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书名:祂们的骗局 作者:发花奶 本章字数:4651字 发布时间:2023-05-23

第三十四章(1)


关键人计划既是对梅耶关于世保局的整个操弄计划的指代,顾名思义就是要让那位至关重要的人,即那名身家清白的人,作为差异党的追随者顺利接手世保局;这个代号也在计划的开展中用作诱导共同党按照差异党设计的路线行事的诱饵。

对于关键人计划的第一阶段——创造身家清白的人来说,有三大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决定了它能否在完整计划中达至恰如其分的效果。第一,那名作为身家清白的关键人的人选必须经由认知吻合的准则筛选而明确诞生。第二,世保局在共同党为了自保而设计的保密原则下已经达至成熟运作,世保局与这套原则已经达至完美磨合,世保局借此能在任何处境的各方视点中获得合理的自处。这种运作状态颇为关键,对于共同党来说,它确保了自己的秘密不会经由世保局泄露给现实世界,对于差异党来说,它确保了共同党将会由此成为自身的双面间谍。第三,差异党以骗局组织的面貌,通过长年累月的活动势头,向共同党呈现出了极为模糊的景象,这种景象将为共同党对于差异党的心理势能储积足够张力,一来,共同党会在迷雾中愈加地谨慎行事,二来,他们也会对抓住关键线索向对方实施一举击破充满渴求。

时间推进至亚伦6岁那年,三大因素的酝酿终于达到成熟状态,差异党开始展开行动。

差异党人预先通过资料筛查确立了后来充当片场爆炸案案发地点的场地,这是一个正待转手的工厂园区,属于一位中国女商人。这位女商人的丈夫是一名苏联科学家,即将随丈夫移居苏联的她正为自己的园区寻找合适的买家。而她那位苏联丈夫作为共同党人的身份则正好为差异党所用。

差异党人把一套经过他们精密封装的诱饵信息绕过世保局向共同党直接发放,共同党人透过这些信息会自行解读出如下线索:差异党正在进行一个代号为关键人计划的复兴计划,它的实行会通过一个与电影有关的商业项目作掩护,对于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共同党无从得知,只知道它的顺利进行可能为差异党的复兴带来重大推进,而这个电影项目的几位明面上的发起人,不管是否差异党的追随者,都将会对差异党的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线索截止于此,共同党意识到这个计划对于差异党来说有可能成为如中苏交恶那样的转折时刻,任由它发生的后果很可能会是差异党的重新坐大,所以共同党人作出了决定,他们要谋害那些项目发起人。

就这样,共同党人通过自己的联想,顺理成章地促成了那位以间接方式隶属自己阵营的女商人与那帮电影人的交易,然后通过在他们项目的揭幕仪式上对电路装置暗下手脚,让他们的性命和差异党的理想前程全部葬送于爆炸当中。

为了避免世保局因被案件引起注意而开启自主调查,继而触及任何与共同党相关的蛛丝马迹,他们率先限定了世保局在相关调查中的走向。共同党以上头政府的名义向世保局授予了一个号称是基于国家情报信息的调查任务,借此来主动推动世保局与案件的接触。

他们原本的设想是这样的,他们首先为原始情报打上模糊性质,然后借此为由要求世保局的局长基于保密优先条例的准则把任务设为最小规模的试探性行动。为了进一步降低潜在风险,在获得实质进展之前关于该任务的信息甚至要对世保局内部的一切无关人员实施保密。这样一来,世保局与案件的接触被预先限定在了最低程度,他们的介入并不会对共同党的谋害计划产生多大的干涉作用。当案发过后,由于世保局成员涉足了一个可能与敌人相关、却产生完全超乎他们意料的效果的事发经过,共同党便可借原始情报的模糊性质在事态中催生出的不确定性为世保局制造危机处境,继而引导世保局以自保为考虑切断与案件的接触。而对于那些原本有可能在这次任务中获得的调查进展,则会被打上失败烙印,共同党就此得以全身而退。随后,他们便把重新回到女商人手上的园区迅速转卖,以全新上马的项目建设覆盖旧有规划,为一切世保局在日后可能因各种理由而重启的相关调查实行毁尸灭迹。

