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夹生饭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947字 发布时间:2023-05-18

吴大帅现在是“一片孤城万仞山”,张作霖却要“提兵百万西湖上,马踏吴山第一峰”。

1924年12月7日,张作霖任张宗昌为津浦路警备总司令,带兵6万,准备南下。10日,因段祺瑞协调,山东郑士琦宣布取消独立,并允许奉军借道。

12月11日,段政府下令罢免齐燮元,裁撤江苏督军一职,派江苏省长韩国钧暂兼江苏军务督办,并派卢永祥为苏皖宣抚使。同日、令李景林暂署直隶督军、阚朝玺为热河都统。

12月14日,北京临时国务会议决定:一、解散国会。二、取消宪法。三、取消约法。

老段是想另起炉灶,但没搞好之前,连“法”也不要了,简直是“无法无天”!这个大家会同意吗?孙中山会同意吗?也不知道这个老政治家是咋想的!

张作霖现在是磨刀嚯嚯,老段是大张旗鼓,东南直系乱乱糟糟,齐燮元一片惶恐。南方则是北伐军攻伐不断,地方忙于防守;而反对国民党的那些势力也阴谋勾结,想掏北伐军的老窝……。

总之,国内一片大乱!

乔修远从北京回来了,立刻与李志行见面。

“咋样?”李志行问道。

“段祺瑞很欢迎我们,……”乔修远便详细说起此次北京之行。

段自己没有军队,现在夹在冯玉祥与张作霖中间不好受,很希望李志行加入。

李志行听了乔修远的描述,就问到“段希望我们做什么?”

“必要的时候,请我方对他予以支持,最起码要先发个拥护他的公开声明!其次,希望我方部队退出察哈尔。作为回报,对我方占领甘肃的事实表示认可。从此,将西北划做我们的势力范围。”

“另外,段也有些意思让萌生去出任财政部部长。不过此事还未确定,他想先请王永江看看。另外,还可以考虑在司法或交通部两者中,再给我们一个名额。”乔修远又补充道。

“哦……,倒也可以。不过,我看中央的事情咱就不掺和了。中央就是个泥潭!现在冯玉祥和张作霖两人在里面摔跤,老段非把咱俩进去,搞不好这两个马上会停下争斗冲咱来!”李志行沉吟道。

然后又笑着说“中央的财政有什么好管的?一屁股外债!这个更碰不得!”

随后,两人又密议一番,定下方略。

然后,李志行问道“见到三爷没有?”

乔修远苦笑了一下说“见不到!冯玉祥和段祺瑞在这一点上对咱防的很严!就是你交代的李彦青,也不让我见。”

李志行默不作声。

乔修远又说“不过我倒秘密见到了中山先生。”

“哦?中山先生怎么样?”李志行精神一振,急忙问道。

“军事上,中山先生希望我们能与国民党联合,或与胡景翼联合,南北夹击,消灭南方那些军阀。政治上,希望我们能接受三民主义,要与帝国主义斗争,不要接受不平等条约。”

李志行沉默了。

乔修远看了看李志行,接着说道“不过我没有做出任何承诺,除了绝不接受不平等条约之外。另外,我表示同情三民主义。”

“嗯,很好!”

“不过,我看孙中山先生身体,只怕已经难以支撑……”

“哦?”

……

随后,两人又请郑玉琨、杨永泰、桂萌生、程名恭、马福祥、严重、秦国镛等人开会,讨论当下的形势问题。

顺便说一下,程名恭现在担任陕蒙绥联合议会议长。

会议上,乔修远提出了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以及我方应采取的态度。大家讨论后表示同意。

会议精神向陈士可通电,陈士可表示拥护会议决定。

第二天,李志行发了一个通电,声明:陕、蒙、绥、甘四省拥护中央!拥护段祺瑞担任执政职务!另外,陕、蒙、绥、甘四省宣布保境安民,不再介入任何派系之间的战争,也不允许任何外部队伍进入四省。希望国家早日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

声明发出后,即派程名恭和方唐镜为代表前往北京,作为四省愿意参加段组织的善后会议和国民大会的表示。

在声明发出的第3天,段祺瑞发布命令:1、任命李志行为“西北督边使”,并负责甘肃军务善后处理,兼任甘肃省长。原任各职不变。2、限陕蒙绥现驻扎在察哈尔的部队,10日内退出察哈尔。

