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法兰先生,您好,呃……我叫康妮……”
“我知道。”法兰的回答伴随着一个和善的微笑,亚伦记得这个微笑,它让亚伦终于有了真正和父亲重逢的感觉。同时他还有了与康妮重逢的感觉,因为父亲提供的剧情反转的效果几乎波及了他接触到差异党以来的一切认知,包括他与康妮的……亚伦对用词有点犹豫不定,用“关系”好像又有点严重,用“经历”好像又有点轻佻、浅薄、不负责任,都怪他们的……关系或经历发展……发生……得太快。总之如今依然看到康妮那美艳与憨直并重的表情,真是让他重遇几分昨晚拉开康妮的浴帘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蛋蛋依然保存良好时的感受,那是如释重负之余又喜出望外。
听到法兰说已经预先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康妮并没有对此产生与贝兰托尼的情形类似的尴尬,她猜可能是因为与老不正经的贝兰托尼比起来,法兰的气质较为庄重。她继续说道,“呃……我有个问题想问,”法兰保持着微笑示意她继续,康妮把自己不自觉地做到半途的举手发言动作收回,“共同党在2009年让希特勒的头骨接受检验,这个时间点是否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关?”
法兰并没有让自己的回答紧接康妮的提问,而是保持着笑得更开的面容打量了康妮一番。这个操作如果由贝兰托尼执行的话,恐怕又会让康妮……但法兰就是有种化猥琐为神奇的魅力。“你的确很聪明啊,康妮。”
【的确?】康妮心想,看来法兰的庄重气质不是说笑的,连奇勒与他分享的关于她的事情和分享给贝兰托尼的都有所不同。她觉得自己忽然对法兰心生仰慕,其程度上升之快甚至让她展露出多少害羞之情。她不知道自己正受到作为雌性动物会对雄性动物的生存能力天然崇拜这种本能的摆弄,任何女性遇到个死而复生还身壮力健的男人都会觉得对方魅力无穷的,要不那些吸血鬼电影怎么总受女性观众欢迎呢。
亚伦不知道是否自己的幻觉,他总觉得从自己的老父亲专为康妮供应的笑容中看出些许老怀欣慰的意味,感觉就像他相中了自己的儿媳妇那样。
当喜剧情节以各方自己小九九的形式上演完毕后,法兰回归主线剧情,他回答了康妮的问题。康妮的确很聪明,这种聪明从解读奇勒通过那名妇女传达的关键词时已经展现出来,这是一种天然的全局视野,某程度上,她比亚伦对两党的性质理解和适应得更快。
#
2009年共同党让所谓的希特勒头骨接受检验这个时间节点确实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关,而且后者几乎可认定为前者的充分条件。这种理解其实是差异党人在2009年以后通过回顾自身计划的演进历程所得的感悟,而且它还对当下这个“视线真空期”正式上演的时间节点起着决定性作用。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其中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受损最为严重。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实是一次对现代西方经济制度的固有缺陷的完美揭露,其症结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个人主义至上的价值观,这催生出一对发展上的矛盾体,一方面各方玩家以极尽贪婪的心态投身市场,期望着一往无前的收益,另一方面每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幸福权利,使得整个社会走向由高负债推动经济发展这种难以持续的道路;第二个症结则是西方各国对美国和美元的过分依赖。
而这次西方经济的制度性崩盘对于共同党来说可谓重大利好消息,因为它预示着中国的全面崛起,这种崛起不但体现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的增大,还体现在名正言顺地以优越姿态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度发起挑战。而对于在共同党针对美国的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美国与新势力的对立关系来说,2008年所发生的事态可谓重大推进。而紧随其后的对希特勒头骨反证据属性的落实,则是共同党在对付美国进程的利好形势中,乘风而上推进对付差异党进程的举措。这当中其实透露了共同党人的一个心态,这个心态可追溯至他们刚刚诞生那件秘密武器的构思的年代。
