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曹丕称帝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158字 发布时间:2023-10-11

曹操是一代枭雄,名振天下,可他的儿子们却远远不如他。


他们都没有曹操的雄心壮志和统一天下的豪气,只有曹丕和曹植勉强能与之相比。


曹丕自幼生活在军营,随着父亲征战天下,受到了父亲的熏陶。


不到十岁,他就能骑射,通晓诸子典籍和古今著作。


而曹植则从小聪明过人,才华横溢,成年后还精通文学,是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


曹操虽然身为丞相,掌握着朝中大权,号令天下,很早就想自己称帝。


但是他害怕民众议论,民心不服,因此不敢自立为帝。


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还赐了他九锡之号。


曹操有了王号之后,开始着手处理立嗣之事。


在讨伐张绣的宛城之战中,曹操的长子曹昂不幸被杀。


如此一来,曹丕就成了曹操年纪最长的儿子,在王嗣之争中占据了优势。


曹操喜欢文学,非常欣赏文采出众的人。


闲暇之余,他常常与一些文人写诗作赋,饮酒畅谈。


在众多儿子中,他最喜欢才华横溢、行文洒脱的三儿子曹植,甚至一度考虑立他为嗣子。


曹丕也擅长写诗作赋,但与曹植相比,无论是才气还是名气都远远不及,因此十分嫉妒曹植。


后来,曹丕得知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更加气急败坏。


为了让自己成为嗣子,他费尽心机,想方设法地在曹操面前诽谤曹植,展示自己。


当时,曹丕和曹植身边各有一批重要臣子。


追随曹丕的是些权臣或谋臣,如尚书崔琰、尚书仆射毛玠、太中大夫贾诩等。


追随曹植的大多是些文人墨客,如名士丁仪、丞相主簿杨修等。


官场黑暗,尔虞我诈,成天吟诗作赋的文人,根本不是那些老谋深算的政客谋臣的对手。


加上人们一直信奉长幼有序的观念,随曹操征战多年的良将权臣们也每天提醒曹操要按照这一原则行事。


因此在立嗣之争中,曹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曹植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卷入了这场立嗣之争,也没有意识到形势对自己不利。


他为人淳朴,特立独行,充满了文人的玩世不恭。


曹操对他这种放荡不羁的个性,十分不满。


而且曹丕善于演戏,在曹操面前表现得忠厚仁慈,处处迎合他的心意。


久而久之,曹操越来越不喜欢曹植,觉得他不能成大事。


相比之下,曹丕更加冷静、谦卑有礼,懂得待人接物。


217年,曹操封曹丕为嗣子,曹丕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继承人。


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当时,曹丕在邺城(今河北临漳)的留守封地,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号啕大哭。


曹丕的亲信司马孚看到这一情景,安慰他说:“请节哀顺变。”


“虽然主公已经离开人世,可您不能乱了阵脚。”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现在您应该立即回朝,掌握朝政,以绝后患。”


听完司马孚的话,曹丕立即清醒过来,赶紧前往都城许昌,处理曹操的丧事。


那时候,许都的文武百官得知曹操去世的消息,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曹丕到达许昌,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讨丧事和其他事宜。


在曹丕和司马孚的全权掌控下,官员们开始筹备曹操的丧礼,并按照君王的礼仪举行国葬。


随后大臣们向献帝上书,请求让曹丕继任相位。


汉献帝本来就是一个傀儡,没有主见也没有实权。


看了大臣们的奏章后不久,下旨任命曹丕为魏王兼丞相,让他管理冀州。


至此,曹丕完全掌握了曹操生前的职权。


曹丕掌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自己的政权。


他首先任命自己的亲信重臣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


接着他下令处决了曹植的亲信丁仪等人,将曹植贬为安乡侯,迫使他离开京城。


通过这样的做法,曹丕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权力,同时也削弱了曹植对他的威胁。


但是曹丕并不满足于成为汉朝的封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称帝野心逐渐显露出来。


曹操当年征战天下也是为了成为皇帝,可是当时天下大乱,尽管汉朝势弱,仍然是百姓承认的朝廷。


曹操担心自立为帝会遭到天下的唾弃,而且天下众人也不会服从他。


因此,他一直没有提出称帝的事宜,曹丕对此非常清楚。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汉王朝虽然名义上存在,实际上曹氏家族已经掌握了实权,朝廷中没有人敢提出异议。


曹丕因此下定决心称帝,并且开始制定相应的策略。


尽管朝中文武官员都心知肚明,但却无人敢明言。


没过多久,左中郎李伏、太史许芝趁机联名上书,劝说汉献帝退位,让位给曹丕。


曹丕为了合法地夺取皇位,想出了一条巧妙。


他安排许多亲信发布消息,一会儿说在自己的家乡出现了黄龙,一会儿说某个地方飞来了许多凤凰,还一会儿又说看见了白雉鸡。


古时候,人们将“龙”和“凤”视为皇帝和皇后的象征,白雉鸡则被视为吉祥物。


曹丕的家乡出现黄龙,意味着他是真龙天子;而凤凰和白雉鸡的出现,则在间接地暗示改朝换代的时机已经到来。


接下来,曹丕又让心腹人员四处散布消息,说:“古书上记载着神仙的预言,预言称大汉天子是时候让位给魏王了。”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汉献帝的耳中。


可怜的汉献帝没有军队也没有实权,对于实力雄厚的魏王曹丕,哪敢与之对抗。


汉献帝做了20多年的傀儡皇帝,一直都如履薄冰,担心有一天自己会遭到谋害。


加上看了大臣们的联名奏章,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颁布诏书让出皇位。


没想到,曹丕却命人退回了这封诏书。


汉献帝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有人告诉他说:“每一次新皇登基,都要进行最隆重的登基仪式。”


他这才恍然大悟,赶紧命人做好准备,建起了一座禅位坛。


汉献帝在禅位大典上,宣读诏书,承认大汉王朝正式终结,自己将让位给魏王。


就这样,公元220年,曹丕顺利地登基称帝,成为魏国的第一位皇帝,是为魏文帝。


从那以后,曹丕成了皇帝,汉献帝则成了山阳公。


魏国的建立彻底终结了东汉王朝,这个有着195年历史、经历了12位皇帝的王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