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辰经过仔细琢磨后,尝试在右边推捺,只觉石壁微晃,稍加用力一推时,石壁缓缓退后,却是一堵极厚、极巨、极重、极实的大石门。
不过,此时他的双臂力量已涨到5000公斤,也就是千斤力道,这还不算上的混元内力,纯粹是身体本身的力量而已。要推开这石门,只是轻而易举罢了!
原来光明顶秘道构筑精巧,有些地方使用隐秘的机括,这座大石门却全无机括,若非天生神力或身负上乘武功,万万推移不动。
就算是有人进入,如果功力不到也只能半途而废。是以,此乃绝佳的密道控制机关。过了石壁,前面又是长长的甬道。
方逸辰向前走去,只觉甬道一路向前倾斜,越行越低,走了五十来丈,前面突现几道岔路,竟有七条之多。
但这难不倒他,空间感知放出,不久已将这其中的甬道摸得清清楚楚。
他转身往最左一条岔道走去,这条岔道忽高忽低,地下也崎岖不平,顺着甬道不住左转,走着螺旋形向下,甫道越来越窄,到后来仅容一人,便似一口深井。
方逸辰空间感知探查,发现并未有什么危险之处。于是飘然而下,顺着甬道前行数十步,便已到了尽头。
他目力极好,早已达到虚室生辉的境地,在黑暗中视物虽不如白昼一般,但也是瞧的得清楚。
他只见旁边一只大木桶,散发出火药的气味,便知这是圆真藏匿用来炸毁光明顶的的火药。
他此次前来亦是要将这火药收走的,免得被人利用,当下挥手便收入随身空间中,然后招出小飞剑向前一指,然后绕了几圈。
钛洛合金小飞剑极其锋利,只是刺入面前尽头的石壁,再绕了几绕,便将石壁切了个两米高的椭圆形口子。
方逸辰一招手将其中椭圆形石柱也收走,便见到一个椭圆形的甬道,足有四尺多长。
他迈步走过甬道,便另有通路仍一路盘旋向下,走了四五十丈,到了一处石门。轻轻推开石门,见到里边又是一间石室。
这间石室极大,顶上垂下钟乳,显是天然的石洞。他向前走了几步,突见地下倒着两具骷髅,骷髅身上衣服尚未烂尽,看得出是一男一女。
方逸辰走近两具骷髅,见那女子右手抓着一柄晶光闪亮的匕首,插在自己胸口。他立时想起了圆真的话,知这两具骷髅便是阳顶天夫妇的。
他走到那男子的骷髅先前,见已化成枯骨的手旁摊着一张羊皮。他拾起看时,见一面有毛,一面光滑,并无异状。
他唇边露出微笑,口中喃喃道:“阳教主死得冤啊!这应该便是明教武功的无上心法《乾坤大挪移》了!”
当下他便按照原著的方法,伸出左手食指在自己小飞剑刃上轻轻一碰,便割破一条小小口子,然后将渗出的鲜血涂上手中的羊皮。
那羊皮上慢慢便显现了字迹,第一行是“明教圣火心法:乾坤大挪移”十一个字。
“果然如此,阳教主,你放心吧!我会让徒儿无忌振兴明教的。”
他心中感叹一声,操纵小飞剑在地上挖出一个大坑,将两具骷髅遗骸用念力移了进去。
此时,从阳顶天遗骸中跌落一封信出来,他随手一招便拿在手上,然后使用念力将周边的土石填平大坑。
他想了一想,又削了一长条石块做墓碑,用念力控制小飞剑在上面刻下“明教教主阳顶天及夫人之墓”十二个大字。
做完这一切后,他看向手中的那封信,只见封皮上写着“夫人亲启”四字。
信封年深日久,封皮已霉烂不堪,那四个字也已腐蚀得笔画残缺,但依稀仍可看得出笔致中的英挺之气。那信牢牢封固,火漆印仍然完好。
方逸辰心中暗道:“看来阳夫人未及拆信,便已自杀。”
当下,他便轻轻拆开封皮,抽出一幅极薄的白绫和两页黄纸,只见绫上用墨笔写着一大段文字。
“夫人妆次:夫人自归阳门,日夕郁郁。余粗鄙寡德,无足为欢,甚可歉疚,兹当永别,唯夫人谅之。”
“三十二代衣教主遗命,令余修习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后,率众前赴波斯总教,设法迎回圣火令。”
“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
“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
看到此处,方逸辰对二人有了几分钦佩之意,口中感叹一声自言自语道:
“好样的!都是中华好儿郎!这衣教主和阳教主不肯奉总教之命而降顺元朝,着实是极有血性骨气的好汉子。”
他接着看下去,“今余神功第四层初成,即悉成昆之事,血气翻涌,不克自制,真力将散,行当大归。天也命也,复何如耶?”
读到此处,方逸辰口中喃喃道:“原来阳教主在写这信之时,便已知道他夫人和成昆在秘道私会的事了。”
他略一感慨,便继续看去:
“今余命在旦夕,有负衣教主重托,实为本教罪人。盼夫人持余此亲笔遗书,召聚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护教法王、五行旗使、五散人。”
“颁余遗命曰:‘不论何人重获圣火令者,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于此先前,令谢逊暂摄教主之位,处分本教重务。不服者全教共攻之。’”
见此,方逸辰停了下来,叹息道:
“原来阳教主竟已命金毛狮王谢逊暂摄教主之位。那谢逊文武全才,阳教主死后,他已是明教中第一位人物了,也当得起暂摄教主之位!”
“只可惜阳夫人没看到这信,否则明教之中也不致如此自相残杀,闹得天翻地覆了。”
摇了摇头,他继续往下看去:“乾坤大挪移心法暂由谢逊接掌,日后转奉新教主。”
“得圣火令后,奉行三大令及五小令,光大我教,驱除胡虏,行善去恶,持正除奸,令我明尊圣火普惠天下世人,新教主其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