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临时短暂的秋收假期也很快结束了,李玲也又回到了学校里。
正在西斜的太阳将这教室有些灰暗的影子映照在远处的地方,房间内孩子们的读书声也渐渐静了下来。走校的学生们也先后都离开了学校,正在四下里朝着各自的村庄归去,在那不远处的乡道上也不时传来孩子们天真优雅的谈笑声。在校园里还有几个留校学生,他们都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宿舍,仍在这教室里温习功课,房间或会传出几声轻轻地诵读声。那几个爱好运动的学生正在操场一角奔跑着,追逐着,都争抢着彼此踢来的足球,整个操场上空不时会荡起一阵阵朗朗的欢笑声,天真的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李玲也算结束了她一天繁忙的教学工作,正满怀心思步出了教室,她在想着那个人,来到操场外面这一片石榴跟前。树上的那些石榴早被孩子们老早就摘光了,黄中带绿的叶片也大都飘落下来,就散乱在树干的旁边。地上依稀还能看到一些残破的石榴,好多都已陷入泥土中,还有些露出在地面上,红红的小斑点。
李玲正双手抱在胸前,心中想着事情,一步步就那么漫无目的地移动着。当晚风徐徐拂来,就多像顽皮小孩子好动的小手,就像不断地撩拨着她鬓角飘散着的那些零乱长发;她那梳着两只黝黑的长辫搭在胸前,衬着小花格子长衫,那么愈发显得飘逸、迷人。姑娘怔怔地张着双眼,迷茫的眼神望着远处不远起伏的石榴林,就像那一座座光秃的小山头,也多像在草原上不断奔腾着的一群骆驼,簇拥着一齐涌向了遥远的天边;看那些参差不齐的村落,那些不规则的院落,就像是那一个个的火柴盒,散落在不远处的。
她的眼睛一下就盯住了一个地方,让她好好地端详了许久。那远处那几间有些破的房屋,隐隐约约,总像那磁铁般吸引着她的目光。是那个让她如痴如醉般的年轻人也不知道他出工回来了没有?是否也会想起她现在
那多才英俊的佳林哥啊!此时你是否疲倦地躺在炕上,你会想些什么,她两眼呆呆地凝望着你们家那破旧的窗户,思念着远处一个同样想着你的人......
这些天,李玲老是神情恍惚的,自己神不守舍,自己一整天总是在烦躁和彷徨中度过,她的心里浮躁着,自从上次在河边与韩佳林相遇后,她那荡漾的芳心总是伴着一丝无助的凄凉。这让她怎么也想不通的是,自己那么大着胆子,甚至都有点不顾廉耻地向他表示了爱情,可高傲的他竟然无动于衷,看不出一丁点对自己的好感来,是自己想多了吗?还是他看不上自己呢?还是她在他的面前这显得过于有些轻率狂妄了呢?来玲长长吐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她知道不会那么容易接受自己的。
在昨天,她站在自家院门口上,她亲眼目睹了佳林哥和她二姐久别重逢,是那种刻骨铭心般难舍难弃的留恋,像那种痛不欲生的别离,她也知道韩佳林后悔了。他是一个多么富有情感的人啊!然而,他对待自己,又显得那么冷漠,那么不近人情,为什么会是这样......
迷茫的眼神李玲突然之间泛起了一点光泽,她的嘴角不经意间随着荡起一丝讪笑来。是的顺着韩佳林那破烂的房院,她就看到一处很有气派的院落,看那高大的门楼,那用瓦片摆过的房沿上,在这暮色中隐隐泛着青辉,是多么的气派,那是人家张明亮家的房院,这让她一下想到了张建新。张建新用他粗鲁的举动,应该会受到自己讥讽和嘲笑吗?她在默默地在心里反问着自己。那爱是不是发自一个人心底的呼声,这也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其实爱本身能有什么差错呢?张建新爱着自己,不就像自己爱上了韩佳林一样,那是一种苦涩的爱,让人绞心的爱,是痛苦的单相思啊!这样的爱虽然让人执着,可它最能折磨人。它有时侯还会毁掉这一个人美好的青春!李玲也不由地为自己和张建新轻轻叹了口气,她倒生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慨来。这让她一下觉得张建新其实也是和她一样值得同情的可怜人!
