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排除了他杀可能,朱韬的家属死活不同意警方的结论。经组织多次工作,朱韬的家属拒绝收尸,于是禾郊镇政府出面草草火化。禾州市政府对网民的激烈反映意料不到,指示职能部门利用技术手段屏蔽,同时对杨湘红进行审查。一浪激起另一浪。
有一网名“要正义”的网友马上写了言词激烈的文章《媒体的悲哀》予以痛骂。全文如下: 禾州市禾郊镇党委书记朱韬和妇联主任裸死有什么幽默之处吗?虽然对两人的同车裸死,大家都心知肚明,认为是在车内偷情,因车箱内空气流通不畅,导致严重缺氧死亡。但是当地政府部门立刻发布了“三不准”条文:不准给死者开追悼会、不准大办丧事、不准对外宣传和报道此事。据说死者家属拒绝收尸,于是草草火化。你看,从组织上到双方的家庭,都深怕和两位死者扯上一丝关系,似乎要彻底划清界线,全忘了他们在单位里也是领头雁,在家里也是顶梁柱。这不仅是对死者的蔑视,也是对人性的侮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不知道那位妇联主任是否风华绝代,想必也颇有风情。否则镇委书记大人也不会连开房都等不及,就在越野车上布起云雨。古今中外偷情苟合,也不见得是什么天大的罪名和见不得人的丑事。克林顿在白宫和女实习生赖氏闹过拉链门,萨科齐带着妻子旅游,还曾唱过逾墙戏,人家可以说是男子魁首,人中俊杰,更何况连七品芝麻官都排不上的一个镇委书记?所以有网友因朱韬作为禾州市XXX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刚刚被公布而遭不幸深感惋惜,于吾心有戚戚矣。从国人的传统来说,死者为大,拿这两个死者的不幸来当笑话看,窃以为不妥。
打工妹杨湘红因为“离现场只有100米,什么情况都看见了”,一时手痒采写了这则消息而遭受了公安机关的审查,这也没有什么好幽默的。现在她因为本着尊重事实的新闻规律,写了这则朱韬与杨某裸死的消息。虽然在写作的过程中可能对朱韬和杨某究竟是因公还是因私在车上脱光衣裤,是否是缺氧牺牲写得不太清楚,但汽油燃尽,空调断电,车内闷热严重,二人脱光了衣服裤子,一直到牺牲为止这些新闻主体与事实没有多少出入。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读者关注的事实的报道,杨湘红及时写了发生在禾州的这个社会新闻,无疑她是个有热血的女青年。假如就因报道“朱韬事件”而被调查,试问以后还有没有杨湘红式的热血巾帼?
《禾州都市报》在报道朱韬事件时称: “禾州论坛”并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也不是媒体。此前,该网从没有自己采写发布过新闻,网站在当地影响也不大。而这一条独家劲爆的新闻在被删除前已经得到了几万个点击,远远超过此前的任何一篇文章。大众化媒体包括网站,应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不仅是国家上下的共识,也是媒体和网站努力的方向。媒体的影响力不在于它处庙堂之高,而在于距江湖之近。这个江湖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禾州论坛”抓住了“朱韬事件”这条受关注的新闻,固然与其近水楼台有关,也与“禾州论坛”慧眼识金分不开。虽然提高了网站的知名度,可却成了烫手的山芋,乃至刊发说明更正。表示“朱韬生前与她曾有过节。该文有失实的地方”。请大家不要再议论。请问有什么过节?什么地方失实?能不能亮出来?其实网民也好,读者也罢,都是热爱祖国的,相信党的。谁不希望国家强大?谁不愿意家庭幸福?可是对事情真相的尊重,不仅是对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守,也是大大小小公仆接受人民监督的需要。倘若每个媒体都在真相面前噤若寒蝉,每个当权者者混水摸鱼混淆视听,党和人民的利益何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何在?开放的时代当有开放的胸怀,天下悠悠之口岂能为谎言所堵塞。“禾州论坛”这种在地方保护主义压迫之下所出的洋相,不仅是其自身的悲哀,也是所有媒体的悲哀。
过了一段时间,热闹的声音渐渐静下去。禾州市政府发文在媒体上公布:裸死的禾郊镇书记朱韬属于违反纪律违反社会公德,取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妇联主任杨蔓没有任何文字出现。但是发帖的杨湘红给自己惹下了麻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