对于李志行干净利落地缩了头,段祺瑞气愤地骂了一句“这个小滑头!”,但失望归失望,他目前还需要李志行,所以兑现了承诺。

其实,“西北督边使”这个职位本来是为冯玉祥准备的,但授予冯的前提之一是李志行在陕西仓皇而逃。结果,预想的结果并没有出现,段祺瑞这个老政治家也选择了妥协。

另外,段祺瑞之所以利索给了李志行“西北督边使”这样的职位,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冯和老张两人此刻正在耍清高!老冯辞职躲进了西山,张作霖则姿态更高,东三省巡阅使都不干了。

清高是清高了,但这种做法简直不把老段的中央放在眼里!所以,老段就马上给李志行了个“西北督边使”的名衔,再让你俩拿老同志不当干部!

在段祺瑞命令下达当日,郑玉琨就将令韩养浩骑兵旅退守外蒙叨林,自带剩余部队退往包头,并将潘克成两个旅从丰镇调往归绥,丰镇就只留了谭庆林一个旅。

老段一下令李志行就完全执行,的确让冯玉祥和张作霖吸了一口凉气:看来以后也不能再视老段为无物了!老段的地位无形中又高了起来。

在李志行荣任“西北督边使”的当日,李志行的第3个孩子出生了。也是个男孩,与之前的“狗旦”、“猫旦”对应,老三小名叫“旦旦”,是刘绣娘生的。

此时,坐镇兰州的韩其武先是命令高双成、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的部队进入定西,然后又命高双成的骑兵进入青海,名义是追逐杀人越货的马宝灿。

那个马宝灿的队伍也就一个营,充其量算个不大不小的武装流匪,韩其武却派了9000多人精锐骑兵,悍然进入青海!马步芳、马步青兄弟自然恐惧,因为留在青海看家的队伍总共也不过4000人马。

马家兄弟紧急向西宁发报。同时,兄弟俩秘密商议如何造反?因为这摆明了就是要灭了他们马家!

但此时造反,谈何容易?

现在,韩其武、赵定安的主力都在西边不远的兰州附近,西南还有一个裴建准,东边是平凉的高峻和天水的刘彪,还有一个如影如随的马鸿宾,马家两兄弟现在正在不下于5万大军的包围中!区区3000兵马,韩其武正怕你不反!

韩其武为啥要这么做?马家兄弟不是投降了么?

话说这兄弟两的投降,其实是个“意外”!因为韩其武入甘时,李志行曾有一道命令,就是青海的马麒的军事力量一定要消灭!

为啥?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马麒实力较强,共约1万人马,在甘肃现有的回系军阀中实力最强,必须予以打击。二是青海地方偏僻,马麒经营多年,很容易有不臣之心。第三,这家伙善于利用宗教蛊惑民众,来加强他的统治。

另外,还有些历史仇恨。

不过,韩其武还没来得及下手马家兄弟就投降了。伐陇之战仍旧留下了这么一个疙瘩!

所以,韩其武才出此下策。

却说马麒在西宁收到儿子的电报后大惊失色!急忙找亲信前来商议。

可如今整个甘肃都变天了,大家也没什么好主意。

马麒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就将青海道尹黎丹请来问计。

黎丹说“军事我不懂,但我想镇守使在青海经营多年,就算高双成来了,也未必打得过你!”

这话听着挺提精神!

但黎丹是文官,他哪里知道高双成的厉害?况且马麒又担心,他的两个儿子还在韩其武大军包围之中,就说“唉,高双成的队伍可不好打!还有韩其武的大军,咱抵御不了!更何况,步芳和步青还没撤回来呢!”

黎丹却说“子香和子云(马步芳、马步青字)带的都是咱宁海的骑兵劲旅,逃总逃得出来吧?”

马麒苦着脸说“也不好说!就算逃出来,咱最后也打不过呀!”

黎丹又说“也不一定!咱宁海军都英勇善战!退一步讲,若万一败了,咱就往南进入西康休养生息,等有机会再打回来!要不然,老大人你经营多年的基业莫不是要拱手送人?”

马麒当然不甘心!就说让他再想想。

经过一夜痛苦的考虑,马麒决定投降!于是,他又将黎丹找来,说了自己的决定,并说“我主动投降,他李志行总不能赶尽杀绝吧?”

黎丹听完看了看马麒,叹了一口气,然后说到“镇守使既然已经决定,那就要舍得!什么事情能不争就不要争,姿态能多低就多低,这样子香和子云估计还能保住前程。”

马麒叹息着说“是!”

