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里看见有个金人,头顶上有一道白光,环绕飞行,突然升上空中向西飞去。
第二天,他向大臣们描述了这个梦境,许多大臣都不知道那个头顶发光的金人是谁。
有一位博士傅毅说:“天竺有一个神明叫佛。”
“陛下梦见的金人准是天竺的佛。”
傅毅所说的天竺,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的地方。
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原是一位王子。
传说他在29岁那年,抛弃了王室的舒适生活,出家修行。
后来创立了一门宗教,称为佛教。
释迦牟尼到处传播佛教的教义。
他传教40多年,收了不少信徒,大家都尊称他为“佛陀”。
他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生前的学说记载下来,编成了经书,即是佛经。
傅毅的这番话,引起了汉明帝的好奇心。
于是,汉明帝派蔡愔、秦景两名官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
蔡愔和秦景经过漫长的行程,终于到达天竺国。
天竺人听说中国派使者前来求佛经,都表示热烈欢迎。
天竺有两位沙门,一个叫报摩腾,一个叫竺法兰,他们向蔡愔和秦景传授了一些佛教教义。
蔡愔、秦景邀请报摩腾和竺法兰,前往中国。
公元67年,蔡愔和秦景带着两位沙门,用白马驮着一尊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经过西域,回到了洛阳。
汉明帝并不了解佛经,也不清楚佛教的教义,但他对送经的两位沙门非常尊敬。
第二年,他下令按照天竺的样式在洛阳城西建造了一座佛寺,还将送经的白马供养在那里,这座寺庙就叫“白马寺”。
汉明帝不懂佛经,王公大臣也不相信佛教,所以前去白马寺烧香的人并不多。
只有楚王刘英十分重视,派使者到洛阳,请教两位沙门。
两位沙门就画了一尊佛像,抄了一章佛经交给他们。
使者带着佛像和经书返回楚王的封国,楚王刘英果然在宫中供奉佛像,早晚礼拜。
楚王刘英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借着信佛的名义,结交了一批方士,还利用各种迷信手段欺骗他人。
公元70年,有人向汉明帝告发楚王刘英纠集党徒,自设官员,企图造反。
汉明帝派人进行调查,查明刘英确实有反叛行为,于是剥夺了他的爵位,并将他流放到丹阳。
刘英到达丹阳后,自觉罪行重大,便自杀身亡。
汉明帝还派人专门调查与刘英有往来的人。
刘英曾将与他有交往的全国知名人士,编入一本册子中。
这本名册被搜查出来后,官府按照册子上的名字逐个逮捕,造成受牵连的人众多。
经过一年多的折腾,逼死了不少人。
后来,有位大臣劝说汉明帝,认为被逮捕的大部分人都是冤枉的。
汉明帝亲自进行调查后发现,洛阳监狱关押着一千多个无辜之人。
因此他下了一道诏书,将他们全部赦免。
汉明帝虽然派人去“求经书、取佛像”,但他本人并不相信佛教,反而宣扬儒家学说。
他甚至亲自去太学讲经。
据说每一次讲经,观看的人数,竟然多达十万人。
自从汉明帝开始,佛教进入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教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