这让李玲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你所爱的人他总是冷淡你的那份热情?而不爱的人他又堆着笑脸频频想为自己送上橄榄枝?这难道就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吗?感情的道路就应该充满荆棘?这就是人们常提起的吗?说的是哪所谓的五彩世界?这真是个可悲可叹又可笑!这生活就这样的吗?它又为什么总是在不厌其烦地缔造出一幕幕让人滑稽的闹剧!它就这么有耐心的啊!
想了那么多,李玲轻轻咬了一下自己的下唇,她突然间又想起了她的二姐来。她那可怜的二姐那么倾心地迷恋着韩佳林,可到头来却又被他那么无情地抛弃了,她真的担心自己正在步她二姐的路,她心里不由得又为自己掠过一丝悲悯来。可是,她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好像爱的力量又马上战胜了她的那些胡思乱想,让她认为韩佳林不可能再这么一错再错下去了!与她二姐分手,是韩佳林在对生活面前表现出的一种退却,是一种忍让与无奈,是他生活本身的差错,怎么能完全怪怨加佳林哥呢?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
可是二姐一直把自己看做是她最信赖的人,她不知道要是二姐如果知道了她有心和韩佳林相爱,她会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她会很惊讶吧,她也不知道二姐爱过的人,那自己还能不能再去相爱,这样是不是真的好呢......
李玲也只能轻轻叹了口气,在躲开石榴树枝干上的小尖刺,朝石榴林里慢慢走去,她一边走,一边继续想着她的心事,她真的不能和韩佳林在一起吗?她人生的道路走得还没有那么长,从她现在的视野里还找不出类似的答案来,她过去在学校里虽然有几个很要好的同学,只是毕业后众人各奔东西了,她急忙中找不出一个想倾诉一下自己的心声!那要跟母亲谈一谈?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可是她急难中最先想到的人!可是,当她想起她母亲有好几次恶狠狠地咒骂韩佳林的时候,她有些打退堂鼓了,所以马上又失望地摇了摇头。她的父亲影子从她的眼前一闪而过,这让她猛然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她那个机智过头而又严厉的父亲,好在这些日子还在外地,也不知道他买卖做得怎样?前几天还托人捎话说很快就要回来了,这要是让他知道自己的小女儿又和韩国德那个混小子火热得滚在一起,他会不会对自己大发雷霆?虽然父亲一向比较偏爱自己,可在这件事情上他还会不会忍气吞声,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唉,真是很难办,我这五味杂陈的生活,它怎总是让人时时处在这忧愁和焦虑之中呢......还有那些村子里的闲人,那些爱看热闹的人这要是知道了她和韩佳林的事,你也不知他们又在背地里给你刮什么风下什么雨呀......
