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闻名的医学家,与曹操同为乡亲。
华佗从小就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只要到他手里,大多都能药到病除。
当地官员和朝廷太尉听闻华佗的声名,纷纷征召他做官,华佗却推辞不去。
华佗的诊病,极其准确。
有一次,两位官员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
华佗详细询问病情,他给一个开了泻药,给另一个开了发汗药。
有人在一旁看华佗开的药方,问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
华佗解释说:“这种病表面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是不同的。”
“前一个病人的问题在内部,所以需要服用泻药;而后一个只是受了一些风寒,所以只需要发汗就可以了。”
这两个人服了华佗开的药之后,果然都康复了。
还有一位姓李的将军,请华佗给他的妻子看病。
华佗去了之后,通过把脉诊断,说:“这是怀孕的时候伤了身子,胎儿滞留在肚子里。”
李将军回答说:“我妻子有过早产,胎儿已经出来了。”
华佗说:“夫人怀的是双胞胎,其中一个早产先出来了,而另一个仍然在肚子里。”
华佗给病人服了药汤,又进行了针灸治疗,果然产下一个已死胎儿,不久病人恢复了健康。
华佗不仅精通内科,还擅长手术,他配制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
有一位患有剧烈腹痛的病人,痛苦不已,过了十多天,连胡须和眉毛都脱落了。
华佗一诊断,说:“脾脏已经溃烂,必须立即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华佗让病人服用麻沸散,打开腹腔,切除了坏死的脾脏,再将创口缝合,涂上药膏。
经过四五天,创口愈合;一个月后,病人完全康复。
历史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华佗治病的传说,他出色的医术是毋庸置疑的。
曹操一直患有头风病,一旦紧张,头风病就会发作,疼痛难忍。
他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请他前来治疗。
华佗给他进行了几次针灸治疗,头痛就缓解了。
曹操不肯让他离开,将他留下来担任随从医官,以便随时给自己治病。
华佗行医为了济世救人,造福更多的黎民百姓,当然不愿意只做一个人的医生。
有一天,他借口回家探亲,趁机去取点药,曹操没有怀疑,所以让他离开了。
华佗回到家里,托人给曹操送去一封信,说他妻子病得很重,一时回不了许都。
曹操多次催促,华佗仍然拖延不去。
曹操又命郡县官吏去催,可是他们也碰了软钉子。
这下子激怒了曹操,他派一个使者前往谯县调查,吩咐说:“如果调查结果证明华佗的妻子确实生病,就给予他四十斛小豆,允许他推迟假期;如果华佗撒谎,就把他抓起来。”
调查结果出来后,华佗被抓了起来。
曹操命人把华佗抓到了许都,他认为华佗故意违抗自己的命令,这是对自己的大逆不道行为,决定下令将华佗处死。
谋士荀彧认为这样的处罚太过严厉,劝曹操从轻发落。
曹操本来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但是自从打败袁绍以后,就变得有些骄傲自满。
再加上他正处于气头上,所以根本不听荀彧的劝告,下令将华佗处死。
华佗被抓离开家乡的时候,带着一部医书,这是他根据多年行医经验所写的。
他没想到得罪曹操,竟然会招来如此大的灾祸。
华佗觉得让这部书湮没真是太可惜了,所以在临刑前一天,就把狱吏叫过来,说:“请您好好保存这部书,将来可以用它来治病救人。”
可是狱吏太胆小了,害怕受到牵连,所以拒绝保管。
华佗非常失望,他叹了口气,向狱吏要了火种,在监狱里将书烧毁了。
华佗去世后,曹操的头风病再也没有人能治好。
然而曹操并不承认自己做错了事,直到他的小儿子仓舒去世,他才深感懊悔。
华佗去世后,他的几个学生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为百姓治病。
可惜的是,记录华佗经验的那本医书已经失传。
华佗一生都在治病救人,近代西方学者认为华佗是古代东方医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可以与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相提并论。
为了纪念华佗,人们在许多地方修建了“华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