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科利比亚
书名:斯科洛的只言片语:新的王朝 作者:苍渊之握 本章字数:5017字 发布时间:2023-05-14

       碎石城最早的主人是威勒姆君王的侄子齐尔科德。身为王室成员应成为臣民的模范,所以,他首先接受君王的重任而远赴皮拉特尔高地。这位王室成员和领主的爱好是音乐,家庭的教养和对法律的认知使他养成节制和谨慎的品行,举手投足尽显风范。


       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土屋和帐篷,而城主的府邸是用非常结实的木材建造,这在南方易于获得而在皮拉特尔却非常稀有,可以用来彰显城主的地位。广场永远是利米底亚城市的标志,官署和神庙按照各自的方位分布在广场的周围。


       官署就地取材而建成本土的样式,大门前的立柱上不再是游牧民族的图腾,而是换成了利米底亚神灵的标志和图案、贵族的徽章或是军团的队标。而神灵的居所为了彰显神圣,需要从南方运来木料和大理石。


       边镇同盟兵不血刃的进入城中,城市内部尽管有些残破但还算热闹。不同样貌、不同职业甚至不同语言的人们聚集在街道上,好奇地注视着这支严明的军队。


       市政广场曾经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在却成为热闹的市集,人们对于利米底亚军队的到来并不感到担忧和恐慌,反而热情地向士兵介绍自己的货品。


       城内曾有一个被称为“流放者”的民间组织,在起初之时为当地居民和来往之人提供有偿的安全庇护,在保卫城市的一次战斗中差一点全体覆没,后来以合作者的身份和名义,而实际听命于爱德华·汉克的势力。


       破败的拉赫贝达神庙曾是这些人的住地。由于当时的经费原因,走廊上的大理石柱被代之以粗壮的松木,木柱上流畅而饱满的纹理,既是天然的装饰,也意味着在神灵的面前不能有所隐藏。草原蛮族曾打算将神庙的木柱据为己有,但还没有付诸实施就遭遇兵败,在狼狈逃窜之时又丢掉性命。后续的征服者抱着迷信的态度,他们尽情搜刮城中的财物却对神庙秋毫无犯。


       “流放者”的成员很是复杂,像是商人、逃兵、僧侣和牧羊人,但他们的首领却是一位游侠或强匪,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而成为草原部族通缉的罪犯。据说这位人物因部族争斗而失去家庭、地位和产业,在收拢残余部众后靠着打劫商队来维生,对于失去活路的难民也会施以援手。


       他只抢走货物的一部分,从来不会将对方赶尽杀绝。他有很多名字甚至很多相貌,但这不过是为方便作案和逃避追捕而提前编造的谣言。为了暗中打探情况,他可能是任何角色而混迹在人群之中,像是一位僧侣、商贩、牧人、难民或酒鬼。只有个别人知道他的真实一面。


       碎石城再次升起利米底亚人的旗帜,边镇军队开始进军的步伐。当他们察觉到这里最大的威胁不过是一些强匪时,就加快行进的速度。


       然而这片土地如今已是残败不堪,破落的城镇曾经是兴旺的城市,当地人在城市遗迹中寻找可用的材料,就直接把房屋建在遗迹周围,出于安全的考量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或者用有限的收成从强盗那里换取不可靠的安全。昔日的回廊和广场只有走动的家畜和懒散的牧人,小型动物可以放心的将巢穴筑在废墟中。


       边镇同盟的成员们仍然抱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一定要让这片失去防卫能力的土地恢复生机,使这里的人们重新过上安全的定居生活,才可以算得上真正消除了边患。


       利米底亚人再次宣示古老的权威,将部队远抵至杜默尔人的边界,使得草原部族的酋长们携带礼物来到利米底亚领主的首府以示臣服。征服者给予他们贸易上的优惠和便利,同时欢迎这些人来到南方过定居生活。


       费尔纳给人留下勤于政务和知人善任的赞誉,而同盟成员通过联姻和共同利益,保持紧密合作和保证行动一致。但最后,领主们还是认为,让那些当地的首领或头人,成为臣服于利米底亚人的诸侯,才算是最为稳妥的方法。


       “流放者”的头目仍然不得而知。但这个组织的余众,在一位叫做“老兵迪尔斯”的带领下,管理城市的秩序和护卫利米底亚的旗帜。他在简单的仪式上,从南方派来的使者手中接过一封文书,成为臣服于南方征服者的总督。而对于诚心归附南方的蛮族,边镇领主慷慨划分土地或林地以作为这些人的居留地,让他们依靠辛勤劳作而繁衍生息。


       经过时间消磨,有些人已经放下手中的刀剑而换成锄头,敬奉利米底亚的神灵以期盼好收成,他们赶着牲口、挑着扁担或推着小车出现在附近的集市上,与人们讨价还价。出生的下一代看到的不再是弓马骑射和打架斗狠的彪悍生活,而是文明民族的谦恭有礼和进退有节。


