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东征(一·)
书名:圣剑录 作者:闲石 本章字数:2835字 发布时间:2023-05-22


逍遥谷

 

夏禹率众人离开苍梧帝舜陵寝已有两日。他终于结束了近似苦行者的日子,踏上了他作为中土大君驾驭群臣、一展抱负的伟业之路,他的统治才刚刚开始……。

 

夏禹换上了新装,骑在一匹白色骏马上。他和皋陶并排而行走在队伍中间。西伯坐在篷车里,典正骑马跟在车后……。

 

清晨的山野薄雾飘渺,凉风徐徐。苍梧之北的景色又是不同,大大小小的石峰孤立,郁郁苍苍,云气缭绕。石峰之间夹杂着错落有致的台地和平川,蔓草萋萋,竹林摇拽,溪水潺潺随处可见……。

 

夏禹道:“走了两日不见人家和村落,如此天赐之地怎会无人劳作……”皋陶道:“从会稽到洞庭大泽在到苍梧,地广人稀,蛮夷杂处,尚属未开化之地。”

 

队伍停了下来,夏禹候了一会不见在前面的会稽候姞杞和藤荥差人来报,便和皋陶打马到了队伍前面,眼前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狭长的裂谷。夏禹和皋陶下了马,不用问就知道出了什么事……。

 

峡谷两边的土槽内只剩下了一根粗壮的圆木,姞杞和藤荥正往下张望,也是满脸的迷惑。夏禹道:“这就是夫差修的那座桥?”藤荥听见夫差两字这才回过神来,转身对赤衣护卫喊道:“下马,警戒……”

 

姞杞摇摇头对夏禹道:“这方圆十几里没有人烟,夫差的人马二十多天前才从这里退走。他刚和君上见过面,应该不是他。这是臣虑事不周……”

夏禹道:“这不怪你,是我坚持要走这里的。你看会是什么人,可有办法?”

 

姞杞看了看四周,“这附近都是石头山岭,看着草木繁茂,没有可用之材……”他想了想道:“君上那里还有布匹和礼器吗?”

夏禹对藤荥道:“去把典正喊来。”

 

姞杞道:“这条峡谷长达百里直达洞庭大泽的南端,离这三十多里地有一苗家大寨,夫差前次血洗苍梧土族时,他们也把架在这里的圆木扔进了深谷中……”

夏禹听的迷惑不解……

姞杞一脸歉意,“这苗家大寨不是有苗,是黑苗。男女老少都是一身黑衣,究竟是自称黑苗还是外人这么称呼就不清楚了。他们和有苗老死不相往来。夫差进兵苍梧,他们误以为是来和他们开战。后来夫差生气率人马围了寨子,声言互不相扰,这才无事。”

 

夏禹道:“这么说来,黑苗就是流传的三苗之一。”姞杞点头,“还有就是花苗,早前也在这一带,和有苗是死敌。有苗疯君在位时两家打过几场恶战,花苗战败不知所踪……”

 

夏禹道:“大人的意思,这事还是黑苗做的……。”

姞杞道:“这可不好说,但黑苗大寨应该有圆木。”

 

典正和西伯都来了。典正说礼器没有了,还剩四匹布料是到了会稽给虎侍卫做夏衣的。姞杞让藤荥给他派了两队护卫,他告诉夏禹,去黑苗大寨的路都是羊肠小道,有些地方还需攀爬,只能徒步前往。

 

西伯在车里睡得迷迷糊糊,他看了两眼嘴里咕隆了几句又回车里睡觉去了。

 

姞杞带人走后,藤荥令护卫在路边搭起营帐。夏禹想去附近走走,典正不同意,认为路断的蹊跷。典正去峡谷边看了好几次,总觉着周边潜伏着危险,搞的藤荥比他还紧张。

 

夏禹在帐内和西伯说了一阵羽山的事。司空伯益兼理东夷事务,他在苍梧告诉夏禹,羽山有七大部落。其中有夏氏长老大夏嫌疑最大。传言大夏已被羽山七族推为大首领。西伯正在谋划大事,认为到会稽后首先就是要确认凶嫌,拿其归案。

 

晌午过后,夏禹在草地上走了几个来回,山野里只有竹林随风摇拽的哗哗声和飞鸟的啼鸣。典正和藤荥在不远处说着话,一会俩人走了过来,夏禹满脸的不高兴,“典正,都一晌午了,你担心的歹人呢?要不是你阻拦,这会都转回来了。”

 

典正不啃声,藤荥笑道:“姞杞大人熟悉这一带,他可能是对的,夫差时隔多年又带人马来往这里惹恼了黑苗……”

