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大战以后,刘演、刘秀两兄弟名声大噪,威名远扬。
有人建议更始帝除掉刘演,更始帝以刘演违抗命令为借口,将其处死。
刘秀得知哥哥被杀,立刻赶到宛城,向更始帝赔罪。
有人询问他在昆阳大战中的表现,他并没有独占功劳,而是归功于将士们的功劳。
他也不敢给哥哥戴孝,照常吃饭喝酒,有说有笑,没有流露出悲伤的情绪。
这让更始帝感到意外,不禁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可是并未重用他。
后来,汉军攻下了长安,杀死了王莽。
更始帝迁都洛阳,这才给了刘秀一些少量的兵马,让他去河北招抚郡县。
这为刘秀扩大势力,提供了机会。
刘秀来到河北,废除了王莽时期的苛刻法令,释放了囚犯。
刘秀一方面消灭割据势力,另一方面镇压河北各地农民起义军,最后几乎占据了整个河北。
公元25年,刘秀和手下的官员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自立为“汉光武帝”。
更始帝先是建都洛阳,后来又迁至长安。
到了长安,他认为自己的江山已经稳固,开始堕落腐败。
他滥封官爵,不理政事,整天在皇宫里饮酒作乐,还纵容手下士兵抢劫。
原来的一些绿林军将领,对此十分不满。
赤眉军首领樊崇见更始帝衰落,率领二十万人马进攻长安。
更始帝派兵抵抗,接连打了几场败仗,情况十分不妙。
绿林军中一些将领劝更始帝离开长安,却遭到更始帝的猜忌和杀害。
还有一些起义将领投奔赤眉军,趁着更始帝内部混乱,赤眉军顺利攻入函谷关。
赤眉军决定推翻更始帝,但受到汉朝旧贵族正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还是决定寻找一个姓刘的人来做皇帝。
当时,赤眉军中姓刘的有七十多人,其中有一个名叫刘盆子的15岁少年。
据说与西汉皇族血统最近,于是硬要拥立刘盆子为皇帝。
赤眉军攻进长安,更始帝逃到城外,樊崇派使者限令更始帝在二十天内投降。
更始帝没办法,只好带着玉玺投降赤眉军。
赤眉军进入长安,声势浩大。
但是解决数十万士兵的口粮问题,却遇到了重大困难。
富商和地主趁机囤积粮食,长安每天都有人饿死。
这样一来,长安城的混乱局势更加难以收拾。
樊崇只好带领军队离开长安,向西流亡。
然而其他地方的粮食同样短缺,到了天水一带,又遭到那里的地主豪强阻击。
无奈之下,樊崇只好再次带领大军向东部撤退。
汉光武帝趁赤眉军攻入长安之际,攻占了洛阳。
他一听说赤眉军向东转移,就带领二十万大军分两路伏击。
汉光武帝派大将冯异前往华阴,引诱赤眉军向东方进军。
冯异运用计谋,将一支赤眉军围困于崤山下。
他发出战书,与赤眉军约定时间地点,进行决战。
樊崇不知道这是敌人的计谋,派出一万多赤眉军发起进攻。
冯异事先派出少数士兵对敌,赤眉军看到汉军人数较少,便全军出击。
他们没有料到冯异的伏军会出现,装扮得和赤眉军一模一样,双方混战在一起,无法分辨出谁是赤眉军,谁是汉军。
赤眉军陷入困境,正当他们惊慌失措之际,冒充赤眉军的汉军高喊:“投降!投降!”
赤眉军士兵看见那么多人喊投降,不知所措。
军心一乱,加上没了主意,这支赤眉军只好放下武器投降。
公元27年1月,樊崇带着剩余的赤眉军向宜阳转移。
冯异迅速派人向汉光武帝报告,汉光武帝亲自率领事先布置好的两路军队进行围剿,将赤眉军围困起来。
樊崇别无选择,不得不派人向汉光武帝求和。
汉光武帝将刘盆子等人带回洛阳,赐给他们土地房屋,让他们留在洛阳。
然而没过几个月,他们就被以谋反之罪处决,包括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