“李玲......”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她突然听到老校长那急促的呼叫声,这是有什么事吗,她赶忙从石林来回躲着枝干,急慌慌的从石榴林里走了出来。
“啊呀呀,李玲啊!你这是跑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好久,快过来看看,天大好的消息啊!咱们都能上‘国文大学’学习了!”老校长这是刚从城里回来,他手里扬着一本薄薄的报纸,他激动的脸上也泛着红光。他把嘴里的“大学”两字咬嚼得分外响亮。
李玲也没明白匆匆走到老校长跟前,她急迫地从老校长手里接过了那本报纸,这上面好像还残存的那些油墨,这让她感觉就像香气直扑她的心脾。
这是一本青年,在这报纸的封面上,还彩印着一副人物肖像画:这是一位满脸堆着皱纹的老人,他的手里正捧着一本书籍,看那双像是饱经沧桑的眼睛,就是盯着涉世未深的李玲,这让姑娘欢快的心头,忽然掠过一丝悲悯来。
报纸已经有点卷边了,这是老校长从县城中学他一个朋友家里借来的,老校长可把它看成了宝贝啊,正在高兴的在李玲跟前炫耀着。这好学的老校长可是学校唯一的公办教师。他虽年近五十五了,长着国字脸,留着寸头,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看起来年龄虽然有点大了,可他勤学的劲头一点也不亚于时下好学的年轻人。这老校长爱书也是出了名的,在平时,他为了能借到一本好书,不知道跑了多少里路。这本报纸,也是他从朋友家中发现后带回来的,这被他看成宝贝一样。
因为老校长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是祝贺国文大学创办成立的文章,他竟一下子被这所谓的大学给吸引住了,原来在天底下竟有这样便捷实用的大学了!大学它不受师资校舍,年龄和职业以及地区的限制,在广泛招收有志于对祖国建设的年青人以及一向坚持自学的中老年同志们,为了这些坚持自学的人们铺就一条成才的道路,他看到这时,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校长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着,他那沸腾的血液在体内狂奔乱跳,这让他一下子好像又回到了青年时代,脸上的喜悦之情无法压制。
是的,在这无休止的运动可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啊!今天,就在他快要步入老年人队列的时候,没有想到一下子等来了“国文大学”这!多少年坚持自学的他立马决定:自己要赶快报名上国大!自己年青时没能进入大学殿堂深造,这是他终身的遗憾!可直到现在,他都常常还会没有参加高考的噩梦中惊醒!现在机会来了,怎么能够放过。
这让心情激动中的老校长也从后面的招生简章附则中看到一条:如果周围还有报名的同志,请让他将报名登记表如样复制,以及所有手续和要求同上,立即一并赶快寄来,你说他能不着急吗?
这才让老校长马上想到了李玲,还有那位早已离开学校,曾经的昔日老师韩佳林。
韩佳林丰富的学识老校长很是钦佩,对他多舛的命运也是早有耳闻;他为这个年轻人的才华被埋没而感到惋惜。
这让老校长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不去帮助他呢,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应该为这个小伙子指出一个让他奋斗的方向;否则,他很有可能被这些琐碎的,在这生活中磨掉他远大的志向。
曾经老校长也跟韩佳林长谈过几次,他知道这个倔强的小伙子不甘心现状,他渴望自己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他梦想着走出这闭塞的农村,要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去展示自己所学的才华。是的平心而论,人追求幸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人之常情。这是做人的基本权利,它应该得到社会上的尊重,和人们的理解!老校长就像一下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难道不是吗?他从韩佳林那不屈的身上,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还在奋斗的影子,让人多么惋惜。
韩庄村,可是为他们小学做出了很大贡献,韩佳林,李玲还有那个张建新,都曾是他们学校的老师,可最让老校长满意的当然还是要数韩佳林了。这韩佳林文化根底扎实而且爱好广泛,在这学校里一直都是挑着大梁,教着五年级,他还兼顾全校的音乐美术课。在那些年,在韩佳林班主任的时候,他们学校可是为公社中学输送了好多优质的中学生呢!只是老校长还没在同行中风光几年。后来,韩佳林就被不明不白被辞退了,而由张明亮家的二儿子张建新接替了韩佳林班主任的位置,可结果教育质量一路下滑。这也让学生们为此纷纷闹起了情绪,好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不想走进教室,以此来表示对不称职老师的抗议。也为此,老校长可是连跑了几回公社,这次告诉书记要为这些孩子们着想,也不知是不是他的话起了作用还是另有什么原因,没过多久,张明新就被调走了,而换来了李玲,教学质量算是保住了。
李玲的到来,她是一个人见人爱且与人很合得来的女孩子。她不光相貌生得好看,她的性情也特别开朗,这一来学校便接替了张建新的位置,担任了班主任。让老校长怎么也是没有想到,这个刚刚从学校里毕业不久的高中生,用不到一个月工夫,竟然就让这个班的教学质量,又从原来一下子飙升了上去,这让老校长也很欣慰....
