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一九三零年三月十八日,党中央在给鄂豫皖边特委并转红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师党委及全体同志的信中要求,把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编为红一军。
四月,鄂豫皖边特委组建了红一军军部。军长许继慎,政委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参谋主任朱亚伦,政治部主任熊受暄。红三十一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一师,师长由徐向前兼任,政委戴克敏。随后,前委留第一师在鄂东地区游击,军部东进商南、皖西,于南溪将红三十二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二师。师长漆德伟,政治委员王培吾。
从三十二师抽调两个团与三十三师合编为红一军第三师。师长周维炯,政治委员姜镜堂。另外,以三十二师一部与部分游击队合编成红一军独立旅,旅长廖业祺。全军三个师一个旅共二千一百余人。红一军的组成,标志着鄂豫皖边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鄂豫皖边的革命力量在迅速壮大,国民政府万分恐慌。三零年十一月,在蒋志清的督促下,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制定了对鄂豫皖边的大规模“围剿”计划。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
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的“围剿”计划
(一九三○年十一月五日)
“总部于十一月五日决定:为肃清豫皖鄂边区匪共,计划如下:
一、第三十师吉鸿昌部由淮阳经项城至潢川,一部至商城,新二十五师戴民权部由潢川经孙铁铺至罗山,各限十一月九日到达集中地,十五日开始协剿光、罗匪共。
二、第三十一师张印相部,由周口经息县、光山至黄安宋埠,限十一月 十二日到达集中地,接二十六师防务,十五日开始包剿麻、黄匪共。
三、第二十六师郭汝栋部在黄、麻之一部,遗防由三十一师接替后,限 十一月十四日到达薪水蕲春附近,接十三师之防,十八日开始进剿黄梅、广济匪共。
四、四十六师一部、由阜阳、六安、太湖,限十一月十日前到达宿松,即在皖边防堵黄梅窜匪。
五、新五旅潘善斋部,在英山原地,十一月十五日进至罗田与黄、麻张师、广济郭师协同扼要防堵各匪东窜。”
第二天,南京又给鄂豫皖边区绥靖督办李呜钟发报,对剿匪事宜作指示。电报如下:
一九三○年十一月六日南京专电:
“湘鄂赣三省剿匪军因各部队配备及他种计划略有变更,再绥两、三日开始总攻。”
七日南京专电:
“何成濬以赣省为匪共巢穴,派张辉瓒、谭道源、熊式辉、蔡廷楷、蒋光鼐、邓英、许克祥、公秉藩、罗霖、彭启彪等十师兵力,先肃清赣匪,然后循序扑灭湘、鄂匪共。”
三十日汉口专电:
“行营令徐源泉、夏斗寅两部负责肃清黄、麻匪共。夏部两团驻尹家河、桃花镇;徐部韩旅驻宋埠,向黄安进剿,暂由夏部旅长卢本棠驻宋埠指挥。黄梅、广济残匪亦由夏师三十七旅进剿中。”
十一月七日,总指挥陈调元给安徽四十六师发报:
“豫鄂皖剿匪计划,皖省四十六师一部,经阜阳、六安、太湖在皖边防堵黄梅窜匪,遵令改派五十七师饬驻防潜、太之王旅担任。”
国民党武汉行营调集六个师又一个旅的兵力,在鄂豫皖边区绥靖督办李呜钟指挥下,组织对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红一军还不知道国军的围剿意图,正由河南罗山地区南下,准备向长江沿岸发展,打通与蕲(春)、黄(梅)、广(济)苏区红军第十五军的联系。十一月中旬,红一军进攻湖北姚家集、黄安,未克。下旬,奔袭谢店、新洲,歼国民党军第十三师一个营和第二十六师第二混成旅。其后,红一军转兵但店休整。红一军的作战行动,打乱了国军的围剿部署。
国军范熙绩的四十六师进攻六安、霍山,受到红一军阻击。
十二月初,国军调集兵力,准备于新洲地区夹击红军。但红一军已东进皖西,国军夹击红军的计划落空。十二上旬,国军兵力增至八个师又三个旅近十万人,对鄂豫皖苏区大举进攻。这时,国军已进占皖西地区的主要城镇,其进攻的重点置于鄂豫边地区。至十二月十二日,国军第四十四师先后进占黄安、河口镇。