       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或更高的目标,他们能够与利米底亚人一样,投身军旅或者接受教育,怀才不遇或是大显身手。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人,他们仍然心存轻视和傲慢,不知感恩戴德反而提出更为过分的要求,本来无功于社会却反而自以为高人一等,这对于领主和他治下的臣民而言都是一种羞辱。


       这样的行径已经触碰文明社会的底线,再诉诸于说教的手段就是纵容和偏袒。既然他们享受到非于一般的恩惠,也就自然要承受非于一般的惩处。在米米尔和讷尔达威克,除却要接受领地法律的惩处,还要被剥夺所有财产并逐出领地。


       而费尔讷的继任者格莱德尔,更是在击溃蛮族的军事胜利中意识到,要想将这片广阔的草原地带变成主君的封地或大区,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治理方式总是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农耕社会的官员,不能有效制约在广阔地带不断迁徙的群体,况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过惯了放荡的生活而不会服从文明社会的管教和约束,对细致而文雅的生活嗤之以鼻,甚至有人宁愿劫掠也不想靠着劳作来换取衣食。


       所以,利米底亚人的边界安全总是取决于己方的军事胜利和蛮族的自相残杀。


       在讷尔达威克,一项重要的边防工程正在进行当中,以加强对边界的防护和对蛮族的震慑。工匠们响应主君的命令,集结在无届城的周边建造警戒之用的堡垒群。


       圆形的布局可以保证占取尽可能多的几何面积,堡垒根据方位的不同而担任着警戒和防卫以及屯兵聚粮的任务,在紧急状况下能用烽火和旗帜传送危急的信号。领主对国土的防卫建设非常重视,为了同时兼顾质量和进度,每一位熟练的工匠都配备五名工人在一旁协助,派遣心腹廷臣负责督建。


       费尔讷和他的边镇伙伴,用尽手段恢复皮拉特尔的秩序和防备蛮族的侵扰,使他们的后代摘取成功的果实,得以将注意力转向南方的斯科洛。等到费尔讷过世后,长子格莱德尔平静的登上权势的宝座。


       隆重的典礼上不仅有恭顺的臣民,还有团结协作的同盟成员、友善的皮拉特尔诸侯以及臣服的蛮族酋长。一直在比德里特担任职务,以及在边境军团任职的两位兄弟,也提早赶回并以家族成员的身份,恭敬的站在主君的身后。


       格莱德尔忠实继承先君的策略,同时也仔细考察和纠正其中的不当之处。他性情温和仁厚而使人容易接近,却并不缺少杀伐决断的能力。父辈的人们趁东方混乱之际,在皮拉特尔高地和蛮族的草原,竖起胜利的旗帜。而满怀雄心的后继者,也要用父辈留下的丰厚遗产,打算在混乱的斯科洛建功立业。


       在这期间,斯科洛的人们被卷入到反叛事件激起的波澜中。领主藐视国王的行为虽然给自己带来私利,却也招致野心下属的争相效仿。他们为了权势而冷酷无情,等到站在了权力的塔尖之上,才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安全,反而身处危机四伏的境地。


       想要建立秩序就需要稳定人心。于是,他们散尽府库的钱财,虽然收买到部下的服从却并没有获得尊敬和忠诚。或者用尽各种手段剥夺人们的财产甚至生命,似乎让他们一无所有就能免除为乱的祸患,岂不知这样只能激起更加激烈的对抗。


       不过,这些僭主都能对告密者的说辞言听计从。他们为了迎合主子的心意,深谙捕风捉影和无中生有的技能,使他们的主子反而对真正的追随者心怀猜忌,对于这些人提出的明智策略置之不理,甚至当成谋害自己的罪证。


       被收买的部下维持着表面的服从和畏惧,直达他们以为,只有驱逐上位者才能获得安全时,就以同样的方式再次背弃主子,使这些僭主先是遭人嫉恨,而后又成为笑柄。在新的秩序出现之前,人们难免是对美好的过去心存怀念。


       即便忠良之后也同样没有幸免。东方的科利比亚伯爵伯德里格尔,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威勒姆王朝的德莫洛·米姆,商人出身而善于精打细算使他被恩主布里尔·威勒姆授予重要的职责,负责为他那征战四方的军队筹集充足的粮草和甲仗。


       直到伯爵的头衔传承到因尔齐这一世代,虽然也还保持着节俭的传统,但却是一位能力平庸的领主。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身着平民的服饰游走在首府的大街上,“比伦斯特兄弟”是因尔齐光顾最多的一家酒馆,这里的异族乐曲舞蹈和喜剧演员的插科打诨,使这位领主喜爱不已。


       因尔齐的孙辈伯德里格尔倒是展现出进取的精神,想要重振科利比亚而在危险的斯科洛安稳立足。但他没有想到,兄弟赫比勒斯竟然胆大妄为并且擅于伪装,觊觎兄长的主位并打算驱逐身为储君的侄子拉瑞亚。拉瑞亚在成丁之年就被父君立为储君,一直以来,这位储君不仅四处结交贤能,而且以严格的要求约束自己。