如今,他正站在李玲身旁,正在高兴地陪着他这个最得力的下属,认真地读着报纸上有关国大招生的每一行字。老校长虽然不再年青了,可他决心要和年青人一样,不辜负这个时代,为他们而创造出来的这难得的学习机遇。
李玲捧着报纸的手也开始颤抖起来,她也不敢相信,她的那颗澎湃的心跟着在起伏不平。她自从高考落榜后,其实她情绪一度低落过,她也有那么几许的不服气,想过再复读一次,她想过重新站在考场上去拼上一把。可是......现实中是那么的残酷,就像许多鲤鱼想要跃过那座龙门,但是,真能跃过龙门的毕竟只有少数。再说了,她那个可是看钱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父亲,会给她机会吗?对她的复读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所以尽管她放弃了复读,可是,她多想在她多彩的梦幻里,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对美好的大学生活的向往,去追寻那个机会。
读着报纸上让她激情澎湃的国大招生简章,让前阵子那一丝让她忧愁烦闷的心绪早已经被她甩到九霄云外去了。但当她听到老校长嘱咐她,一定让她回去把这个喜讯转告给她们村的韩佳林时,她的心情更加开朗了,她惊喜的捂住嘴巴半天没有合上来,这是天大的机会啊。
她终于又可以能堂而皇之走近韩佳林身边了......这可不是我的主意,那可是人家老校长特别的拜托啊!这不会赖我吧。
“李玲啊,你回去后,一定要记住动员韩佳林参加国大学习啊!他可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这是一个机会,你千万不要耽误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也或许还是对他现在生活的一次转折......”老校长意味深情地望着李玲,“要是韩佳林他愿意随着咱们一起上国大,你们这些年轻人腿快,找点个时间去县城把咱们那些报名表格要尽快寄出去;学校这边由我来处理,记住一定要快......”
那说干就干!凡事贵在一个“快”字。征得老校长的同意后,李玲含着早已激动的心情,匆匆回宿舍收拾了一下东西,便和老校长挥手告别,她的心早已经飞走了。
她踏着这暮色,李玲飞快地朝着韩庄村归去。在她的心中燃烧起了一团火焰,她要用这团火焰去点亮另一个人的心愿!让她不负自己年华。
太阳也已隐没在西边那片绵延的树林背后,那遥远的天边也飞起一缕橘色的霞光,在暮色中就像一下子点燃了无数绚丽的天灯,将这暗蓝色的天幕映照得通红;这也为数不尽的森林涂上了一抹淡褐色的印记。
现在的风还没有停歇,把李玲额头上秀丽的长发在这晚风中轻柔地飘拂着,跟她的心情一样如此欢快。
“佳林哥也不知此时在不在家?他或许正坐在他家的桌子上正端着碗吃晚饭吧!”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这进了村,是站在他家门外上喊他出来呢?还是直接走进他们家那间破烂院里......”她虽然有好多话想要跟他说呀!可是......她的佳林哥要是不搭理自己又该怎么办呢?这就让她有些难受了,她那双好看的大眼睛里又溢满了泪花。在这些天,她真的郁闷得不行了,她是多想把韩佳林约出来,自己好好跟他谈一谈;可是,她一想到他那张对她冰冷的面孔,她又马上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她甚至都有些不详地预感,想到这次的相会恐怕就是她与韩佳林那点异常浅薄的缘分当作最后的终结吧!李玲想到这里一下放慢了脚步,她望着有些雾沉沉灰暗的天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不管了分手就分手吧!如果他韩佳林真的不喜欢自己,她也再不好意思伸着脸面去强求人家了!自己以后也不会这些烦他了,可是自己真的能做到吗?
李玲甩掉思绪,按了按肩膀上斜挎的书包,这里面装着的可是那本无比珍贵的报纸啊,里面还有老校长的报名表格以及和她复制的自己的报名表格。当然了,不管佳林哥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反正她也偷偷地为他复制了一份,一起装在牛皮纸信封里......
