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海中等个头,圆脸型,体型开阔结实,头发不多,却胡须、体毛生长茂盛。他眼神专注,话语不多,做事专心。因为裴元海肤色白,村里人以前都说他是个“工人娃”。平日里他除了和弟弟裴文海兄弟感情甚和,与其他人很少说话。裴元海脾性刚烈,一次他在田间干活时听到田边有两个人悄悄说裴云峰的风流事,就操起个锄把就要去打说闲话的人,被他追打的人吓得一整天不敢回家。生产队的人都有些怯他,也再没有人敢说裴云峰的闲话。
1982年,裴元海搬进新房成婚,和裴云峰分家另过日子。裴元海夫妻二人勤劳认真,庄稼收成不错,也帮着父母务好庄稼。裴元海进入太平机械厂务工,跟着父亲学开机床、学机械技术和电机修理,他对机械技术比较开窍,很快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1983年七月,裴元海的妻子程淑梅生下一女。
裴文海来哥哥家看这个出生还没满月的侄女。这肤色白嫩的女孩儿,前一分钟还在呱呱而泣,裴文海把侄女抱起来,她就不哭了,睁着那双萌萌的大眼睛,专神地看这个二爸。裴文海倍感亲切,对襁褓中的小侄女爱不释手。听到丫头还没有取名字,他就高兴地给裴元海夫妇说:“哥、嫂,我看女女这么可爱,出水芙蓉一样白净,名字就叫小芙,怎么样?”弟弟这么一说,裴元海两口就高兴地听他的建议,给女儿取名叫裴小芙。
裴元海去太平机械厂务工,勤劳的程淑梅放不下地里的农活,不管家里的男人们有没有时间下地干农活,除了给孩子喂奶,她就将小芙交给婆婆照看着,自己起早贪黑地务弄她家和公婆家的庄稼。
裴云峰的二儿子裴文海长的很像裴云峰,个头高而清瘦、长脸型,浓眉朗目,头脑聪明、有想法,他还是个有文艺特长的青年。在梓西县第二中学上学时,裴文海利用课外时间,跟着学校里一个曾在县剧团当过二胡乐师的音乐老师学习拉二胡。裴文海利用课外时间,学了一年,就赶上了音乐老师的二胡演奏水平。好多歌曲的曲调、秦腔戏的曲牌,他听过一遍就能用二胡拉出来。学校里要是举行学生文艺演出活动,裴文海的二胡演奏是必然要上演的节目。
裴文海本来想着,凭自己的聪明劲儿,考上大学,以后进城工作,无奈高考落榜,他再次复读了一段时间便死了这条心,去谋自己的事做。
裴文海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虽然高考落榜,他还是想着以后会有机会成就自己。80年代初,农村的生产队解散分田到户刚开始,农民也可以离开土地去务工、做生意的时候,裴文海就预感,以后农村人也有机会活的比城里人好!他曾经劝说哥哥不必为失去国营工厂的招工机会而懊恼,相信以后这社会会有很多机遇可以把握。他回农村帮家里干农活,又到西安的建筑工地去打工,还到过汉中贩运木材。他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希望能有一番作为,为自己和相爱的人创造美好的未来。
裴文海和他的高中同学夏玉茹恋爱着。
中学时期的裴文海就比较特别。他一直梳着偏分的发型,穿白色衬衫,和学校老师一样的四个兜的的确良制服外套,衣着干净,帅气有神采、开朗健谈。别的同学大都穿着土布缝的衣服,着装随意形象土气,在一众学生中,他显得风度卓然不群。加上他有出色的文艺天赋,拉得一手好二胡,学习也比较用功,很招中学里的女生们喜欢,而裴文海只对同班的夏玉茹情有独钟。
比裴文海小半岁的夏玉茹生在教师之家,家在太平河东岸的夏家庄,父母都是教师,她一直接受着严格的家庭教育。夏玉茹母亲李凤梅是第二中学教语文的民办教师,夏玉茹在二中上学,周内夏玉茹就随母亲一起住在二中的教师宿舍。她父亲夏平均是昆宁机械厂附属中学教数学的正式教师,一个老牌大学生。他带着玉茹的弟弟夏青泰住在昆宁厂附属中学的教师宿舍,夏青泰在昆宁厂附中上学。他们一家人只有周日和寒暑假期才回农村家里团聚。