       赫比勒斯的野心计划最终被他的心腹所出卖。得知消息的拉瑞亚,和他的家臣带领一队武装人员攻打赫比勒斯的府邸。士兵用撞锤冲击大门,夜半时分的撞击声惊醒了赫比勒斯的扈从。在经过一阵抵抗之后,还是无法抵挡准备充分的拉瑞亚。在几位扈从的掩护下,赫比勒斯不得不换上马夫的衣服逃离危险的府邸,其他人不是葬身刀剑就是被逮捕。


       而赫比勒斯也未能逃出首府尼苏尔,戍卫部队的将领一直暗中与拉瑞亚保持密切联系,以保护的名义将赫比勒斯扣押。等到一切都妥当之后,拉瑞亚换上衣服来到父君的府邸。这里正在由他的卫队把守,而领主身边也只剩下两位侍从跟随。


       他告知父君,胆大包天的不法之徒竟然要劫持赫比勒斯,并以叔伯的名义发起反叛。而今反叛者伏诛,叔伯一家也已经安然无恙。赫比勒斯和他的家人,由于顾及到家族的颜面而得到袒护和保全,但他的追随者和友人为之代罪,被拉瑞亚指定的法官全部判以各种方式的死刑。


       赫比勒斯仍然留在他的府邸中居住,一个奴仆家庭接受拉瑞亚的派遣,负责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同时监视赫比勒斯的举动。


       不过,在这些行将处决之人中,一位名叫卡拉德的人受到心腹家臣西比斯的全力保举。这位储君的教师用诚恳的言辞劝说拉瑞亚,希望他能够法外施恩。这让拉瑞亚十分惊讶:


       “西比斯我的老师,您不惜为一个罪大恶极之人乞求宽恕和怜悯。我不清楚是要惩罚您的冒失,还是要奖赏您的勇气呢?”


       “尊敬的阁下,如果我没有履行职责而为您举荐治理社会的贤才,没能帮助您成就丰功伟业,这同样是我的失职,也还是无法逃避您公正的惩罚。”


       就在刽子手将绳索套在卡拉德的脖颈之时,行刑场上响起明亮的乐声。卡拉德得到赦免并被带到一处舒适的房屋,还有一名奴仆负责他的饮食起居。在与拉瑞亚会面的这一天清晨,房屋的周围燃起火把,一位祭司手持一把蒲英草,随着念诵祷词的节奏,将手中的蒲英草蘸湿后再轻轻甩向地面。


       卡拉德已经梳洗干净并换上了整洁的服装。等到拉瑞亚来到他的眼前,卡拉德袒露手臂并单膝跪地,头部低垂摆出引颈的姿态,一位奴仆手持木棍站在卡拉德身后。拉瑞亚示意奴仆退下,而后用温和的语气让他起身。


       臣民的悔罪得到了主君的赦免。不过在随后的谈话中,卡拉德的高谈阔论引起拉瑞亚的反感,认为他只是精通口舌之辩而并无真才实学。


       在西比斯的一再坚持下,拉瑞亚同意与卡拉德再进行一次会面,并且主动向他询问:


       “格尔伯利先生,我如何才可以担负起主君赋予我的重责大任,使科利比亚强大起来呢?”


       “尊敬的阁下,这需要您自己做出决定。是要满足现实的利益,保护治下的臣民而维护祖先的令名于不坠,还是要重建斯科洛的秩序呢?”


       “我的臣民应该对我感恩戴德,我的敌人应该对我心存畏惧。”


       “感恩戴德之人是钦佩您的德行,心存畏惧之人是服从您的权威。”


       拉瑞亚面露笑容表示敬意,并且希望卡拉德能够给予他进一步的指点。


       “尊敬的阁下,为了公众的福祉是基于德行,为了一己之利是出于原始的本能。无论野蛮和文明社会的人们,都是基于后者的条件而建立自身的存在。而前者则是文明社会与蛮族的界限。


       也正因为这样,文明社会的人们能正确权衡眼前和未来的分量,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利令智昏;使他们无论和平与战争的年代,都能够团结一致,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好处而发生争吵,或是为了暂时的利益结成松散的联盟。因而这些人可以代代相传,从没有离开过这片美丽的故土。


       所以,阁下想要成就功业和令名,就需要同时得到这两种人的效忠。为此,前者要在您的奖赏之中感受到道义的伸张,而后者要在您的奖赏之中感受到国君的慷慨;遂行教化使前者在错误面前感到羞耻,执行法度而让后者在错误面前感到痛苦。而教化的彰明和法律的威严,则是首先取决于国君的操守。


       但即便如此,还是不能让阁下成就存留后世的丰功伟业。您的军队要能征惯战,军纪的严明和平日的训练不可或缺,这需要善战的将领和忠实的臣民;您的府库要充实有备,这需要官员的周详规划与臣民的劳作。而阁下想获得臣民的追随,就需要让他们有稳定的财产和不受干扰的生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