当共同党基于对那件秘密武器的设想而构建起对付美国的大体战略框架后,他们意识到这有可能是有史以来,在战略逻辑上最有可能让他们真正实现理想的计划,而且他们对于自身计划的掌控能力也有可能正处于历史巅峰。再加上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共同党人的观念革新,他们感觉自己正处于即将迎着时代趋势乘风破浪的势头。在这种士气下,他们产生了消灭差异党的迫切诉求。在共同党看来,虽然差异党从来都不是他们追求理想的主要障碍(现实世界的客观因素才是主要障碍,这是共同党人的反思成果,他们其实从未具备向理想发起真正冲击的实力,直到如今),但差异党的存在却是一个潜伏的风险,如果不除掉他们,共同党人就无法安心地享受胜利的成果。所以共同党制定了那个借助纳粹名义的计划来对付差异党,务求为日后针对美国的重头戏码的上演预先铲除后顾之忧。
在差异党人的回顾分析中,他们认为共同党当初的自我评估是符合事实的,他们由此制定的战略也是正确的,但他们却被自己想通过消灭差异党来为日后铺平道路的心态所把持,使得他们无法在制定针对差异党的具体对策时保持平和踏实的心态,他们总是希望把对方一网打尽。但是,自从斯大林告密以后,两条战线步入实战阶段以来,共同党在当中的战绩却大相径庭,对美国的战线屡屡告捷、稳步推进,但对差异党的战线却诸事不顺,阻滞不尽,这使得他们对于差异党的心态更加焦躁。由此诞生了一个可以为差异党所用的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共同党出于自保的诉求会对差异党采取保守战略,尤其在经历了片场爆炸案的节外生枝以后,他们更加注重隐藏实力、伺机而行。但每当在美国战线中取得关键突破,他们那个想要免除差异党掺和的心态又会强烈涌现,从而驱使他们又想一鼓作气地把差异党一网打尽。但当他们为加大打击差异党的力度作好铺垫以后,他们又会发现现实环境中并不具备让自己的干劲付诸实践的条件,于是他们针对差异党的动态又会被迫陷入沉寂,然后到了下一次美国战线取得突破,他们又会重燃对差异党的进击心态。1991年苏联解体继而在1993年公布头骨如是,2008年美国触发全球金融危机继而在2009年让头骨接受检验也如是,而双战线的同步推进则是共同党人这种心态的最初体现。
2009年的机遇不但让差异党的计划迈过了让共同党的历史真相向奇勒曝光这个关键的剧情拐点,还让他们洞悉了共同党人这个始终贯穿于两党在战后的斗争历程中的心态。最终,这个心态成了差异党选择“视线真空期”实施时机的基础依据,而这个时机最终被锁定在共同党即将执行病毒计划的时间节点上。
当刚刚接触到共同党关于病毒计划的初步规划时,某程度上差异党人也可算是对此等候多时。因为2014年的亚投行成立已经为共同党计划的落实锁定了框架,而2016年那次历史性的美国政府换届则让局面进一步深化,此时此刻已是共同党人推动自己的计划进入最后阶段的成熟时机。其实早在新势力形成具体形态之前,差异党就已预估共同党必然需要采取一定的主动干预措施才能推进美国的受敌境况,因为无论所谓的新势力集团是由哪个国家领头联合哪些国家而组成,他们与美国的敌对态势都必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中走向斗而不破的局面。但差异党人判断,共同党并不会依仗于他们的政治实体(即俄罗斯)来落实具体的策略,一来是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实力在国际局势中已逐渐衰减至只能制造噪音的程度(这其实也是共同党有意为之的结果),二来则是作为一个实体的国家,难以保证俄罗斯的掺和不会对美国和新势力的对立局面产生非共同党所愿的影响。所以,差异党人一直以来都把目光放在了共同党的秘密行动上,而与病毒相关的操弄则早已进入差异党的预期当中,其原因与亚伦等人对奇勒的关键词的解读过程如出一辙,一个因素是病毒议题早在阴谋论策略中已经存在,落实它无论从可行性还是有效性来看都是合理的策略延续,另一个因素则是2003年的那次类似事件纯属巧合地为共同党提供了一次预演示范。
正因为差异党人的这种预判,他们几乎是在共同党诞生病毒计划的构想之初就已捕捉到了它的身影。贯穿病毒计划的整个规划进程,差异党都在静观其变,直到这个计划推进至实施的前奏。差异党在此时制造“视线真空期”,正值共同党针对美国的计划势如破竹地进行至关键阶段的当下,由此带来的危机感会触发共同党人那个想要免除差异党掺和的心态发生强烈反应,然后差异党再以“视线真空期”过后的实体消亡为共同党制造捕风捉影的处境,于是,在客观和心理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共同党必定会顺势步入那条由梅耶铺设的轨迹,以世保局来对鬼魅般的差异党进行严防死守。
(第三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