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9年初,魏明帝临终之际,他将魏国的大权交给司马懿和曹爽。
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八岁的儿子曹芳,顺利登上皇位。
曹爽是曹操的后代,他当上大将军以后,把原先执掌军政大权的司马懿排挤出去,另外网罗了一批公子哥儿当作亲信。
司马懿因此当上了太傅,成了皇帝的老师,虽然地位很高,但实际上并没有实权。
曹爽知道司马懿是一位厉害的对手,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司马懿也在加强自己的防备,一方面让长子司马师掌控一部分兵权,另一方面自己则假装生病。
有一天,曹爽派亲信李胜,前去打探情况。
为了迷惑对方,司马懿装出一副重病的样子,头发凌乱,裹着被子靠在床头。
李胜来到床前,假装关切地问:“太傅,您怎么病得这么重?我已经好多天没有见到您了。”
“噢……你,你说什么呀?”
司马懿指向自己的耳朵,表示听不清楚。
紧接着,他又指向自己的嘴巴,侍女赶紧端来一碗药汤。
司马懿并没有用手接过来,而是直接凑上嘴就喝,汤药流得满嘴全身都是,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李胜捂着鼻子,赶紧退后两步。
司马懿呼吸困难地说:“我快要死了,留下两个儿子,你要多多帮忙教导。”
李胜勉强应付了几句就告辞回去,如实向曹爽禀报。
曹爽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地说:“看来司马懿真的不行了,那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成功迷惑曹爽之后,司马懿并未松懈警惕,而是暗中笼络人心,积蓄力量。
公元249年,小皇帝曹芳前去高平皇陵,祭祀自己的父亲魏明帝。
曹爽带着一群官员和禁卫军离开了洛阳城,司马懿看到这个绝好的机会,决定采取行动。
他跟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说:“这是个好机会,该我们动手了。”
在他的指挥下,两个儿子调动军队控制了整个洛阳城,占领了曹爽的军营。
司马懿本人带领一批官员进入皇宫,见到了太后。
他对太后说:“曹爽犯下了专权乱国的大罪,应该被剥夺兵权,从重处罚。”
太后明白这是一场军事政变,但无法改变局势,只能依从。
司马懿命令太尉写下一份公告,声讨曹爽等人的罪行。
远在高平皇陵的曹爽得知消息后,非常后悔,捶胸顿足地地说:“唉,可惜啊可惜!我上当了!没能斗得过这只老狐狸。”
他终于意识到司马懿的病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曹爽不得不交出兵权,跟随小皇帝返回洛阳。
司马懿重新掌握兵权后不久,诬陷曹爽及其整个家族,将他们全部抓捕处死。
曹爽身边的亲信,有的被杀害,有的被囚禁。
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事变”,司马家族成为宫廷斗争中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