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
书名:祂们的骗局 作者:发花奶 本章字数:4121字 发布时间:2023-05-24

第三十五章(1)


差异党人为他们的剧本所设定的结局使亚伦意识到他有可能再次失去自己的父亲,虽然自己获得了与他久别重逢的惊喜,但这短暂的喜悦恐怕需要付出双倍奉还的代价,因为在他的人生里,于他如父的角色早已确立了两个席位。当然,有一点因素让他获得了如麻醉剂般的安慰,那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权其实掌握在他的手上,正如他当初可以选择“好好活着”那样。但麻醉的效果转瞬即逝,他马上就意识到了他现在的忧虑已经揭示了这个看似鲜活的抉择权的实际性质,而最重要的是这种性质正是来自于他自己的抉择,正如他从来都可以选择“好好活着”那样。

但亚伦暂且放下了内心的思绪,因为如今距离他真正的抉择时刻还相隔了一些他打从心底无法绕开的疑问。对于当下这个首先浮上心头的问题,他虽然隐约明白背后的逻辑,但毕竟他接触差异党只有极短的时间,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对差异党的理解已经经历了如此大的反转,所以他依然希望自己哪怕再无足轻重的疑惑也能得到明确的解答。当然,他还希望这次得到的是最终的、真实的解答,虽然真相与使命同在的诫言已经被自己深深理解,但它总不能拿来用作在该索求真相时蒙混过关的借口,【毕竟真相也得了解了才能与使命同在嘛。】

他发现自己竟稍稍在内心开起了玩笑,撇开刚刚的忧虑思绪,他发觉自己对眼前这一切的接受程度让他颇感意外,回想起来,他一生所经历的种种超乎凡夫俗子性质的事情,包括年幼丧父、加入世保局等,都未曾让他对此有所察觉,直到如今,他才发现自己对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的接受过程都发生得如此坦然。虽说时候未到,但他对那个至关重要的抉择竟然到此刻为止也从未作出过考虑,严格来说是从未作出过疑虑——到底他会否承担那个自己从不知情也毫无选择地就被委以头上的职责?他仿佛感受到认知吻合的化合过程正在体内上演,是的,所谓的认知吻合也是他渴望着满足好奇的疑问之一。

但问题还是需要一个一个地寻求解答的,他向自己的父亲发问:“共同党在1993年第一次公布了希特勒头骨的存在,目的就是要把它作为一种反证据,但为何要等到16年以后才把它的这种性质确立?而且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升级对差异党的打击,但为何世保局对骗局组织的追踪行动至今仍延续着自片场爆炸案以来的保守做派?”

 


#

法兰解释完了关键人计划,现场陷入了一阵沉默,他看着亚伦,觉得自己的儿子彷佛陷入了几分当初刚刚听到这个离奇故事时的神情,但法兰记得那并非困惑,而是6岁小孩的思考面容,他当初无法理解这个故事,如今依然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理解它。

法兰的目光落到了康妮身上,自从自己发话以来,她一路平静地保持着一种仿佛与亚伦并肩的姿态,如今她正把自己柔和的眼神投射给亚伦,仿佛在给予他支持或安慰或鼓励。其实在他们三人一进来时,他已经从他们的动静中留意到了康妮的存在,奇勒此前并没有跟他详细描述过康妮的任何细节,只是简单地提及在他的计划中有这么一个女孩的参与。

其实奇勒也并非完全没有描述过康妮的特征的,他告诉了法兰唯一的一句评语,说她散发着一种自然不过的独特光亮。而当法兰依然处于背对三人的姿态、只能通过听觉观察三人的动态的时候,他对康妮这号人物的感觉竟然比奇勒的评语还多出了几分……他觉得算是惊喜吧。根据奇勒的计划,三人到达这个节点时已经明白了关于两党斗争截止至斯大林的告密以前的历史了,他们将会站在差异党的立场而来。而让法兰感到惊喜的是,这个奇勒精心挑选的女孩竟然在这个初见雏形的新时代差异党铁三角阵容中显露出了领队的风范。【这些人是怎么接受差异党的理念的?】他学着自己的老搭档那样在内心开了个老不正经的玩笑,但其实他的确依然感叹于认知吻合的力量。

当法兰第一眼亲眼看清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的模样时,他也终于获得了对康妮的外表的第一印象。他此前没有看过康妮的照片,没有特殊的原因,只是在他和奇勒的交流中这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他们依旧遵照着刘小姐那个被称为“最简复杂化”的办事理念,这种理念与差异党的隐晦原则有点异曲同工之妙,经过复杂化处理的流程会因为互相矛盾或多余的信息而向外呈现出模糊线索,而在每一个步骤中遵从最简原则的执行手法则因为把不可控因素减至最低而使策略的效果锦上添花。在他“死去”的这三十余载的时间中,法兰经常会怀念起刘小姐,她那种让人死得瞑目的办事能力和既亲切又倔强的个人气质让人难以忘怀,撇开那些若真若假、若明若暗的身份与立场,法兰早已把刘小姐认定为一个美好的搭档,她哪里是奶妈,简直是守护女神,他知道奇勒必定也有同感。

他有时会想,如果人类活在一个真空的背景当中那该多好,没有任何不可逆转的使命要去完成,每个人都能对那些让自己动容的事物尽情留恋,没有真理,没有宿命,只有美好。

但他之所以是一个差异党人,正是因为他敌不过自己内心的召唤,或许,这就是他寄情于电影的原因,或许这也是差异党人当初选择了电影的其中一个原因。在每个差异党人心中,那个召唤都自然而然、挥之不去,从这个角度来看,差异党人和共同党人其实并无什么正邪对立,也无什么深仇大恨,大家只是在理所当然的规律下分道扬镳而已,正如物种的演化那样。每次想到这里,法兰都不禁发出疑问,人类的使命能否成功?人类的使命有何意义?人类的使命是否存在?最重要的是,人类的使命和所谓的造物者有何关联?法兰不知道近代差异党人是否也经常发出和他一样的疑问,或者他们是否曾经发出过这些疑问,但他知道他们和自己一样早已化解了和共同党过去的恩怨。

