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诗人,也是“竹林七贤”之一。
他在3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困,却非常勤奋好学。
阮籍具有过人的天赋,8岁时就能言辞流利,出口成章,琴艺高超,并且怀有远大的志向。
他曾登上广武山,远望刘邦和项羽相争的古战场,感慨万分。
那时候,魏明帝曹叡驾崩,曹芳登位,司马懿和曹爽这两位权臣争权夺利。
司马懿由于疏忽大意,让曹爽占了上风。
因此朝廷的风向转向了曹爽,他一度风光无限。
为了获得好名声,曹爽邀请了37岁的阮籍担任官职。
阮籍此时正闲适地享受着小酒和写诗的乐趣,最重要的是,他并不看好曹爽,所以拒绝了他的邀请,说自己无法担当重任。
不久,高平陵之变爆发,曹爽不幸丧命,司马懿一举成名。
有一天,有位士人公然反驳司马懿,结果被当场处死。
事后,司马懿有些后悔,觉得这样的影响似乎不太好,便想找一位名士来装装门面。
阮籍再次出现在当权者的脑海中,可见当时阮籍的才华多么备受瞩目。
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阮籍先是拒绝了曹爽,如果再次拒绝司马懿,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
再者,司马懿并非好糊弄之人。
阮籍只能选择了投靠,但以不卖命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门技术活,一旦做不好,恐怕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
然而,阮籍有自己的绝招。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灌醉自己,别人问什么,他就故意胡言乱语,或者干脆不说话。
毕竟,谁也不能把一个醉鬼怎么样。
好在司马懿只是想利用他来装装门面,并不是真心重用他,看到阮籍这样天天醉生梦死,他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阮籍依旧过着饮酒作诗的生活,就是多了一份薪水和一些所谓的名声而已。
转眼之间,司马昭掌握了权力,他仍然想利用阮籍的名声,只不过他的疑心较重,所以想到了通过联姻来确保阮籍的忠诚。
阮籍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司马昭派钟会去替自己的儿子求婚。
钟会带着随从前来送贺礼,开口就说:“恭喜阮公。”
阮籍感到困惑,问道:“哪来的喜呢?”
钟会说:“阮公的女儿才貌双全,司马大将军派我来给他的儿子提亲,这难道不是喜事吗?”
阮籍一听,知道情况不妙,又不敢拒绝,就准备了一桌酒菜,陪着客人喝起来。
几杯下肚后,阮籍喝得烂醉如泥,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钟会焦急地摇着他说:“阮公,快醒醒,你还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呢。”
但阮籍却醉得不像样,半个脸贴在桌子上,口水滴滴答答地滴下来,还在哼哼着要喝酒。
钟会叹了口气,说:“唉,这让我该如何交差呢?”
他只好说:“阮公醉了,我明天再来。”
钟会刚一出门,阮籍立刻坐了起来,原来他是故意装醉的。
接下来的几十天里,钟会几乎每天都来,而阮籍也每天都装醉,根本不提女儿的婚事。
司马昭拿他无可奈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看着阮籍每天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司马昭也逐渐放下了疑心,甚至有些欣赏阮籍的才华。
阮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受世俗束缚的人,他常常会做出一些看起来与常规不符的事情,司马昭总能替他掩盖过去。
没过多久,阮籍的母亲去世,司马昭宴请群臣。
在宴会上,阮籍身穿素服,饮酒吃肉。
其中有一位大臣看他不顺眼,借题发挥,对司马昭说:“大人,陛下以孝治天下,阮籍竟然在服丧期间饮酒吃肉,这是非常不敬之举,应当受到严惩。”
司马昭听后,瞥了阮籍一眼,然后对那位大臣说:“他正处于伤心之中,你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大臣听了,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还有一次,阮籍醉醺醺地走到司马昭面前说:“大人,我非常喜欢山东东平。”
司马昭高兴极了,因为他正在为如何让阮籍担任官职而发愁。
所以二话不说,就满足了阮籍的愿望。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司马昭感到很无语。
原来,阮籍来到东平之后,第一件事竟然是拆墙,而这面墙恰好是府衙的一部分。
墙被拆后,府衙的工作人员,只能在一个大开间里办公。
尽管这样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谁知阮籍又简化了法令。
完成这两件事之后,阮籍竟然就回家了。
司马昭得知后,非常气愤,但也没有下令惩罚阮籍。
即便如此,阮籍仍然感到内心烦闷。
阮籍喜欢喝酒,只是喜欢喝一些小酒,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只是为了逃避灾祸,明哲保身。
有一次,阮籍又喝得烂醉如泥,拉车的马儿竟然将他带到了一个荒凉的山林。
第二天醒来,阮籍看到这里十分荒凉,嚎啕大哭。
哭过之后,他竟然发现自己心情好多了。
于是,阮籍隔三岔五就跑去山林大哭一场,然后原路返回,接着喝酒。
正是这种郁闷的心情,写出了82首《咏怀诗》。
即便如此小心翼翼的阮籍,最终还是无法避免,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公元263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受到九项荣誉。
他认为阮籍写作才华出众,最适合为自己写“劝进表”。
阮籍并不想写,因为一旦写了,就意味着他只属于司马昭一方。
所以继续采取极端措施,饮酒喝醉,每天烂醉如泥。
但这一次司马昭下定决心,不管阮籍多么醉,如果喝醉,就给他灌醒酒茶,然后只有写完才能喝。
无奈之下,阮籍拿起笔为司马昭写下了“劝进表”。
也许是无法面对这个遗憾,两个月后,54岁的阮籍永远闭上了双眼。
阮籍一生看似任性妄为,实际上却是郁郁不得志。
即便他小心翼翼地生活,仍然留下了人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