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宁都会议
书名:国共征战之各地起义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354字 发布时间:2023-05-18

十月三日至八日,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了会议。由于周翔宇在前线没有到会, 议先由任弼时主持召开。

当时的临时中央和在后方的苏区中央局成员有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在前方的苏区中央局成员周翔宇、毛咏芝、朱德、王稼祥,他们的意见是有严重分歧的。所以,在宁都会议上便出现前方中央局成员为一方,后方中央局成员为一方,其阵营是分明的。

会议上,与会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前线的作战方针问题。在任弼时的主持下,后方中央局的一些人因为会前得到临时中央的支持,所以气势很盛,咄咄逼人,一时占为上风,逼迫会议“一致同意中央长信指示”。

所谓“中央长信”,即临时中央于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一日给苏区中央局和闽赣两省委要求坚决执行“进攻路线”,“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的长信。

会议在对中央苏区自二月攻打赣州以来的全部工作进行总结时,把矛头指向了毛咏芝,开展了苏区中央局从未有的反倾向的斗争。

面对这种情况,毛咏芝没有屈服,据理反击。毛咏芝发言坚持九月二十六日训令的观点,以战备为中心创造战场,不同意在敌军合围前“击破一面”。中央局一些成员,根据临时中央指示,批评前方同志“表现对革命胜利与红军力量估量不足”,“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泽东表现最多”。会上指责毛咏芝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是“上山主义”、“东北路线”,把他提出克敌制胜的“诱敌深入”方针,指责为“守株待兔”、“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把他五月三日复电中对临时中央的反批评,斥之为“不尊重党领导机关与组织观念的错误”。

尽管如此,毛咏芝没有被压服,在路线方针问题上仍然坚持了原则,所以后方中央局一些人认为毛咏芝承认与了解错误不够。

毛咏芝对后方首脑们的批判极力反驳,并且得到王稼祥等人的支持。就这样使会议陷入僵持的局面。

正在这时,周翔宇从前线赶到。他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所以到会后便由他主持会议。

周翔宇针对会议斗争激烈的情况,首先以温和的态度批评说:

“前方领导人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泽东表现最多,对中央电示迅速击破一面开始不同意,有等待倾向。”

另一方面,周翔宇不同意对毛咏芝横加指责,认为后方个别同志对毛咏芝的批评过分了。因此,引起后方同志不满,并上书中央,说周翔宇替毛咏芝“解释掩护”,搞“调和”。

在研究对毛咏芝的处理和工作安排时,后方苏区中央局成员不顾周翔宇、王稼祥的反对,极力主张将毛咏芝召回后方,专做政府工作。而周翔宇对这种主张坚决反对,不同意将毛咏芝召回后方。

周翔宇承认前方确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有等待倾向,同时指出后方项英等对毛咏芝批评的过分;不同意把毛咏芝调回后方,因为毛咏芝“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收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于是,周翔宇提出可供选择的两种方案:“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

周翔宇提出的这两种办法,都意在把毛咏芝留在前方。王稼祥、朱德同意周翔宇的意见。但是后方苏区中央局成员认为,若让毛咏芝仍然留在前方主持战争,在政治与行动上容易发生错误,所以坚决主张调毛咏芝回后方。面对这种情况,毛咏芝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便违心地提出请“病假”的要求。

王稼祥、朱德也不同意毛咏芝离开红军领导岗位。但多数与会者认为他承认错误不够,“如他主持战争,在政治与行动上容易发生错误。”毛咏芝自己因不能取得中央局的全权信任,坚决不赞成由他“负指挥战争全责”。会议最后通过周翔宇提议的毛咏芝“仍留前方助理”的意见,同时批准毛咏芝“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

会后,毛咏芝立即准备到长汀福音医院疗养。他对王稼祥说:“算了吧,我们是少数,还是服从多数吧!”对向他送别的周翔宇表示:“前方军事急需,何时电召便何时来。”

几乎在开宁都会议的同时,临时中央接到苏区中央局报告后,于十月六日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批评毛咏芝“分散工作的观点”,“是保守、退却”,“是不能容许的”。强调对毛咏芝应作坚决的斗争,“但不一定指出泽东名字”,并且提出,“毛咏芝可调回后方做苏维埃工作。”会议决定,立即去电苏区中央局。

临时中央这个电示到达中央苏区前线,宁都会议已经结束,毛咏芝已离开前线去长汀福音医院休养。留在宁都的中央局委员继续开会,根据临时中央来电,重新决定毛咏芝回后方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一职由周翔宇代理。十月十二日,中革军委奉苏区中央局之命发布了这个命令。十月二十六日,中共临时中央任命周翔宇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毛咏芝没有出席这个又被剥夺军权的苏区中央局会议,是缺席裁判的,并且不通知他,很有意见。

宁都会议后不久,临时中央先以要毛咏芝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的名义把他调回后方,接着任命了周翔宇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六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分别由黎川和邵武、光泽地区出发北进;红五军团以一部留驻泰宁维护建宁、邵武间交通,主力进至资溪村和西城桥地区对南丰、南城之敌警戒,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

当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进至资溪村和西城桥地区的时候,国军很快以乐安宜黄战役后重建的第四师、第二十七师分别由南城、抚州向金溪合击,同时,调第二十三师由南丰向南城集结,以驻福建之一部进占邵武、光泽,进行策应。

十一月二十日,第二十四师进至南城东北的礼西赵地区。二十一日,红三军团及红三军主力向礼西赵之敌发起进攻,歼其一个团。二十二日,国军第二十三师两个团赶到礼西赵增援。第二十七师也由抚州进到浒湾。红一军团第四军和第三军一部及第二十二军当即给以迎头痛击,迫使该敌退守抚州。但是,由于红军在这一阶段中的作战中兵力分散,致使在礼西赵和浒湾地区的作战,都未能取得预期的胜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