说回康妮,法兰在与她的邂逅时刻无暇细看,但已感觉奇勒的点评已经得到了一半印证,因为在他把注意力放在亚伦身上时却始终感觉到来自康妮的方向始终有一股独特光亮在冲击他的视线余光。如今借着亚伦陷入沉思,他终于有机会充分、仔细地观察康妮的外表了。他从来对那些“人不可以貌相”之类的教条嗤之以鼻,这句话和“人定胜天”一般荒谬,荒谬之处在于它们都误解了自然法则的作用,它的存在不是用来打破的,从人类有能力逆流而上,到冲上云霄,到呼风唤雨,再到摧枯拉朽,人类每每都觉得征服了自然法则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它依然存在、始终存在、无处不在。人类的五官虽然都有着各自独立的功能,但自然法则之所以让它们糅合得出神情来,就是用来“貌相”的。

法兰自己早已过了受荷尔蒙冲击的年华,但对美貌的感受依然保存在他的记忆里,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美貌并不等于漂亮五官的组合,而康妮的美貌堪称动人。没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因为动人的感受是自然规律的杰作,它挥之不去。

他猜康妮已算是亚伦的搭档了,当然还有添,他觉得他们有点自己和奇勒和刘小姐这对组合的影子,当然他和奇勒并无刻意地对此作出过安排。他不知为何希望亚伦,甚至添也如是,能庆幸自己有康妮这位搭档,虽然他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何种程度的搭档,又或者有否超越搭档的关系。他又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联想起康妮与她的两位男性搭档之间的关系。

但其实他是知道的,因为康妮勾起了他对一个人的回忆,这次并非刘小姐。

亚伦终于结束了沉思并向自己发起了提问,于是法兰便从那个“美好”世界中回到现实。亚伦问了一个关于时效性的问题,法兰相信亚伦是在理清思路而非对此真正感到困惑,否则的话他就根本没有从应有的视野理解差异党和共同党的性质,他也不会来到这里,也不会在刚才向添作出那个决定。

“这个问题的根源来自于差异党的计划在实行上的一个矛盾,”法兰回答道,“梅耶所设计的骗局是建立在不断诱导共同党作出自以为掌握了主动性的行动之上的,但在现实中差异党与共同党的客观实力存在着极为悬殊的差距,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差异党人必须隐蔽地行动,隐晦优先条例因此应运而生。它为差异党的一切动态确立了以隐晦化处理的行事原则,这样一来,一切由差异党的活动所留下的信息都会呈现出模糊状态,共同党因此难以捉摸差异党的踪迹,即使他们有所收获,也会因为信息的不确定性触及到了他们的保密诉求而不敢大刀阔斧地行动。正如保密优先条例对于共同党的保障那样,差异党人的安全也在隐晦优先条例中得到了保障,而这两条条例就像梅耶骗局的两条公理,由此推导出他的目的的最终实现。

但是,我们越是以隐晦的行动来寻求自保,共同党就越是出于自保的心态而收敛着针对我们的行动,这样他们能被我们抓住的漏洞就越少,再加上背景局势的自然演变,因此,我们计划的推进总是需要经历漫长等待才能迎来突破性节点。

1993年的事正是如此,共同党经历了自己处理片场爆炸案时的失误导致世保局的潜在性危机以后,经过了好几年的等待,才通过操弄希特勒头骨相关事项来试图对差异党加大打击,但这只是他们的意愿,并不代表具有可行性。为了维持着共同党所感受到的威胁,我们在世保局由奇勒接手后的沉寂期中加大了活动势头,向共同党呈现出一种逐步壮大的迹象。当共同党人在1993年打算乘着针对美国的计划的顺利势头向我们再度出击的时候,我们的隐晦策略为他们催生出了看似无处不在的模糊信号,他们于是又回到了不敢贸然行动的状态。

由于共同党对希特勒之死的口吻的操弄并非推动他们计划的实质逻辑节点,只是为了替自己制造一种起掩护作用的环境氛围,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急于落实任何一件相关证物的明确属性,反而越是模棱两可的证据越是能让大众的怀疑自行发酵。所以他们公布了头骨以后,又经过了几年的观望,才决定进一步让头骨展出,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能作出一点主动回应,以贝兰托尼的研究去诱导共同党落实头骨的反证据性质,从而好让奇勒的个人调查得以推进。但让头骨接受检验这件事依然要等到2009年才能发生。

而世保局就在差异党的隐晦需求和共同党的保密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一直在对骗局组织的追踪中被迫保持着保守策略,而这反而又成为了把奇勒的个人调查合理化的因素之一。”

亚伦明白了,又或者说他记起了,关于两党斗争所呈现出的时效性问题乃至两党的特殊斗争方式本身,它们之所以成立都源于两党是脱离人类历史而存在的,他们的理想因其宏大而无所谓失败,他们经得起卷土重来当然就经得起从长计议。亚伦从贝兰托尼口中明白了两党的性质,但多年来的世保局角色让他还暂时难以对这种思维形成习惯,然后经他父亲来这样一个剧情反转,他又被打回原形。就如电影带来的体验一样,当剧情过于复杂时,你总是无法自然而然地理清其中的脉络的,毕竟对于人类根深蒂固的直觉来说,这些都是有违常理的事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祂们的骗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