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生变
冯熙还未进屋,就听见女儿的哭声传来。心下立即不悦,这些下人做事居然这样不上心。
跨步进的门来,却发现抱着阿奴的正是常蓝。
冯熙奇怪问常蓝:“她怎么哭的这样厉害?你身子这样重了,怎么还自己带孩子?姆妈呢?其他人呢?”
常蓝已经有七个月的身孕,身子笨重起来,抱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是十分吃力。
常蓝一面哄着女儿,一面跟冯熙说:“许是午睡魇住了,醒来就一直哭,怎么劝都不好。”
她看冯熙面上有些不悦,赶紧解释:“我刚打发她们去拿阿奴的东西了。而且这孩子之前让我抱惯了,她不让别人抱,姆妈也是实在哄不住才抱过来的。”
冯熙心下了然,缓和了语气:“你就是心软好性,他们可未必承情。冯全友呢,回头我到是要好好问问他,他是怎么管的家,省的我一个没看见,这些个下人就连主子都敢轻慢。”说着,从常蓝怀里接过女儿抱在怀里。
姆妈和丫环拿了手鼓,布偶匆忙从外面进来,看见冯熙俱是赶紧行礼,大气也不敢出。
冯熙和常蓝拿着手鼓,玩偶来哄女儿。
“小阿奴,看小老虎,嗷呜嗷呜。”
“小鼓,咚咚咚。”
可是女儿看了一眼,哭的更厉害了,嘴里直嚷 “不要不要”。
哄了半天无果,俩人都很无奈。
正无计可施,有人来问话,供斋马上开始了,请郎君出去看看。
冯熙无法,只好抱着女儿一起出去了。
冯熙发现一出去朝外走,女儿居然不哭了,她头搁在冯熙的肩头,虽然脸颊上还带着泪珠,却安静的看前面的路,不哭不闹。
冯熙笑笑:“我家小阿奴原来是想去外面,走,爸带你去外面看供斋喽。”
今天外面布施的,是云游的僧人,一切都安排的很妥当。
冯熙出来的时候,许多人都围过来,口中称颂功德。
忽然,有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老僧越众上前,口诵佛号,双手合十,向冯熙问礼。
冯熙抱着女儿,单手向老僧回礼。
正准备离开,却听老僧说道:“请留步,檀越虔诚向佛,供斋布施,功德无量。老僧想请您施舍一样宝物,若肯施舍此宝,不但家宅无患,更能了一切业缘,得证因果,得见如来。”
冯熙笑笑,问道:“法师说的这是何物,竟有如此功德?”
老僧正色:“此物正是檀越怀中所抱。”
冯熙讶然:“这是小女,可不是法师说的什么宝物。”
老僧口诵佛号,方才开口。
“世间事无非是幻,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观此女面相,实有佛缘,待在这红尘之中,反误了心性,恐生祸端。”
“檀越若肯将她舍与我,不但可以消弭灾殃,更能度她早离苦厄。”
冯熙起初还想听听这老僧有何见解,岂知他越说越离谱,想这人怕是魔怔了,不想听他多言,只淡淡说:“如此功德,我无福消受。”
说罢,转身要离开。
谁知这老僧突然发疯,上前扯住冯熙,口中急切说:
“何苦执迷不悟,不舍得这宿世的冤孽。你可知诸法空相,如梦幻泡影,留终究也是留不住的。”
然后直直地看着阿奴哭喊道:“本非红尘中物,何苦留恋此世,何不早入空门,得证自在。”又嚷嚷什么“若不舍得她如空门,除非一世不见外人,否则不单祸及父母,而且恐怕自己也是早夭之相,难活过及笄之年啊!”
冯熙被他扯住,又听他说不到一半,只觉越来越不像话,勃然大怒,对左右说:“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将这疯子打出去!”
左右仆从赶紧上来将人反手制止住,拖拽出去,这老僧还一边走一边嚷叫。
阿奴开始时趴在父亲怀里张望,等到老僧上来扯冯熙的时候,可能被吓到了,一下子哭了起来。
冯熙本来高兴抱女儿出来,不想发生了这样的事,心里又扫兴又窝火。
好容易不哭的女儿还要重新哄。
回到后院,将刚发生的一切跟常蓝说,两人都骂晦气,碰到这么个疯子。
左右有人说这人恐怕是个人牙子,看小娘子生的好,意欲拐骗,有地方就有这样的事。不过这人胆子也忒大了,竟然敢来他们府上行骗,刚刚合该打死。
常蓝忙劝说算了,只是个疯和尚的疯话罢了,以后注意就是了,何必造杀孽?这事才就此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