴跳个草裙舞给大家助兴。
然后小白还真的跳了,虽然只是穿着草裙扭来扭去的程度,但是俩小家伙看得可起劲了——甚至比我还起劲。
小白还在近海的沙子里挖出来了一个当地的贝类,里面赫然有一颗酷似珍珠的东西,有她的半个拇指那么大,给小白高兴坏了。
我就地取材,用这里的某种树叶的筋加工成了一个小吊笼,把那个珍珠放进去,给小白做成了一条项链。
本来我觉得这就是举手之劳而已,不足挂齿,结果我给小白戴上项链之后,小白就欣喜若狂地把我一下子扑倒在地上了。
我是在未来视野中看到了这一幕,惊讶于小白的反应,但是我仍然这么做了——看样子这种我觉得没啥的小小举动,在小白眼里的意义相当重大。
事实上不光我吃惊,雪月和弥缇这俩孩子也震惊了,雪月是最吃惊的,看样子是完全没搞懂小白怎么就突然这么开心。
我自己其实差不多明白,不过眼下,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和小白抱在一起啵嘴,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
晚餐和之前一样,我们先把那种奇怪的水果的果汁挤在鱼上,再拿去烤,就这样,我们很简单地吃到了极为美味的烤鱼。
吃完晚饭之后,小白由衷地说了一句:“这地方可真不错啊。”
“是吧,和那两个地方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一样了。”
这之后就是睡大觉了——有什么办法,说好了住一天,好歹要看到第二天的太阳,问题在于,我们眼下也没啥特别好做的事儿了。
睡觉的情况和之前大同小异,我们俩在底下睡,两个小家伙上二楼去睡。
如以往一样,小白用尾巴把我卷了起来,她再搂着我睡觉。
我当然无所谓睡眠问题,自己在空我状态下,看了看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
这里的居民是一种看起来有些奇怪的生命体,猛一看有点像我之前在森林大陆见到的那种“树人”,不过和树人完全是两种类别了,更像是生活在森林里的一种腕足动物,有一个带有内骨骼、和体格相比明显巨大的头,与六条延伸能力极强的腕足。
最开始我也没想到这是居民,直到我看到有些这种生命体,在用那些腕足投掷类似标枪一样的东西来狩猎,到这时候我就确定了:想来它们就是这颗行星上的“外星人”了。
似乎它们并没有演化出高层次的文明,这也就到狩猎和采集文明的阶段,不过假以时日,它们应该也会演化出足够复杂的文明层次来,而我要做的,就是不要干涉和保护好它们。
我还看了看它们的生活细节,那种特别酸的果子也是它们的采集目标,这玩意儿好像是整个行星分布最广泛的果实——想来是因为真的太酸了,每当有什么动物吃下去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把它赶紧吐出来,种子就播出去了。
而它们对这果子的运用,和我们这帮外来者差不多,配合肉类一起进食,反正我是没见到直接吃这东西的,充分说明,这种草率的举动。也只有我们这种初见的外来者能做的出来。
或许是因为之前黑暗时代的影响,这些本土居民没给我展示出足够的生活方式,比如我特别好奇它们是怎么繁衍生息的,但是我到处都没找到我想看的内容。
我只好猜测了,恐怕和我们那儿的腕足类差不多?
就这样,我们迎来了第二天的日出。
小白醒了之后,我问她:“小白,我们以后要不要考虑到这里定居呢?”
结果小白当场表示不愿意:“真没必要吧,这里也就旅游合适,常住的话还是自家好啊。”
“哦是吗,你居然这么明事理啊?我也是这么觉得。”
“而且,”小白伸手扶住了我的脸,“你说过自己不会逃避的,对吧?”
“嗯,哪怕我做了这么多之后,所有人仍然觉得我罪无可恕,我也绝不会逃避。”
她点了点头,说:“所以我也不会逃避,哪怕真的全宇宙都痛恨你曾经的失败,我也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我刚想说点啥,雪月就下楼了,也就作罢了。
在吃完最后一次烤鱼当作早餐之后,我彻底摧毁了这个由巨石变成的房子内的一切,用改变未来的能力,把它再次“变成”了一块内部什么都看不出的石头,顺带着把那个我用来存放活鱼的坑和灶台都毁掉。
我们毕竟对当地人来说是外星人,如果留下这些东西,多少会影响到这个行星本来应该演化的文明进程,还是不要这样为好。
这之后,我们再次踏上了旅程——来到了白星四号。
……
白星四号,非常独特——是一个几乎只有黑夜的世界。
因为,它环绕的那颗恒星,已经濒临死亡了,是一颗即将熄灭的矮星。
但是,按说这样一来,这颗行星应该也早就成了一颗冰冷的大圆石头才对,然而它仍然被那些家伙列入了有测试价值的范围。
直到我们亲自登上白星四号的地表,我们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这颗永夜之星,近地气温竟然不低——虽然远远不如白星三号,但是仍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温度,主要来自于其薄弱的地壳——薄弱程度恰到好处。
这颗星球本身的岩浆活动较弱,并不足以轻易冲开脆弱的地壳,来自行星内部的热能因而可以辐射到近地区域,造就了虽然邻近的恒星已经死了,星球表面温度却仍然凑合的奇景。
自然,由于它的地壳实在是比较薄弱,总会有岩浆来到地表,无论是地裂缝还是微弱的火山喷发,都会带出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如深海海底的热泉一样,充养着一系列以它们为食的微小生物,而这些生物,多有一个特点:会发光。
这些微小生物的光芒,以及夜空的璀璨星光——此地身处的星云区域,恒星密度相对来说比较密集,甚至在“白天”的天空都能看到很多繁星,艰难地维持着一些结构简单而矮小的植物的生存,这些植物代谢产生的气体,成为了维系行星大气层的重要助力。
自然,在如此的温度之下,白星四号也拥有海洋与河流——虽然规模比较可怜。
在它的海底,我能看到很多矮小的海底火山,配合堪称贫瘠的海洋深度,这些在地球上看来不值一提的火山,仍然可以蒸发可观的海水,进而在星球上造成降水。
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就是整个行星都在为了活下去而努力,在大致弄清楚它的生命体系到底是怎样维持的之后,我不禁肃然起敬。
说起来,在这颗矮星变成这样之前,这地方的生命形式或许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它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可以说是奇迹了:但凡有哪个环节不对,恐怕它都早就变成了一个只有死亡的世界。
自然,由于这里几乎没有灯光干扰——那些发光的小生物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找个高点的地方或者把视线抬高,哪怕在“白天”都可以看到非常壮观的星空。
而根据我的查询,这地方或许是因为粗看之下,和那个经常被我们拿来测试的世界相当相似——甚至环境还要恶劣一些,它竟然从头到尾没有被改变过一分一毫,可以说是很幸运了。
这种只能以奇迹维持的生态,被突然改变一环,恐怕就真的会崩溃的。我只能说,这份运气也是一种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