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四十一
书名:打工 作者:锲而不舍 本章字数:3378字 发布时间:2023-05-20

第五编

四十一

《老子》第五十八章云:福之祸兮所倚,祸之福兮所伏,祸福相依意思是祸患的旁边总有福相倚,福的旁边总潜伏着祸患。这句话说明了福祸相依的道理,辩证地说明了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道理。

很多古典的说法,虽说没有扎实的科学依据,但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他们是从实践中总结来的朴素真理。2007年初,孔中庸就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春节回老家,虽然依旧是高朋满座,欢声笑语,特别是余贤的女儿第一次回老家,更是增加了很多乐趣。余贤女儿快3岁了,刚一落地,余贤夫妇就主动给女儿取名“孔豫北”,令孔中庸父子非常感动。本来,孔中庸就打算让夫妻俩给孩子起名,姓什么无所谓,而夫妻俩很懂事,主动让女儿姓“孔”。关于名字,还解释:

“名字随姐姐的孩子的豫字,再说,豫北是你们,也是我们共同的老家。听起来不像女孩子的名字,叫惯了就像了。”

孔豫北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追着一头猪好奇地跑了一道街,引得全街的人哈哈大笑。和孔豫鲁闹“矛盾”,争玩具,骂孔豫鲁是“帝国主义”,逗得一家前仰后合。

在嬉闹的节日气氛中,孔中庸隐隐约约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也说不清为什么。和以前一样,他又在老家的土地上转悠了两次,从前从大地上总能得到奋斗的能量和动力,而今年,好像要告别似的。在和二妞出事的蔬菜塑料大棚里,温暖如春,一位驻守的老人还摘了两颗鲜嫩的黄瓜让他吃。孔中庸很惊奇:“这个季节也有黄瓜?”老人笑着回答:“有,有,我们这是大棚,恒温的,一年四季的蔬菜都可种植。”老人认得孔中庸,还一个劲客气:“你是大老板了,我儿子、媳妇都在你那里打工,一年不少挣呢。”说着,还给孔中庸搬过一个小凳子。孔中庸坐下,问:“这里从前不是瓜田吗?大棚也能种瓜,怎么改种蔬菜了?”老人有些尴尬,呐呐地说:“你可能都不记得我了,当年你在这里出事,我还捉过你呢。后来,有人胡扯那事不吉利,影响瓜果和作物生长,就不种瓜了。”孔中庸记起来,那时没有电灯,几只手电筒,让人看不清楚,更记不住人。

这是孔中庸最后一次说起那件风流韵事。算回忆,也算作别,总之,一股心酸的滋味重上心头。这是在禹王区二妞的墓碑前没有出现过。他谢绝老人的挽留,匆匆走回家去。

果然节后一上班,“麻烦”就不期而至。

陇海铁路要实行电气化,需要扩大路基,太行集团沿线的煤场要拆迁。孔中庸一直租用,租金近年来提高了很多,但作为集团煤炭的铁路运输越来越重要了。并且不光运煤,还成为贮藏、运输农副产品的基地,建了两座冷库专门贮藏大蒜等,集团运输公司已经发展到近百辆各式车辆,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他也几次动念头,要买下来,但军产,只租不卖。后来军队不准经商,划归地方,但属铁路局管理,也不同意卖。因此,他找人协调,并跑到省军区,愿意再提高两倍租金,但国家的大工程,最终谁都不敢表态。提起那位原来管后勤的干事,军区领导说:“大贪污犯,在老家造将军府,已经被枪毙了。”其实,就是孔中庸买下来,也免不了被拆迁的命运。孔中庸无可奈何了。拆迁的第一个月,集团的煤炭销量下降一千多万元,还有不断下滑的趋势,而煤炭一直是集团的“重头戏”。其他的业务更是没有踪影。

更严重的事还在后头,太行的景区被查封了!

景区被查封源于楚华被“双规”,楚华被“双规”是因为他支持的黑社会性质的团伙打死了人,还是一名外商。

余贤了解内幕,孔中庸就是听他说的。禹王区一个繁华地段有一家歌舞厅要出售,几家竞争,最后一名福建的外商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捷足先登。有一伙楚华支持的流氓无懒就一直到歌舞厅寻衅滋事,外商几次报警,楚华只是敷衍了事。最后一次,这批流氓无懒竟要大白天拉走两位“小姐”,外商阻拦,竟被打死。外商当然也不是善茬,家属就告到省里。省里正在大力招商引资,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省长批示:严肃查处,杀一儆百!调查组迅速进驻,楚华不久就被“双规”。

