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钟后,九颗同时作无规律移动的人造卫星资料汇集。其中八颗,是日本人在一年内发射的多用途小型卫星。余下一颗,是日本空间开发中心为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发射的一颗气象卫星。
几乎就在中国太空指挥部下达进一步严密监视的命令之同时,九颗小卫星中的六颗突然加速运动,二十五秒钟后,陶亦明所在的太空激光炮操控中心的警报声大作。
尖利刺耳的警报声响了十秒钟,随着陶亦明按下启动第一套保卫措施的按钮,警报自动转成了嗡嗡的蜂鸣声。战斗操控室里的人们才呼出一口气,马上他们就发现,第一套保卫措施,完全无效!
太空激光炮站,由于诸多技术条件限制,本身只有三套保护措施。一是移动,以避免空中相撞;二是直接以激光炮射击手段,击毁来袭之敌。这对于朝向地球的这一面,自然极具威力。而对于辽阔的太空背景,其中也包括高于激光炮运行轨道位置的目标,就相当困难了。第三种保护手段,则是在太空激光炮站上发射小型火箭弹,消灭敌人。
每座太空激光炮站上,均载有九枚离站后加速式微型导弹,呈半球型预设方向排列。从统帅部到太空部队的陶亦明等人,都知道激光炮的防护能力急待提高。设计中的第二代激光炮站则具备了相当强的自我防护能力。
中国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已经在太空中运行的日本气象通讯卫星群中,早已布置了自杀式战斗卫星!
六颗日本卫星正在向中国激光炮站群逼近。
中国的激光炮群站无法躲避这样的来犯之敌。你移动,他们稍稍调整一下,依然直冲你而来。相对稳定运行的激光炮站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大范围加速移动。即是能够设计安排这样的能力,也不会随意冒如此风险。一个不好,激光炮站毁于大气层中,将给人类带来另一可能的核污染源。
陶亦明他们都眼睛赤红,盯着向四个环状光圈移动的小亮点们。
小亮点们犹如毒蛇的眼睛,一眨不眨地向目标逼近。
“命令!”终于,太空军司令员的声音从最高指挥部传来了。
“准备采取最后保护措施!”
陶亦明的手,立即移到了操纵激光炮站微型火箭的发射按钮上。茶杯口大小的按钮在手掌中微有凉意。
“命令:当目标进入有效射程时,立即开火!”
一切都早已作过多次预演。没想到的是日本人居然早已埋伏下自杀卫星。陶亦明按下发射火箭按钮时,脑海中有这样的念头一闪。
“命中两颗日本卫星!”
另外四颗,仍然毫不迟疑地直向激光炮站飞来。
带有核能装置的激光炮站如被击落,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就逼得必须使出最后一招了。
“命令!”太空军司令员的声音在战斗操控室中显得分外响亮,“所有激光炮站,撤离战场,加速!放弃!”
激光炮站上的紧急驱动装置开始点火启动。这种驱动装置力量极为强大,因为需要第二宇宙速度,才能使空间站摆脱地球引力。
十多分钟后,四个环形光圈变成了四个亮点。愈来愈小。
陶亦明他们望着向宇宙深处飞去的激光炮站们,心痛不已。
刚刚为国家立下战功的第一代太空激光炮站,将奔向遥远的宇宙深处。
也许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后,他们才会被某一个宇宙的黑洞吸收,而变为细微而特别沉重的另类物质吧。
有一位青年军官甚至产生了向他们举手敬礼的冲动。
另外四个小亮点也紧随激光炮站们而去。
他们也许能走得很远,也许不能,因为力量不足,只在太阳系里乱打转。
若干年后,天文学家们观察到这几前几后的人造天体时,还能回忆起我们今天经历的这场战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