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幼名刘彘,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
他从小聪明过人,机智灵活,记忆力超群,对知识渴望极强,尤其对古代圣贤帝王的故事充满兴趣,并且能一目十行。
景帝对此十分惊讶,认为非常聪颖,因此将他的名字改为“刘彻”。
汉景帝十分宠爱栗姬,而且栗姬为他生下了皇长子。
由于景帝没有嫡子,所以按照制度立刘荣为太子。
长公主刘嫖为了巴结栗姬,打算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提前许配给太子刘荣。
可是心胸狭隘的栗姬,嫉妒长公主曾经赠给汉景帝美人的事情,坚决不同意这件事。
长公主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
刘彻的母亲王夫人,看到长公主和栗姬之间的矛盾,便开始奉承长公主。
于是,长公主打算将陈阿娇下嫁给王夫人的儿子刘彻。
有一天,长公主抱着4岁的刘彻对他说:“你长大以后,我把阿娇嫁给你怎么样?”
年幼的小刘彻只知道阿娇会陪自己玩,所以点头答应说:“如果阿娇嫁给我,我立马造一座大金屋子给她住。”
长公主听了非常开心,便常常在汉景帝面前说王夫人和刘彻的好话,然后诋毁栗姬。
汉景帝本来就对爱吃醋的栗姬不满,听了姐姐的话更加不满。
有一天,景帝对栗姬说:“如果哪天我死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我的子女们。”
栗姬非常生气地拒绝了他,从此景帝对栗姬越发讨厌。
后来,废黜了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王夫人为皇后。
刚开始,陈阿娇是刘彻最爱的女子,感情非常好,直到刘彻登基之前。
刘彻做了皇帝后,两人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刘彻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皇帝,登基之后,一直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最大的阻碍竟然是自己的祖母窦太后。
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地位和声望都很高,而且在景帝时期培植了强大的外戚势力。
这样一来,汉武帝虽然是天子,却不得不顺从窦太后的意愿。
只要窦太后在位,他就无法真正掌握朝政。
除此之外,汉武帝意识到,要有效治理国家,必须推广儒学,摒弃黄老思想。
然而,窦太后却是黄老思想的坚定支持者。
因此,祖孙二人在政治理念上产生了冲突。
汉武帝提拔了许多儒家学者,实施新政。
同时,也有人上书请求剥夺窦太后监国的权力,好让汉武帝可以单独处理朝政。
窦太后毫不手软,立即免去了一批儒家官员的职务,甚至把汉武帝的老师关进监狱,不久去世。
这场以失败告终的新政,被后人称为“建元新政”。
汉武帝在建元新政失败后,不得不暂时低调行事,不敢再与窦太后对抗。
他发现自己手中的牌太差,无论怎样出招,都难以战胜自己的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