面对国军的疯狂进攻,以曾中生为书记兼主席的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和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约有三百余支枪的地方武装和约二万人的红色补充军,以广泛的游击行动,牵制、袭扰、打击国军。此时,原在蕲、黄、广苏区的红十五军经皖西、豫南转战至黄安、麻城地区,随即投入反围剿作战。十六日,红十五军攻占河口镇,歼国军一部。接着在七里坪对国军第三十、第三十一师实施阻击,予其一定杀伤后,转向外线作战,而红军地方武装则继续在内线袭扰国军。同时,红一军在皖西发起攻势,
十二月中旬,在金家寨、苏家埠、韩摆渡等地歼国军第四十六师三个营,并一度兵围六安、霍山,收复皖西苏区大部失地。国军急忙增兵皖西,企图合围红一军。三十日,红一军向进至东西香火岭的国军第四十六师及警备第二旅发起攻击,歼其三个团,同时击溃其进至麻埠的三个团。
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红一军主力西返豫南。一月十四日,在商城以东之四姑墩地区,歼国军第三十师一个团。进犯鄂豫边的国军在苏区军民坚壁清野和游击战的袭扰下陷入困境,又知道红一军主力西返,于是纷纷向城镇据点收缩。
下面是国军方面的一部分战报选登。
“本年一月,各军奉令进剿,范熙绩师驻霍山之刘旅向流波进攻,驻六安之施旅向麻埠进攻,其某旅一团,雇用民夫多人,不意均系共军乔装,行至土地岭地方,变而为共,该团以事出意外,损失甚巨。吉军人商城,但未悉共情,当进攻金家寨时,共以一部应战,一部绕攻商城后方,该军当命任团折回,中途亦几为共所乘。共旋集合各路,南犯驻麻之十三师,激战两昼夜,进入光山,再向西挺进。
军嗣新五旅由英山西界岭攻至流波附近之烂石河,被共军绕攻后方燕子河,该旅折回,腹背受敌,因以受损。二月间由霍、商来之共军经罗田之僧塔寺,人英属之土门坛,新五旅第三团失利而退,共军跟踪追人英山县城,该团损枪约千支,团长殉焉。共军驻城一夜,复退回英、霍交界处。”
新五旅被红四军击溃的战报
“三月九日,匪约六千人,枪约三千枝,机关枪多,进犯英山县,潘善斋旅与匪战于英山北端军师岭,亘两昼夜,左翼第三团为匪所围,数次突围,损失逾半,十一日撤至大小岭、长岭冈固守。第五十七师宋润田旅之机关枪排随潘善斋旅长退至圻水,第二团迟至太湖者颇众,英山县城突为匪陷。第五十七师之刘坤营居潘旅右翼,潘旅既退,晚亦撤至玉珠畈。第五十七师旅长宋润田闻警,妈令张汉全团星夜进至龙湾,刘槐青营刘坤营于其夜至龙湾归还建制,协力防堵。”
“十三日,总指挥陈调元令岳师之间团自安庆至太湖归旅长宋润田指挥,协力布防。旅长潘善斋报告英山失利之事迹于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濬云:英山之失利,实潜匪过众,虚实匪尽了然;第一团第三营及特 务营由团附董绍周率之剿匪于圻春县城,未能集结兵力;又以第三团团长潘守三阵亡,士气为馁。及第一团第三营既击溃白水皈刘公河之匪,十二日午 调至圻水东境布防于大小岭堵隘,由英山撤回之部队则集中蔡家河以资整顿,圻水渐宁,圻春之匪复张,将先进剿圻春免为牵制。武汉主任何成溶遂令武穴李友兰旅抽调一团增剿,旅长潘善斋速整顿所部,相机进剿。”
在近二个月的战斗中,红一军和地方武装共歼国军四个团又四个营,击溃其四个团又一个营,毙伤俘五千余人,缴枪近三千支,打破了国军的第一次围剿,收复和巩固了鄂豫皖苏区。
一九三一年一月中旬,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商城南部长竹园会合后,随即将两军合编,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山,参谋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骏。原红一军第一师与红十五军第一团合编为第十师,师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副师长刘英;原红一军第二师与红十五军第三团合编为第十一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副师长周维炯。全军共约一万二千五百余人。
四月,由鄂豫皖苏区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和鄂东警卫第二团合编为第十二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周维炯升任十一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