于是,在实际的事态中,世保局的具体行动任务就以那位老局长的个人名义落到了法兰和奇勒头上。在事发之前,差异党人在园区里对那些被共同党人实施的手脚再做手脚,然后在案发当晚联同他们藏身于世保局内部的两位同僚,为共同党上演了一幕仿如电影特技般的爆炸戏码。

好戏落幕,在共同党的视点中,虽然因法兰意料之外的去世致使美中不足,但他们依然对这出他们误以为自编自导的戏剧衷心买账。正是这点在共同党看来微不足道的代价,却是敌人针对他们的致胜筹码。

法兰的死在世保局内部掀起了一阵波澜,为了平息世保局的自身动荡,共同党必须让那位老局长充当替罪羊背上一切责任,于是局长职位顺利落到奇勒手上。同时,由于法兰的死使得世保局在案件当中留下了远远超出共同党原本预期的痕迹,所以共同党必须更加彻底地否定原始情报的有效性,以单向的行政权力完全隔绝世保局与案件的后续接触,一来是要确保阻断敌人对世保局的反向追踪,二来是要确保损失了一名要员的世保局依然能高举为大局着想的信条保持置身事外。顺便一说,在共同党这种半带狗急跳墙性质的决策心态中,他们也一并向法兰授予了忠诚头衔,于是和奇勒顺利获得局长职位一样,身家清白的认证也顺利落到了亚伦头上。而否定原始情报这一在共同党看来颇为合理的举动,其真正合理之处却是成就了推动差异党展开后续发展的逻辑理据。

当日后一切尘埃落定以后共同党将被展示如下景象:当初,作为局长的奇勒被上头政府推翻原始情报有效性的做法激起了他那著名的逻辑困惑,加上作为他的亲密战友的法兰的死使他无法无视这种巨大困惑的存在,于是当风声渐退,奇勒便开始了他的个人表演时间,由此引发了后续一连串的事态发展。

其实,对于后续发展的顺利诞生还有一个颇为关键的逻辑节点,就是经由老张向奇勒泄露的苏联身影。作为案发园区的接手人,老张同样经过差异党的暗中筛选。在差异党的操弄下,老张在片场爆炸案案发以后,带着一个急于上马的商业项目,恰如其分地成为了共同党眼中接手园区的最佳对象,所以共同党也通过自己的操弄促成了女商人与老张的接触。而差异党人则巧妙地利用那位女商人对于自己丈夫的真实事业完全被蒙在鼓里的特质,把买卖双方的交往导演成了后来由老张亲自向刘干部透露的模样。

饰演的角色从刘干部转换回世保局局长以后,奇勒入木三分地上演了往后的情节。而这些触及部分共同党历史的情节发展,将会经由共同党回顾过往决策后所得出的定性为自我失误的理解,得以在他们的视点中全部合理化。

根据后来的世保局官方记录所记载,奇勒的第一阶段个人表演时间结束于苏联的身影进入他的视线,对于差异党来说,这也代表了第一阶段的关键人计划顺利完成。随后,差异党的计划就以奇勒个人调查的面貌陷入了短暂的停顿状态,他们在静待下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机。直到1991年,一个在差异党看来属于情理之中的历史转折终于以他们意料之外的形式上演。

在斯大林的告密里,关于共同党计划研发的秘密武器的部分中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截止至斯大林人生的最后时光,这个武器依然处在构想阶段,斯大林本人缺乏科学知识,所以即使他亲自接触到关于这件武器的设计概念和底层理论他也是一头雾水,他只能把能获取到的文件全数交给梅耶,但他依然向梅耶传递了自己的一个推断,他认为共同党很可能想要借助美国的力量为他们研发这件武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站在斯大林的角度来看,苏联这个政治实体是无法确保将会在当中受到怎样的影响的,所以他认为不但是共产党人,甚至连苏联的政体本身都只是共同党的踏脚石,他们甚至有可能早已把苏联的命运设定在了对这块踏脚石最不堪设想的用途上。而这个推断则因此成为了推动斯大林向梅耶告密的原始动机。

1957年的伴侣号卫星率先应验了斯大林的初步预见,随后,当那件武器的雏形在1969年诞生,差异党人已经基本认可了斯大林的推断所指示的方向。苏联对于共同党来说或许真的只是一块踏板,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旧有的政治实体的惨痛消亡,他们或许已经学懂了要借助于更多不同层面的力量。但对于共同党的具体计划差异党人依然一无所知,或许共同党人也在摸索着利用历史的变数为自己创造出有利时机。

