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杀死了曹爽后,经过两年,他本人也去世了。
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职位,与司马昭一同掌握了魏国的大权。
如果有哪位大臣反对他们,司马师就会将其除掉。
因此,魏国少帝曹芳对司马师怀恨之入骨。
有人建议曹芳解除司马氏兄弟的兵权。
结果没等曹芳采取行动,司马师就逼迫皇太后废黜了曹芳,立曹丕的孙子曹髦为新皇帝。
魏国有些地方的将领,本来就不服从司马氏的专权,所以在司马师废黜曹芳之后,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声讨司马师。
司马师亲自率军征讨,击败了文钦和毌丘俭。
回到许都后,司马师也因病去世。
接着,司马昭做了大将军。
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
魏帝曹髦实在忍无可忍,受够了这种日子。
有一天,他将尚书王经等三位大臣召入宫中,气愤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收拾我。”
“今天,我要与你们一起讨伐他。”
大臣们知道曹髦要与司马昭对抗,觉得这简直是螳臂当车,劝他忍耐,避免闹出大祸。
然而,曹髦从怀中掏出一道预先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即使拼死也不怕,再说也未必会死。”
说完,他便进入内宫向太后禀报。
不料,这三位大臣中有两人偷偷溜出去向司马昭通风报信。
年仅20岁的曹髦,根本不懂得如何对付司马昭。
他集合了宫中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地从宫中冲了出来。
曹髦自己手持宝剑,站在车上指挥。
司马昭的心腹贾充率队赶来,挡住了禁卫军的去路。
双方随即展开了战斗,曹髦上前大喊一声,挥动宝剑向前冲去。
贾充手下的士兵见到皇帝亲自动手,心生惧意,有些准备开溜。
贾充有一个叫成济的手下,向贾充请示:“您认为该怎么办?”
贾充严厉地说:“司马公平时供养你们是干什么的!还需要问吗?”
贾充的话,使得成济变得胆大起来,他拿起长矛直接刺向曹髦。
曹髦来不及防御,被成济刺穿胸膛,从车上摔下就死了。
司马昭听说手下人杀了皇帝,有点慌张,便匆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商议。
司马昭假装悲伤的样子,与一位老臣陈泰说:“唉!您说,这叫我怎么办呢?”
陈泰回答:“只有斩了贾充的脑袋,才能对天下交代。”
司马昭感到为难,说:“还有其他办法吗?您再想想。”
陈泰说:“在我看来,除了这个方法,没有更轻的了。”
司马昭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便默不作声了。
后来,司马昭以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给曹髦加上许多罪名,废除他的皇位。
并且将曹髦被杀的事情,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
人们仍然纷纷议论,指责司马昭没有追究凶手的罪责。
司马昭无法拖延下去,于是将杀害皇帝的罪责,一股脑儿全部归咎于成济,给他定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将其满门抄斩。
司马昭除掉了曹髦后,从曹操的后代中选了一个15岁的曹奂,接任皇位,史称魏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