在河对岸就是熟悉的村庄,就在她的眼前,那些个看着有些破烂院此时倒显得是那么的亲切,那可是生养自己的地方啊!路在边,那些已收割过的庄稼地里,还有一些断了根须干枯了的野草正在乘着风势,它就像是感受到了她的心声似的在那里翻着跟斗;在那不远处,那一棵有些残枝叶败的老杜梨树,它孤零零得独自在这晚风中抖动着......
突然,那朦胧的夜幕下,树下好像跳起一个人来!这可把她吓坏了。
李玲一下吓得站住了,她那惊恐的小心脏扑腾得就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虽说眼下虽然天下太平,社会治安状况基本上还是好的,可还是有一些针对女孩子的恶性犯罪案件,还依然时有发生。就在前不久,李玲还从报纸上看到一篇相关的报道,这让她一下提高了警觉,赶忙从自己上衣口袋里拔出了她的钢笔。这算是她身上唯一的“利器”了,虽然看的并不怎么锋利,在急难中,它也可以当做防身来用;至少,也能让那歹徒皮破血流吧!她不敢往坏处想了。
她看了看,那个人影好像佳林哥,她又不确定,还在惊慌中的她,突然叫了起来:“——加林哥!”
嗯?是谁啊?
这不是别人,原来就是她思念的高加林!李玲真有点喜出望外,心一下子从惊慌中安定下来。
原来韩佳林是出工劳动回来后拐到这里来的。在家里的空气实在太让人滞闷了,他父母亲絮絮叨叨着,家长里短的和他话说个没完,他多么想寻找一个清净的去处,好静下心来想一些自己的事情。他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而是喜欢清净的人。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着不经意间,就漫步到那棵蜷缩在晚风中的杜梨树下,这一下又让他勾起了他和李珍多少甜蜜的往事......杜梨树叶片也早已凋零,那些残枝败叶在这晚风中飒飒抖动着,周围到处都是一片没落萧瑟的景象。他的心又一次难受起来,这是他和李珍躺过亲热过的地方,他仍依稀可辨;看那些被他们压弯了的小草,现在仍然佝偻着身子而倔强地生长着,可现在大多早已枯萎得没了生气......
突然听到了脚步声,把他从悲伤中惊醒过来。慌乱中他急忙站起来,看到有个人正在朝着回村的小路过来了。他有点紧张了,他不想让那个人看清楚自己是谁,想到这先一步赶快走掉。
听到一声喊叫,才让高加林及时收住了脚步,来人不是其他人,原来是李玲。
“佳林哥,你这么晚了,怎么你一个人躲在这树底下啊,难道这地方有什么让你好留恋的?”
韩佳林不自然地苦笑了一声,他想找一点借口能为自己辩解几句,可是一时半会他又找不出什么恰当的理由,只能是尴尬地抬起指头,在一个劲地挠自己的头发。唉,在那些个逝去的日子里,村子里的不少人不是早有传言,说这黑天瞎地里的,他和李珍在这杜梨树下一直鬼混吗?想必,他这样的流言,李玲应该也会听到过的。在这个时候,多少出工劳动的人早已经回到自己的家里,躺倒在那温暖的土炕上了,享受着一天难得的闲暇时光吧;而自己呢,一个人却在这杜梨树下消磨着时间,其实李玲嘴上不说,怕是肯定嘲笑自己是一个多情的种子吧!
“李玲,今天又不是星期天,你回来做什么?”为了掩饰一些尴尬的神情,韩佳林只能答非所问,故意将这个话题岔到一边去,省的会让自己那么尴尬下去。
李玲也正考虑如何将这个话头切入正题,没想到韩佳林率先开了口,这让自己反倒不知如何说起。这怎么跟他讲呢,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呢?她匆匆瞟了一眼在暮色中的韩佳林,又故意扮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我等不得星期日了,这不回来给一个人透露一点重要的消息呢!”