随后,两人又商议具体该如何办。

商议完后,马麒立刻给两个儿子发电,让他们千万不要反!要不惜一切办法取得韩其武的信任!另外,跟马鸿宾关系一定搞好!切记切记!免得老马家被连根拔起。

马步芳和马步青收到电报,明白了父亲的心思,紧急商议一番。

当天,兄弟俩便一起去见马鸿宾。

一见面马步青就拿出一万大洋支票,马步青说道“鸿宾哥,前一阵子老家的人不明所以,受蛊惑与你们家发生了冲突,这是我们的赔偿,同时也请鸿宾哥原谅我们兄弟俩!”

其实河州之乱马麒家后来被围殴,损失简直惨重!何来赔礼之说?

于是马鸿宾一听就说“子云、子香,咱们都不在老家居住,老家的人受人蛊惑起了冲突,也是无奈的事。与你兄弟有啥关系?再说,你家损失也不小,我也应该道歉!”就不接银票。

马步芳马上说“鸿宾哥,你这话让我们兄弟实在感动!咱们都是崇信真主的,并且都是河州的,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这钱一个是道歉,一个因为咱们以后都在李督军麾下,也是指望鸿宾哥你以后提携我们兄弟呢!你要不收,我们兄弟就跪下不起来!”然后,拉着他哥哥马步青就要下跪。

马鸿宾连忙将二人扶住,说道“提携谈不上,但你说的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这话说的对!以后只要咱们忠心办事,李督军不会亏待咱们的。”

随后三人又亲切地谈了一会,支票马鸿宾却没要。

不料这两人临走时,马步芳突然请马鸿宾暂时代管他俩的队伍,说他兄弟俩想到兰州城去“享受享受”!

马鸿宾一愣,深深地看了两人一眼,便答应了。

结果,这兄弟俩竟然真将队伍交给了马鸿宾,然后一同去了兰州城。

话说马步芳和马步青兄弟二人,仅带了几名随从,就到了兰州城。到兰州后第一件事,就是求见韩其武。

他们给韩其武准备了5万大洋的支票,准备送礼。

韩其武不愿见他们,就推辞没有时间。

但这兄弟俩每天都到韩其武的公署门前报道,然后就会去吃喝玩乐,住在兰州城不走。

韩其武知道情况后狠狠地骂道“这狗日的兄弟俩!”

韩的参谋长范希贤也叹了口气说“他俩这个样子,咱是不好动他了!就看高双成那边会不会有收获?”

韩其武只好看高双成能不能逼反马麒了。

却说那个马宝灿带了手下的一营弟兄一路被高双成大军追赶,本想逃往新疆,却被高双成如赶羊一般,左一羊铲右一羊铲,一路上跌跌撞撞,正好往西宁逃来。

在西宁以东约百十里的地方,马宝灿被马麒的弟弟马麟带人截住缴了械。

马麟恨透了这个马宝灿!你往什么地方跑不好?却偏偏跑到青海来!还有,马廷勷本是一杆好好的大旗,也被这家伙害得丢了性命!于是当场将马宝灿兄弟枪毙!然后就恭恭敬敬地等待高双成,以便将剩余俘虏交给高双成。

枪毙马宝灿不到半日,高双成大军就到了。

马麟恭敬见礼,将俘虏交给高双成,并说“高将军神威!这些逃匪已溃不成军,已经被我收拾了,一个都没漏。”

他的意思,你高双成本为追缴马宝灿而来,如今逃匪一个不剩都给你了,你总该回去了吧?

不料高双成眯着眼睛看了他两眼,忽然冷喝一声“大胆马麟!我本抓马宝灿有机密事情要问,你却为何将他杀了?”

马麟一听,这高双成是没事找事呀!刚分辩两句,高双成大喝一声“绑了!”,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就来绑马麒。

马麒哪会束手就签,马上就要大喝着反抗!

就在这时,忽听有人大喊“高将军手下留情!”,却是马麒亲自带了人骑马飞奔而来。

原来手下有人见马麟枪毙了马宝灿,赶快去通知了马麒。马麒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性情暴躁,怕出事情,立刻亲自前来。

高双成一见是马麒,就眯着眼睛一脸杀气。

马麒一见高双成就滚落下马,跪在地上大声说“不知高将军驾到!宁海镇守使马麒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高双成坐着动也不动,冷声问道“哦,马麒,你真是来迎接我的?”

