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即位后,派王凤、王常、刘秀率领军队,进攻昆阳。
他们很快攻下了昆阳,又接连攻下了郾城、定陵。
王莽听说起义军拥立刘玄为皇帝,早已坐立不安,现在又失去了几座城池,更加着急。
他立即派遣大将王寻、王邑带领42万人马,从洛阳出发,直扑昆阳。
为了制造威势,王莽军队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个巨人,名叫巨毋霸,他身材特别高,像牛一样强壮。
他还有一个本领,就是能够驯养老虎、豹、犀牛和大象。
王莽派他担任校尉,让他带着一批猛兽,上阵助威。
昆阳驻军只有八九千人,有些将领在城上见到王莽大军人多势众,担心无法抵挡,建议放弃昆阳,回到原来的据点。
刘秀对大家说:“现在我们缺乏兵马和粮草,只能依靠大家齐心协力打败敌人。”
“如果大家散伙,昆阳一旦失守,汉军各部也被各个击破,那就什么都完了。”
大家都觉得刘秀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又觉得王莽兵马太强大,如果一直死守昆阳是无法解决问题。
经过一番商议,大家决定让王凤、王常留守昆阳,派刘秀带领一支部队突围出去,赶往定陵、郾城求援。
当天晚上,刘秀带着十二个勇士,骑着快马,趁黑夜冲杀出昆阳城南门。
王莽军没有防备,就给他们冲出了重围。
昆阳城虽然不大,但是挺坚固。
王莽军凭着人多武器精良,认为攻下昆阳不在话下。
他们制造一座座十多丈的楼车,在楼车上不断地向城里射箭,箭像雨点一样向城里射来。
昆阳城里的士兵到井边打水,也不得不背着门板挡箭。
王莽军又用穜车撞城,还挖掘地道想打进城里去。
谁知昆阳城里的汉军,防守得如此严密,始终没有攻破。
刘秀来到定陵,打算将定陵、郾城的人马全部调往昆阳。
然而一些汉军将领贪图享乐,不愿意离开这两座城池。
刘秀劝说他们说:“现在我们集中所有人马,前往昆阳救援。”
“如果我们打败敌人,可以成就大事,立下大功。”
“假如我们坚守在这里,敌人打来,必然抵挡不住。”
“若是咱们打了败仗,连性命都保不住,还谈得上享乐吗?”
经过刘秀的劝说,将领们终于被说服,带着所有的人马跟随刘秀赶往昆阳。
刘秀亲自组织一支先锋部队,带领一千多名步兵和骑兵率先赶到昆阳,在距离王莽军四五里的地方布阵。
王寻、王邑见汉军人数较少,只派出几千士兵对付。
刘秀趁敌军未站稳阵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先锋部队冲杀过去,连续斩杀了几十名敌人。
汉军的增援部队赶到,见到刘秀的先锋部队勇猛作战,也壮起了胆量,几支人马齐头并进,迫使王寻、王邑后退。
汉军乘胜追击,越战越勇,打得敌军抱头鼠窜。
刘秀率领三千名敢死队,向王莽军的主力部队发起冲击。
王寻看到汉军人数很少,不将其放在眼里,亲自率领一万人马与刘秀交战。
没想到,一万人马无法与刘秀的敢死队相比。
经过一番即战,王寻的军队开始混乱。
汉军士气高涨,众人围攻王寻,乱砍乱杀,最终斩杀了王寻。
昆阳城内的汉军王凤、王常见外面援军打了胜仗,便打开城门冲了出去,两面夹击,杀声振天。
王莽大军一听说主将被杀,慌乱不堪,乱窜乱逃,相互践踏,丢下大片尸体逃命。
就在这时,天空变暗,响起一声巨大的雷鸣,随后狂风呼啸,大雨倾盆而下。
巨毋霸带来的猛兽也被吓得颤抖不已,不再前进,四处乱窜,反而踩死了不少人。
汉军紧追不舍,王莽军如同决口的洪水一般,朝着滍水(今河南原沙河)逃窜,成千上万士兵掉进水里溺亡,把滍水都堵塞了。
王莽大将王邑逃回洛阳的时候,原先四十二万的大军只剩下几千人。
汉军清理战场,到处可见王莽大军丢弃的武器、军车和粮草。
汉军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搬完,最后只能放火将剩下的物资烧毁。
昆阳大战消灭了王莽的主力,激励了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汉军。
许多人杀死当地的官员,自称将军,等待汉军的命令。
更始帝刘玄派大将申屠建、李松率领汉军,乘胜进攻长安。
王莽惊慌失措,只好释放了监狱里的囚犯,组成一支军队抵抗汉军。
然而,这支军队并不愿意为王莽卖命,还没开始战斗,便四散而逃。
不久,汉军攻入长安城,城内居民纷纷响应,纵火烧毁未央宫的大门。
众人高声呼喊,要求王莽出来投降。
王莽走投无路,带着少数将士逃进了皇宫里的一座渐台。
渐台四周被水环绕,火无法烧到那里。
汉军把渐台团团包围,直到渐台的士兵用尽箭矢,汉军才冲上台去,结果了王莽的性命。
王莽的新朝维持了十五年,最终灭亡。
昆阳大战中,昆阳城内外的汉军总共不超过一万人,但却战胜了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也是起义军推翻残暴王朝的成功事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