最终,斯大林的预言在1991年全面实现,那一年,苏联解体。但差异党人却是在一段时间过后,结合对苏联解体较早以前的一件事情后知后觉的感悟,才终于明白了共同党的真正策略。

根据后续的历史发展作回顾总结,可以把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交接点,定为共同党的秘密武器的成熟模型诞生的时刻,而对于那些完全领悟这件武器所具备的威力、同时也了解共同党的秘密的人来说,苏联解体作为紧随其后的战略部署,已经揭示了共同党的计划是想推动美国率先登上统治世界的权力宝座。这一看似颠覆传统敌我斗争观念的举措实质对于共同党来说有着深刻意义,因为在他们长久以来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的进程当中,他们所追求的权力宝座其实从未真正诞生,但如今的战略却有可能使得这一千万年来只可能归属上帝的事物降临人间,从此他们寻之有物。

虽然共同党的未来策略已经在差异党人的视线中昭然若见,但差异党人被苏联解体所引起的初始困惑依然保留了残存部分,他们的疑问是,当统治世界的权力宝座如期所望诞生在美国手上,共同党人打算怎样把它抢到自己手上?答案的端倪需要等到2000年才开始展露,那个著名的阴谋论网站在这年诞生。

但对于差异党自身计划的进展来说,真正的突破性节点发生在1993年。在共同党看来,当年片场爆炸案的一点节外生枝,导致了世保局对差异党的追踪陷入停顿,他们原本以为将为敌人送上致命打击的计划却阴差阳错地让敌人获得了喘息机会。时间拖至进入90年代,差异党已经有了壮大的迹象,他们的踪影因越发模糊而显得无处不在,世保局仿佛陷入了对其捕风捉影的状态。共同党迫切地想要扭转自己的这种颓势,毕竟在他们原有的构想中,撇除研发秘密武器所面对的客观条件限制,对付差异党的计划之所以先行一步,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与美国的更为重磅的对抗中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

到了1993年,刚刚把针对美国的计划付诸实施的共同党正值意气风发,他们决定借助形势大好的气势,在针对差异党的部署中再下一城,务求向他们发出终局性的打击。于是,共同党通过一个号称由前苏联遗留下来、属于希特勒本人的头骨残骸再次操弄起他们对希特勒之死的口吻,使得世人对希特勒的最终命运和纳粹党的秘密复兴计划的猜想变得活跃。有了世人的这些心理因素,共同党就能为他们针对差异党的一切升级行动制造绝佳的防守性谎言。

但随即共同党又陷入了对差异党的观望状态,要等到2000年希特勒的头骨才迎来了公开展出,而在针对美国的计划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卡米洛特工程网站也在同年诞生。经过对后续事态发展的一番追踪观察,差异党认为这两件事情纯属独立事件,背后并无从属性质的关联,但它们在发生时间上的巧合其实也可看作是共同党的一种顺势而为。首先,所谓的希特勒头骨将会以反证据的形式加大世人对希特勒之死的猜疑,在经历长久以来对原有说辞的压倒性信奉以后,这种猜疑将会大到人们以矫枉过正的心态在内心坐实希特勒逃走论的成立。而在阴谋论思维的滋养下,这个观点将经由人们涌动的揭秘思潮转化为无处不在的模糊信号,而共同党针对差异党的行动将在这片迷雾中得到极佳的掩护。事实上,当2009年的事情过后,有一个颇受欢迎的美国电视频道就以希特勒头骨的证伪来作基础理据,然后借助满世界搜集而来的模糊线索,足足做了几季关于希特勒真实下落的探秘节目。

差异党的剧情创作从头骨的展出开始延续,他们以贝兰托尼的狂热研究心态去契合共同党在头骨事件中的必然诉求,一步一步地诱导着事情往他们的剧本所需要的方向发展。终于,推动第二阶段关键人计划,即创造共同党的视线真空期,的情节拐点在2009年到来,往后,这个最初由梅耶开始动笔的剧本便进入了结局阶段。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祂们的骗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