听到这个消息,孔中庸开始还有点紧张,自己毕竟和楚华有过金钱来往。但主要调查、追究楚华当“保护伞”的问题,估计楚华不会主动交代金钱往来,故意扩大自己的罪名。况且,和他有金钱往来的,决不止孔中庸一个人。对楚华的“保护伞”问题,孔中庸心知肚明,从强买鲁山兄弟的矿井时,楚华就出过手,后来又帮了多次忙。特别是余贤在景区办“野妹子”娱乐中心,楚华出主意,想办法,提供保护,应该是“居功至伟”。孔中庸清楚,楚华出手的事帮忙的不止自己一人,当地黑道上私下都叫他“大哥”。当然,楚华也得到很多“实惠”。这些和太行集团相关的活动,孔中庸本身都没有直接参与,并都叮嘱“别出大事”,原则就是别闹出人命。也确实没有出过人命观天的大事。所以,孔中庸还不大担心“引火烧身”。余贤开始也有相似的想法。

孔中庸和余贤没有料到,此事不久就“烧”到了自身。

一个公安局长被查,调查组很快发现,禹王区嫖娼卖淫泛滥,决定展开一次声势浩大的“扫黄行动”。以前也搞过多次,但孔中庸和余贤通过公安局的内线,事先都得知消息,加上楚华的“保护”,“野妹子”都安然无事。这次不行了,省公安厅调集2000多名外地警察异地办案,“野妹子”首当其冲被查。

“野妹子”首当其冲被查也是情理之中。近几年,由于豫北林县(今林州市)等地也发现了钟乳石,有的规模比太行的大多了,所以,游客分流严重,景区景点收入已经不比以前了。但余贤“另辟蹊径”,充分利用景区的名声,把太行酒店等资源纳入,把“野妹子”办成了当地第一的娱乐中心,洗、唱、住、玩等一条龙。两年前,余贤和几个警察朋友跑到泰国,引进了“泰式洗浴”。孔中庸并不陌生,看看,还像那么回事,最后也没正式表态,考虑到整个景区的收益,算是默许了,只是叮嘱余贤“别太过”。但“野妹子”还是“过”了,名声越来越大,一到周末,泉水市,甚至周边地市的不少人来此“逍遥”,“野妹子”的营业额接近钟乳石的门票了。

“野妹子”被查,后果是严重的。太行集团作为投资方,被罚款200万元。孔中庸负有领导责任,被点名通报批评,“被迫”辞去了政协委员、会长等社会兼职。关键是面子上台过不去,好多单位和个人都不买太行集团的面子了。最近几次工程招标,太行“煮熟的鸭子都飞了”。太行景区被查封一年,进行彻底整改。尤其是余贤,被抓了进去,接受调查,据说要以“容留他人卖淫嫖娼罪”起诉。

一家人陷入紧张中,景区被封,余贤的媳妇承包的荒地也干不成了,哭天抹泪,一家人大气不敢出。孔中庸慌了,厚着脸皮东奔西走,花钱许愿,连2008年的春节都没顾得上回老家去。对多人表示:

“只要人能出来,花多少钱,这么着都行。”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折腾,2008年中秋节前,找了个替罪羊——景区名义上负责娱乐中心的副总经理,余贤终于出来了。

但替罪羊不白替,实际就是余贤亲自负责的。集团开双倍薪水,还答应尽快弄出来。

但孔中庸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自己可能要出事了!因为反腐风暴越吹越猛,他熟悉的徐市长和梁大光已经先后“进去”了。

中秋节,月光惨淡,余慧也回来了。今年暑假没回,而是孔豫鲁到法国去了。就是准备趁中秋节回来,祝贺父亲六十大寿的。

《论语.论证》云:六十耳顺。孔中庸这个六十大寿却不顺,心中老是忐忑不安。孔复礼夫妇带着保姆两天前就开始在家里准备寿宴,太行的连骨脊肉、北边寨的豆腐、老家的“道口烧鸡”等应有尽有。孔中庸劝年迈的父亲:

“吃顿饭算了,别忙活了。六十不也就是一年嘛。”

孔复礼说:

“冲冲喜,百事不愁。”

但孔中庸还是愁思百结,在余慧姐弟敬酒时,还是心事重重。孔豫鲁和孔豫北也像模像样的学大人敬酒,还说着吉祥话:“祝爷爷长命百岁。”孔中庸才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

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余贤答应着去开门。孔中庸原想是集团的人。近些天,集团不少人为孔中庸的六十大寿操心,忙着准备寿宴,心绪不佳的孔中庸都一一谢绝了。

门突然被推开了,一阵风吹过来,孔中庸一身凉意,正要发作。几个穿便衣的来到跟前,自我介绍是“办案人员”,一位办案人员掏出一张逮捕证,孔中庸看到上面有检察院鲜红的大印,一本严肃的说:“对不起,孔董事长,今天下午在你办公室一直等,没见到你,经领导批准,只好来你家了。签字吧,你被逮捕了,请跟我们走吧。”

不知怎么的,孔中庸的心里反倒踏实了,可能预感变成了现实的原因。他站起身,在逮捕证上一笔一划的写下:“孔中庸”三个字。全家人一时都呆住了,孔豫鲁和孔豫北也停止了嬉闹。孔中庸回头看了全家人一眼,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余慧身上,说:

“回来吧,女儿,看好太行集团。有空去看看你的两位母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打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