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独山皋城暴动和霍山西镇暴动为代表的皖西大暴动从打响第一枪起,就遭到了国军的重兵围剿。反动统治者们处心积虑地妄图把皖西革命扼杀在襁褓之中。起义军在反动派的重兵围剿下,遭到严重的挫伤,胜利的成果几乎丧失殆尽。
残酷的现实使暴动的领导者们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光有群众性的武装,不能适应新的斗争形势。要保卫和发展暴动成果,必须在群众武装的基础上,建立主力红军。”皋城中心县委在总结皖西起义经验教训的同时,根据鄂东北、豫东南苏区建立主力红军的成功经验,决定组建正规红军。
一九三零年一月二十日,根据中心县委的指示,皋城和霍山两县游击队会师流波撞。各游击队党、团负责人列席参加由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亲自主持的中心县委常委会。会议认真总结了皖西大暴动的经验教训,指出“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除了武装抵抗,别无出路”,“没有一支强大的正规武装,就不能取得和巩固革命的胜利。”会议决定由舒传贤亲自负责,把皋城霍山两县游击队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
同一天,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在流波成立。西镇游击队编为一○七团,团长徐育三。东、北、南三乡赤卫队和六安三区赤卫队合编为一○六团,团长冯小田。
这支在战火中诞生的年轻的工农武装,又在战火中成长、壮大。为了给反动派以重大打击,以壮大工农红军的声威,并扩大武装力量,新组建的红三十三师决定攻打霍山县城。之所以把攻打霍山作为第一仗,是因为霍山统治阶级武力比较弱,而且有较好的基础,霍山自卫队还有一百五十枝枪。
为了打好这一仗,中心县委要求霍山县委组织东北乡赤卫队割断霍山通往皋城的电话线,切断敌人的联系,并在皋城与霍山之间的要道上阻截霍山城内向北败逃的守敌。
三零年二月一日夜,红三十三师在霍山县各区赤卫队两千余人的配合下,一举攻占了霍山县城,放出在押人犯五十多名,赶跑了县长甘达用。这是工农红军在安徽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让我们来看看安徽霍山县第四区区长何治明向国民政府蒋主席关于霍山暴动的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报告关于刘仁辅等在霍西组织苏维埃政府情形代电 快邮代电:
国民政府蒋主席勋鉴:霍山西南六十余保惨于上年十一月皓日,被县党指委兼初中党义教员伍淑和既共派分子徐育三、汪维裕、卫行邠、刘仁辅、王胜策、周远大、胡昌槐、王胜楷、潘少岳、李光华、戚大怀、王样锡、程保祯等联络,拿未获之邦匪黄本心、高天陈,勾引豫商丁家埠股匪,号称共产红军突人西镇,围劫自卫枪枝乘机集合,设苏维埃政府于燕子河学校,以刘仁辅为总司令,徐育三为总指挥,旋于各保成立赤卫队,沿乡逼入。
该党掳焚杀无恶不为,西南两区竟成陆海丰之惨状,江无两电迫叩钧座,迅派重兵驰剿,各在案嗣奉军部代电内开据情己分电石韩两主席及驻六陈旅长会剿矣,讵时值石部溃变、陈旅防范六东未克西剿,韩师迄无兵到,共匪肆毒日深,人民死亡枕芝,地方尽成焦土,遗黎请命若大旱之望云霓。
该匪近复结连商境丁家埠匪众进窥霍城,而驻霍陈旅,姚营忽于本月寒日,悉数调六,人心更为慌乱,城防益见孤危,区长负一区之责,目击情形,镇民既受重灾,县民又危在旦夕,苟敢退避不言,遂奔省府位请设法救济,迄无指示,惶惊莫名,刻见霍民扶老携幼赴省避难者络绎不绝,皆云匪势浩大,霍城难保。且潜山享堂河、汤池一带之恶化分子受其联合,日贴标语,夜行抢劫、舒桐一路非得商团保护不克通行,现霍民己避无避处,逃无逃路也。
查共匪荼毒六西及霍西南等区已越两月,惨不忍言,县府、省府均束手无策,坐视全霍沦亡。区长职小权轻,何敢多渎,惟念吾霍数十万生灵,陷于水火,原属定数,但小丑蔓延贻党国之羞,是以不揣冒昧再行泣叩钧座,迅赐电令皖、豫、 鄂三省驻兵督各县民团,克日会剿,以靖匪患至根本铲除,拟恳转咨中央党部会行省党部即将霍山党员从新登记,使共产党徒无所隐庇,庶可彻底肃清,并请迅令中央账务会随军散放急账,以救流指令只遵霍山县第四区区长何治明谨叩。”
从这一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出,红三十三师攻占霍山县城对国党造成的震慑有多大。
红三十三师在组建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打下了一座县城,其影响是巨大的。正如中心县委给中央的报告所说:
“这次战斗虽无大胜利,但政治影响扩大了,威吓统治阶级力量实在不小”。
在攻占霍山县城的第二天,在六霍通道上截获敌人的两封电报稿上也可以看到这次战斗对反动派所显示的威吓力量。一封是国党霍山县长给安徽省长的告急电:
“二月一日夜,霍城失守,请火速派兵来援。”
另一封是县典狱长给省高等法院的告急电:
“昨夜霍山失守,逃去已决犯八人,未决犯人二十一人,请速派队来援。”
红三十三师组建后,在各地赤卫队的配合下,很快就恢复了被白军侵占的独山和西镇起义所开创的红色区域。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三月十七日,中心县委于七邻湾召开皖西六县(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合肥)及红三十三师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认为皖西各地革命运动已经形成高潮,特别在霍山方面已经完全具备武装总起义、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的条件了。强调县党的中心工作是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加强领导白区的革命群众运动,配合苏区军民的武装斗争。
会议结束后,中心县委和各县区党团组织的负责干部全数前往白区组织、领导起义。舒传贤也化装回到故乡舒家庙一带发动群众,准备起义。
为了使霍山总暴动成功的把握更大,协同英山县游击队刚刚攻占了英山县城的红三十三师和潜山工农革命军按照七邻湾会议的决定,立即挥戈向东,星夜驰援,在红三十二师的有力配合下,于四月十一日以绝对优势打垮了防守霍山城的县自卫团,活捉自卫团团长。国党县长连夜逃往六安。霍山县长在破城后第四天,从六安向蒋主席拍发电报:
“国急。国民政府蒋主席勋鉴:十一日上午,有红匪数千,快枪约六、七百,围攻县城。只因众寡悬殊,兼之弹尽,不能克服,只得暂退六安待援。查城陷事出意外,县府人员多不及走,监印员阵亡。县印、省密私章均失,库存洋四千元亦失,枪械损失未明,请火速派重兵前来剿灭。霍山县县长甘达用谨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