 

夏禹嗯了声,转眼看见皋陶在帐外站着,大声道:“司寇大人,想不想去山里转转……”不等皋陶回话对典正道:“不要多话,去喊上几个侍卫,带上弓箭,你没听见虎啸声吗……”

 

皋陶也是闲不住的人,他只是不愿和典正照面。见夏禹喊他犹豫了片刻还是珊珊走了过来。典正很郁闷,他和夏禹、姞杞的看法一致,不可能是夫差。但一晌午过去了,周边一点动静都没有,照说要攻击队伍就是在没有防备的时候,典正也想不明白。他选了六名侍卫,人多了夏禹又要啰嗦。他见日头有些晒人,吩咐侍卫们把斗笠带上。

 

藤荥有些担忧,夏禹说就沿着峡谷走走,不会有事。典正知道皋陶还在忌恨他,便和三位侍卫走在前面,另外三名侍卫跟在夏禹和皋陶的身后。一行人沿着峡谷走了没多久,就有一座石峰落在峡谷边上,一道清亮的山泉渗过岩石上的青苔跌入深谷之中。

 

夏禹和皋陶驻足望了一会,夏禹对典正道:“看我干什么,绕过去就是了……”夏禹边走边道:“南蛮之地,即使西伯大人晓古通今也说不清楚……”皋陶道:“姞杞大人也很无奈,他手下有士卒一千多人,是诸侯中最多的。风雨山不在他的封地内,但山上有座轩辕大帝的庙宇,他不得不派士卒看守,常与有苗冲突。从会稽往南,苗人、土族还有流徒之人的后代杂居,常常械斗冲突。时日一长,会稽候到成了平息事端的调解人。”

 

夏禹笑道:“将来九州尽归中土,将你封在这里做个苍梧候……”皋陶也笑了,“当年轩辕大帝在会稽建行宫,也有剿灭有苗降伏南蛮之意,他老人家登上风雨山望着洞庭大泽也是没有办法,加上北方贵胄嫌弃这里阴湿多雨无人愿意驻守……”

 

说着话已经走过了几座山岭,却没有看见峡谷。典正停下脚步望着夏禹,夏禹知道典正的意思:该返回了。

 

夏禹还没有开口,就听见旷野里传来了几声虎啸声,吼声如雷犹如就在身旁。夏禹很是兴奋,他从一侍卫那里要过弓箭,“去看看,老虎是在那里……”

 

典正隐隐觉着有些不对劲,急忙喊道:“别走远了,记得回来的路……”夏禹扫眼不见皋陶,转头看到皋陶脸色青白神色紧张地站在几名侍卫身后,皋陶难为情的道:“我生来就怕老虎……,还怕……蛇。”

 

很快那名侍卫就气喘呼呼地跑了回来,“君上,转过前面那座山就能看见,老虎卧在一块青石上……”夏禹笑嘻嘻地对身后的侍卫摆了下手,“走,打虎去!”

 

侍卫们有的搭弓,有的挺剑围在夏禹身前,皋陶战战兢兢跟在后面。转过一道山脚,就看见远处一座石峰下的青石上卧着一只硕大的老虎,那虎见有人来,发出了阵阵低沉的吼声。夏禹和众侍卫小心翼翼地借着竹林往前挪着脚步,典正则站在原地没有移步,皋陶硬着头皮跟在夏禹的身后……。

 

那只老虎依旧卧在石上,只是吼声越发低沉。众人停下脚步,夏禹拉满弓回头看了一眼皋陶,见皋陶额头上已挂满冷汗……。

 

夏禹正待放箭,却见青石下的草丛中相继窜出三只小虎崽,围着青石嬉闹……。夏禹哎了一声放下弓,“是养崽的母虎,赶紧走……”

 

皋陶闻声拔腿就往后走,经过典正身边时都没停步。夏禹见典正脸色难看,冒了一句,“难怪那老虎卧着不动……”众人匆匆跟在皋陶身后。走了一会典正有些心慌,他是记过路的,突然发现山脚边的竹林下都有一块黑色的石头……。眼看日头已近黄昏,还是没有看见峡谷。众人又走过几座山岭,一侍卫惊呼道:“君上,我们又转回来了……”夏禹和典正都暗叫糟糕,面前的山岭正是打虎之处,只是青石上的母虎和虎崽已不知去向……。

 

皋陶走的两腿发软,也忘了害怕。他突然喊道:“大伙都静一静,好像有人声……”微风徐徐,空谷幽鸣,果然隐隐似有人声,但却不知从何处传来。典正朝侍卫们摆了下手,众侍卫都拔剑在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圣剑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