夏玉茹的个子高挑,秀美文静,鸭蛋脸,深深的双眼皮,眼眸乌黑有神,肤色白润,光泽如玉。她喜欢将长发在脑勺后扎起一只马尾辫儿,看起来娴雅端庄。她的外套衣服大多都是母亲带她到营头公社的裁缝店里定做的,留着洋气的V型领的浅色衣服。夏玉茹性格高冷腼腆,情趣不同一般。学校里放映过古装越剧电影《红楼梦》,夏玉茹看过之后就喜欢上越剧,她还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贴着好几张越剧演员王文娟的剧装和素装照片。这几张明星的照片,夏玉茹不想让妈妈发现,就把笔记本放在教室的书桌里,却被一直关注她的同班男生裴文海关注到。裴文海很早就喜欢班里这个羞涩秀美、喜欢越剧明星的女生。因为夏玉茹,裴文海不愿意去父亲给他安排好的重点中学昆宁机械厂附属中学读书。夏玉茹也被裴文海吸引,告诉爸爸说她跟随妈妈在二学上学就好,也没有去昆宁厂附中上学。
裴文海和夏玉茹除了学习,两个年轻的心萌动着、碰撞着,含蓄地互有好感。在教室里,他们两个座位是一前一后错开的,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他俩会相互靠近些探讨学习上的问题,说些生产队里、学校里的有趣事,课后他俩还借着讨论学习问题悄悄在校外的槐树林里一起散步。
他们俩相互爱慕,心里萌动的感觉都不能说得出口,更不能以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个时代,暧昧的语言和冲动动作都可能被别人看做是“耍流氓”。即使裴文海和夏玉茹两个人的手不经意地触碰在一起也会令她羞涩慌乱,脸色泛红。裴文海想把这感情压制着,却又克制不住。
一个周六下午,别的同学都放学回家了,只有裴文海和夏玉茹两个人在教室的时候,裴文海借机侧身隔着课桌和夏玉茹小声聊天。由学习说到记笔记,裴文海又有意识地说起王文娟,说起王文娟演林黛玉演的入神、唱的委婉动听,说到贾宝玉林黛玉的凄美爱情。
“爱情是多么美好啊!”裴文海把手腕撑在脖子下,凝视着夏玉茹感叹地说。
夏玉茹刚才也在看着裴文海,四目相对,一会儿就娇羞地不敢看他。裴文海冲动地抓住她的手说:“玉茹,我们以后......会不会走到一起生活?”他这么大的勇气说出来,自己都感觉心蹦蹦跳。
夏玉茹的脸刷的一下子变红了,立刻低下头。那时候,同学之间叫名字都是姓和名一起叫的,两个人平时叫对方就是“夏玉茹”、“裴文海”,裴文海突然地叫她“玉茹”,而且说出这样直白的话,让她不知所措,她惊恐地说:“不要说这个话,我们......那是毕业以后的事情!”说完就挣脱裴文海的手赶快起身离开座位跑出教室了。
1980年,裴文海和夏玉茹高中毕业,两人高考都落榜了。夏玉茹的成绩要接近录取线,父母鼓励玉茹复读。不料,第二年的一个雨后,李凤梅在湿滑的路上不小心摔倒,摔伤了腰。昆宁机械厂附中工作纪律严,夏平均白天讲课,晚上还的巡查学生自习课堂,工作本就繁忙,课余还要指导儿子夏青泰的学习,照顾李凤梅的责任就落到夏玉茹身上。夏玉茹忙于照顾母亲,没能好好地复习课程,高考又落榜了。
裴文海虽然也继续复读,想考上大学,却感觉自己不能用心上学,他第二年再次高考落榜就放弃了学业放弃了鲤鱼跳龙门的梦想。除了到外面去务工,找事情做,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夏玉茹了。裴文海再无心读书,就是因为他爱上夏玉茹,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再专心地读书学习。他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偷偷地去看望在家服侍母亲的夏玉茹,用自己打工赚的钱买最新最时尚的围巾、发卡和雪花膏等礼物送给夏玉茹,和夏玉茹聊西安城里的所见所闻,诉说他的对她思念,或者约她一起骑自行车去山脚下、水库边、太平河畔游玩。
