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过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了刘表。
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守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待他如上等宾客。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之人,因为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心里总是郁闷不乐。
有一次,他摸摸自己的大腿,感触颇深,流下了眼泪。
刘表知道后,问他:“你是否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刘备回答说:“没什么!过去我经常打仗,每天都离不开马鞍,大腿上的肉很结实。”
“如今在这里过着安闲的日子,大腿的肉又长肥了。”
“看着日子如流水般流逝,人也渐渐老去,却无法实现大业,想起来就感到难过。”
刘表安慰了他一番,但刘备仍然心系长远打算。
为此,他想要寻找一位优秀的军师。
他得知襄阳有一个名士叫司马徽,便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热情地接待刘备,询问他的来意。
刘备说:“不瞒先生,我特地前来请教先生关于天下大势的问题。”
司马徽听后大笑道:“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家,哪里懂什么天下大势。”
“要谈论天下大势,要靠有才能的俊杰。”
刘备恳求指点,问他从何处可以找到这样的人才。
司马徽答道:“这里一带,有一位卧龙,还有一个凤雏。”
“您只要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
刘备急忙问卧龙和凤雏是谁,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向司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
正巧有一个读书人前来拜见自己,刘备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可能是卧龙或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的名士,因为听说刘备正在招揽人才,就特意前来投奔。
刘备非常高兴,将徐庶留在身边担任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叫诸葛孔明,人们称他为卧龙,将军您是否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通过徐庶了解到诸葛亮的情况。
原来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
他少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叔父诸葛玄带他来到荆州。
不久,叔父也去世,他便在隆中定居下来,搭起一间茅屋,一边耕地种庄稼,一边读书。
此时的诸葛亮只有二十七岁,可是学识渊博,见识丰富,朋友们都十分敬佩他。
诸葛亮也常常拿自己跟管仲、乐毅相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荆州的刘表又不善用人才,所以他宁愿隐居在隆中,过着平静的生活。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对他那么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崇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第二天,刘备准备了礼物,带着关羽和张飞到卧龙岗来拜访。
可来开门的小童对他们说,诸葛亮出门了。
刘备很有礼貌地向小童告辞,然后离开了。
过了几天,刘备又带着两个兄弟,前去拜访诸葛亮。
半路上还下起了大雪,刘备等人冒着风雪来到卧龙岗,又没有见到诸葛亮。
脾气暴躁的张飞很是生气,可是刘备仍不急不躁,留下一封书信让小童转交给诸葛亮。
又过了几天,刘备准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次连关羽也有些不耐烦了。
出门之前,张飞说:“再见不到诸葛亮这小子,就把他绑到大哥面前。”
刘备一听,责备了二人一顿,带他们来到诸葛亮的住处。
这一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
刘备就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直到诸葛亮醒来。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外面,自己跟着诸葛亮进了屋子。
趁屋里没有人,刘备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
“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意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见刘备这么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百万雄师,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与他争胜负。”
“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
“江东地势险要,百姓归附于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
“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暂时不能打他的主意。”
紧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
诸葛亮说:“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刘表迟早守不住这块地方。”
“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之人,大家都对他不满。”
最后诸葛亮说:“将军是皇室的后裔,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
“等待时机,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
“到那时候,大家必然拥戴将军,讨伐曹贼。”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实现这个伟大的功业,汉室也能够恢复。”
刘备听着,不禁打心眼里钦佩眼前这个青年人,说:“先生的话,使我豁然开朗,我一定照您的意思做,现在就请您一起下山吧!”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热情诚恳,也就高高兴兴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
此后,人们称这件事为“三顾茅庐”,把诸葛亮的谈话称为“隆中对”。
从那时起,刘备将诸葛亮视为自己的老师,而诸葛亮则将刘备视为自己的主公。
关羽和张飞看着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心里很不爽。
两人说:“诸葛亮这小子年纪轻轻年,能有什么本事,大哥太高看他了。”
刘备解释说:“有了孔明先生,我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以后你们可不能再胡言乱语。”
关羽、张飞听了这番话,这才不再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