马麒急忙说“正是!”

高双成问道“那我要进你的西宁城,你是让进不让进?”

马麒略一迟疑,立刻说道“我早已备了好酒好肉,迎接将军进城!”

高双成闻言,冷哼了一声,一挥手让大军向西宁进发。

高双成的铁骑,立刻分出3000人马作为前队,杀气凛凛地向西宁行进。

马麒、马麟陪着高双成在中间,一路见高的军队武器精良,士兵表情勇毅,心中暗暗吃惊!暗想幸亏自己没有抵抗,否则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一路上,马麒不住陪着高双成说话,高双成爱搭不理。

及至大军进了西宁城,马麒将高双成请进了自己的镇守使府。

进府后,高双成大喇喇地往马麒的镇守使宝座上一坐,就提出要接管城防。马麒立刻答应,高双成就命人接管了城防。

当晚,马麒设宴款待高双成,并拿了不少珍宝给高双成送礼。高双成不要,并义正言辞地将马麒教育了一番。马麟始终笑颜以对。

宴席结束,马麒又请高双成住在自己府上,并找了两个侍女招待。高没有接受,回兵营住了。

第二天一早,马麒向高双成表示自己要去西安拜见李督军,一者为之前与杨虎城作战做解释,二者作为部下应该前往谒见。

高双成一愣,问“那你的军队咋办?”

马麒回答“由马麟先带着,惟将军命是从!”

高双成沉了脸思索片刻,就答应了。

然后,马麒并没有直接去西安,而是先到归绥见了马福祥。

马麒对马福祥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好话,求马福祥帮他。马福祥答应了。

两人便一起到西安见李志行。

马麒一见李志行就口称“大帅!”,这还是第一个喊李志行大帅的人。

李志行微笑着说“马镇守使快快请起!”然后吩咐看座。

不料马麒刚一坐下,立即又站起来说道“大帅!您在陕西不设镇守使这个决断民众一片叫好!职下也非常拥护!我请求大帅废除宁海镇守使一职!”

李志行一听,似笑非笑地看了看马麒,然后又向马福祥望了一眼,此时马福祥满脸微笑。于是,李志行就笑着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马镇守能这么想很好。你坐下,听我说。”

马麒立刻恭敬坐下后,李志行接着说道“马镇守使,我是陕西人,你和马都统是甘肃人;我是汉人,你俩都是回民。中国之大,大家却都知道陕西是个穷地方,甘肃则更穷;陕西民众苦,甘肃民众则更苦,这不分汉人还是回民。

民众吃不饱、穿不暖,需要的不是镇守使,也不是什么督军、大帅,而是能帮他们吃饱穿暖的父母官,所以,我撤了镇守使的职位,增加了民政方面的官职,为的只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稍好一些……”

李志行娓娓道来。

对于这些深入肺腑的话语,马麒渐渐动容,马福祥也颇有感触。

那一天,马麒渐渐放下戒心,与李志行讲了很多之前没准备说的话。随后,三人就一起在督军府喝酒到深夜。最后马麒和马福祥当晚就在督军府住了下来……

第二天,乔修远问完志行情况,说了句“可惜了!夹生了……”

李志行也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目前只能如此了……”

随后,李志行又接见了被俘的孔繁锦、马璘、吴桐仁、黄德贵四人,甚至连马廷勷那个幸存的小儿子也见了。

然后,绥远都统马福祥、绥西镇守使郑玉琨联合上书请辞都统、镇守使职务。

同一日,宁夏镇守使马鸿宾、河州镇守使裴建准、甘肃宁海镇守使马麒、甘州镇守使马璘、肃州镇守使吴桐仁联名向李志行上书请辞镇守使职务。

李志行批准。命马福祥暂任甘肃省省长,负责甘肃善后政务工作。马麒、裴建准的部队暂时仍保持原编制,原地驻守等待统一整编。

同时对部队做了些调整:

高峻旅调韩城、韩城的邱冠周旅调包头、潘克成的两个旅由包头调兰州、马鸿宾旅进兰州,高双成旅仍驻青海、赵定安的部队、刘彪旅、姜宏谟旅、刘世杰旅分驻甘肃各要地。

调郑玉琨率陕军第1师参战的部队回西安坐镇,负责甘肃善后军事问题。

韩其武的边防军第2师随李志行回库伦,因为外蒙的确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李志行已经不能再拖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