裴文海那时已不再是学生时代那样稚气,有了一点社会阅历的他越来越英俊成熟、风趣健谈,让夏玉茹更深深地爱上他。
裴文海虽然俘获了夏玉茹的心,却不能得到夏平均夫妇的喜欢。当看到裴文海好几次来家里找夏玉茹,他们也就明白是这个相貌英俊的农村青年在追求女儿,他们问夏玉茹是不是她和裴文海这个同学在谈恋爱,玉茹如实回答。老教师夫妇却都觉得夏玉茹应该再继续复习参加高考,要么就等夏平均提前退休,让夏玉茹接班①参加工作,等她以后有了正式稳定的工作再谈婚论嫁。即便夏玉茹现在要找对象,以他们两个人的人缘,也要给女儿找个有正式工作、性情稳重、家庭背景良好的对象,而不是让女儿找个普通农民结婚,他们俩还认为是裴文海扰乱了女儿的心,玉茹没有专心学习才高考落榜的。
夏平均夫妇经过了解,觉得裴文海这个农村娃,虽然相貌好,却不安安分分在生产队劳动,到处乱跑,赚钱的欲望太强烈,不是个踏实本分的人。况且裴文海的父亲裴云峰在昆宁机械厂的丑事夏家已有耳闻,他们觉得这个家庭名声不好,就更不愿意接受裴文海。他俩几次对来家里找夏玉茹、顺便来拜访他们的裴文海冷颜相待,劝他不要再缠着夏玉茹,还将裴文海赶出门去,再不让这个青年来找他们的女儿。裴文海正面追求夏玉茹不得,只能偷偷和恋人约会。
①:80年代有国家正式工作的工作人员退休,子女就业可以由政府安置,允许招收他们的一名子女参加工作。干部退休、退职时,也招收其一名子女参加工作,子女是农业人口的,在退休、退职干部户口迁回农村后,办理招工手续。科研、教育、卫生等部门人员,因工作需要暂不退休,经县劳动人事部门批准后,可以照顾招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就业,待本人退休后,不再照顾招收子女。退休、退职干部的子女以这种方式安置就业,俗称“接班”。
裴云峰在太平机械厂因为工作出色,被厂长高选民提升为车间主任,负责厂里的技术。虽然没什么职权,却是厂里的技术权威,经过他指导监督下做出来的加工产品,质量高,客户满意。另外,高选民还让裴云峰带着他跑业务,拉订单。高选民是公社干部,厂里除了公社领导的亲戚:副厂长刘世龙之外,接下来就是裴云峰的地位高了。裴云峰每月除了三十六块钱的高工资,还会领到二、三十块的奖金。尽管他的工资已经超越了当时国营工厂普通工人的收入,但他并不满足。
裴云峰一边上班,一边在寻思自己的出路。他虽然身体还好,而随着孙女裴小芙的诞生,让他变成爷爷辈的人,感觉自己就要变老了。裴云峰一心干工作做事,再没有传出什么风流事情,为着一大家子人的吃穿住用努力。
裴云峰本来就是个不安分的人,等家里经济好转了些,他下定决心自己办厂!
1982年底,裴云峰去西安购买了一台旧电焊机、一台旧冲床和电钻机,然后在公社信用社找熟人申请下了1800元贷款。他将三台旧机器做了精修调试,又自己设计制造了几台其它的简单机具设备,做成一个加工平台。1983年正月,在太平机械厂放年假的时间,裴云峰带领两个儿子把自家和裴元海家屋外的原来养鸡鸭的院子平整出来,用椽木、石棉瓦搭建成六间二百多平米的工棚,在自家院子里搞起了副业。
裴云峰用着高选民找的关系买来一批钢筋、镀锌铁皮,他和裴元海在机械厂下班之后就回自己家的工棚里,加工制作铁皮蜂窝煤炉和钢筋钢管脸盆架。
父子二人把铁皮、钢筋经过钣金、冲压、做工艺造型、焊接、烤漆等工序做成成品蜂窝煤炉、脸盆架。裴云峰说服裴文海不要去外面乱闯,让他回来给自家做销售。父子三人有了分工,裴云峰和裴元海每做好一批蜂窝煤炉和脸盆架成品,裴文海就用专门焊接的钢架子把蜂窝煤炉、脸盆架捆扎到自行车后座上,一次可以驼上四个蜂窝煤炉、五个脸盆架,骑车到县城和各个公社的商店、集市、农贸市场和农村物资交流会去卖。裴家父子很用心讲究制作工艺和产品质量,更懂得控制和节约成本,这些产品即美观实用又价格便宜,很受城乡群众欢迎,产品在城乡市场上非常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