“会有什么重要的消息?这又哪一个神秘的人物?”让他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个人呀......”李玲故意拖长了音调,她极力掩饰着自己嘴角的笑意,“那个人吗......他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喽......”
“你说什么......”这让韩佳林有些惊恐地长大的嘴巴,难道我的后面还有人,他匆匆朝身后瞅了瞅,这没有人啊。
“这还能有谁啊!还不都是为了你......”尽管是在这暮色遮掩下,可李玲还是觉得自己的脸颊飞满了红霞。
韩佳林也被这话吓到了,摸了摸他同样发烧着的脸,在定定地瞅着暮色中李玲倩丽的身影,他不知道李金波家这个娇艳的三女儿,她此时回家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李玲也不在逗他,不慌不忙的从肩膀上拿下了书包,取出那本薄薄的报纸,朝一旁的韩佳林抖了抖:“佳林哥,你想不想上国文大学学习?这可是咱们老校长从城里打听到的消息,这是专门打发我回来,让我来给你说这个事呢!你来看,这报纸上招生简章可写的清清楚楚,我已经和老校长都准备报名参加学习呀!这不嘛,我们连报名的表格都已经填写好了!”说罢,李玲又从书包里取出那个牛皮纸信封,“看,都在这里边装着呢。佳林哥,老校长可是一再嘱咐我,要让我动员你,无论如何也要你下决心报名上国大呢!他说只有知识才能让一个人实现更美好的梦想!那怕,就算是你今后不愿离开农村了,那也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只要是你愿意的话,老校长已经说了,就让咱们赶快去县城邮电局,把连同老校长的那份表格一同寄出去。你赶紧考虑一下,这是一个好机会,你要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韩佳林的眼睛瞪得好大一阵他才回过神来。这关于国文大学或者是此类似的一些社会力量办学,这个他也没有想到,以前上学这个问题曾经讨论过,他从国外的一些报道里也早有耳闻。可现在,这让他感慨的是,就是在他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这与他早没了瓜葛的老校长竟然还念记着他,还在为他的成长着想,他还还专程打发李玲回来给他送信,他的那双好看的大眼睛,就有些忍不住眼里的泪花。他还能继续读书学习,这是韩佳林一直要追求的梦想。他自从高考落榜以后,他与多少个名落孙山的考生一样,他伤心过,苦恼过,可毕竟他的总成绩差分数线就只那么一点!而他的语文历史成绩几乎就是全县最拔尖的!而他的班主任也鼓励他能够复读,还有他好多要好的同学也都希望他复读,而不要这么轻易放弃梦想。
然而,让他面对的是自己那个贫穷而潦倒的家!他那羸弱的老父母年老体衰,这庄稼地里捯饬一年也只能勉强糊饱肚子,哪还有什么富余的钱去供他自己复读?再说了,假使他复读成功了,以后谁又会来供他上学?谁又能来照顾他日渐衰弱的二老?真没办法,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也只好选择回到村里,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他就好像已经死心塌地只好在这块土地上讨口饭吃了!可是,他多少还有点不甘!那如何能够实现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梦想呢?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他的心里仿佛意识到,这还得从伴他成长的书籍中寻找出路。多年来,他是一直将读书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是对他思想的寄托,也是他体力劳动后回到家里面最好的精神归宿。当然了,在他后来看书也不是为了应付什么考试,也不是祈求什么升学;那样的日子早已离他远去了!他只是不想让自己就这么下去。
当春风,终于又吹进了这个闭塞的农村,他又可以以一个国文大学的学生身份在书海里畅游了!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让韩佳林用颤抖着双手接过了李玲递过来的那本报纸,他匆匆翻了翻,然后有些情绪激动地一扬,他的声音都有点变调,说:李玲,天已经这么黑了,这上面的字也看不大清楚了,你让我带回去看吧,我好好去看一下,也好好想一下,明早,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你看这样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