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伐陇4-对甘态势的演变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905字 发布时间:2023-05-11

李志行现在是两面作战,但重心其实还是在甘肃。

甘肃进攻陕西的两路人马依旧每日与我方的队伍大战,但双方均无大的进展,长武还在张兆钾手里。

只是在这两处出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张兆钾和孔繁锦的军营旁汇集了很多灾民,他们听说陕西赈灾,想借道到陕西去讨碗粥喝。

这能让你过去么?现在正在打仗!影响了军事行动怎么办?

于是孔繁锦和张兆钾都拦着不让过。

结果饥民日日在军营旁哀嚎,而且越聚越多。

孔繁锦愁眉苦脸:要知道,这还只是饥民的先头部队,随着李志行那些“来了就能吃饱穿暖,要愿意留下,还给盖房子分地”蛊惑人心的“谣言”的传开,甘肃广大饥民正在往这里聚集。

张兆钾则不怕,他怕什么?他还没见过有不怕吃枪子的老百姓!

我们再说甘肃的其他几路部队。

甘肃这次大动作起因虽不是陆洪涛,但大家都暂时尊他为主,毕竟人家是督军嘛!大家事先商定的计划是这样的:

兵分三路。

第1路以陆洪涛、吴桐仁、马廷勷和马璘的军队组成联军,陆留5000人守兰州,其余约15000人马借道宁夏去攻包头,切断李志行外蒙与陕西之间的联络。然后与国民军一起夹击张家口地区的郑玉琨,让身在察哈尔的郑玉琨不能救援陕西。

第2路以张兆钾为主,辅助陆洪涛的一个旅,从长武、彬州一线杀往西安。

第3路由孔繁锦与马麒组成联军,从宝鸡突破,最后与张兆钾一起,近3万人合攻西安,一举端了李志行的老窝。

但李志行在陕北、陕南还有不少部队,怎么办?

所以这个计划的关键是突然性和快速!关中若失,相信在直系刚刚大败的这种大环境下,李志行的其他部队也会瓦解。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很“宏伟”!那么,甘肃这些军阀哪来的这么大胆量?

一者是被李志行逼的!这些人本来都靠鸦片过活,但李志行在陕蒙绥大搞戒烟,并且连四川的贩烟通道也被李福成堵死了,这些人没法活了!

第二,有人给他们底气!此人就是张作霖张大帅。具体是段祺瑞牵的线,实际操作就是甘肃那个最偏远的吴桐仁。

上次直奉战争(第一次直奉大战)张作霖战败后,就偷偷通过段祺瑞给甘肃这些人大洋和军火,让他们扩充队伍,伺机给李志行找麻烦。这次战争奉系大胜,张作霖立刻亲口许诺,等打败李志行之后,可以任他们瓜分陕西。

甘肃这些军阀都快穷疯了!而李志行这两年在陕西又修铁路又办工厂的,看得这些甘肃军阀直砸吧着嘴掉口水!如今有张大帅撑腰,大家早就忍不住了!

所以这些人就准备搏一把!搏一搏,单车可以变摩托!

这就是此次“甘肃之乱”的来历。

这些个人,不想着自己好好搞建设搞发展,却要来抢别人的!

呵呵,军阀一般都喜欢这样。

说过这次“甘肃之乱”的来由,我们再来分析他们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中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宁夏的马鸿宾。马鸿宾约有4000人马,卡在甘肃与绥远之间。

大家的意见是,先拉拢,拉拢不了就强攻!以甘肃内战的名义打败马鸿宾后再北上包头。

于是陆洪涛便派人与马鸿宾联系。

一开始马鸿宾并不愿意,绥远都统是他叔叔马福祥,最近李志行又与他交往密切,他为什么要去打包头?

但陆洪涛派去的人一通花言巧语,他先说马福祥老大人其实在受李志行压制!而且,现在直系大败,张大帅和冯玉祥下一个目标就是李志行。

吴佩孚都败了!李志行还能支撑几天?现在就是打李志行的最佳时机!到时候等打败了李志行,马福祥老大人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拥有整个绥远了!届时绥远、宁夏连成一片,在西北谁敢惹你?

于是,马鸿宾便动摇了。

可马鸿宾与陆洪涛代表会面的消息被马福祥知道了。马福祥遂亲自赶到银川,对侄子剖析利害,细细讲了李志行的为人做事,又说为了马家的未来,请侄子一定不要起了歪心思!在说服马鸿宾后,又与其密谋一番。

然后,马鸿宾就表现的犹犹豫豫,一会想打一会又不想打。

这种做法搞得陆洪涛众人十分难受。这一路本应该最先发动,但为了争取马鸿宾,便一直拖着。

结果,无奈之下,第2路和第3路就先发动了攻击。

目前第2路和第3路军已开战多日,却都没达到预期效果,第1路军的队伍早已在兰州汇齐,迟迟没有出发,随后又传来郑玉琨不再攻击张家口的消息,大家已经开始动摇,不太想打了。

谁知此时来了一个人,促成了第1路军的开动。

究竟是谁呢?此人乃是青海道道尹,姓黎名丹字雨民,原为张广建的幕僚,在甘肃兴办教育,振兴文化,颇有人望。

据说黎丹是来省城办事的,恰巧与陆洪涛聊起了陕甘战事。黎丹说“督军,依我之见,有李志行在陕,陕甘冲突迟早会爆发。”

战事没有进展,最近被报纸骂了个七荤八素,省内的抗议和指责又此起彼伏,陆洪涛头昏脑涨,此时已经病倒了。陆在病榻上愁眉苦脸地说“唉,可李志行不好打呀!雨民,你素有见识,你说这仗还要不要打?”

只见黎丹说道“督军,要不要打我不敢妄言。但若要打,此时恐怕是最好的机会了!有消息说李志行正在与奉军在满洲里大战,我想李志行再强,恐怕也不是张大帅的对手。失此良机,甘肃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陆洪涛听后点点头,不再言语。

恰在此时,马鸿宾也派了使者来,说愿意组成联军进攻绥远。原因也是听到了李志行与张作霖在东北打了起来。

陆洪涛遂决定进攻包头。吴桐仁、马廷勷和马璘几个也同意。于是大军出发,兰州成立留了约5000人防守。

因陆洪涛出兵最多,联军以甘肃陆军第1师第2旅旅长黄得贵为司令。该师本由陆洪涛自兼师长,但陆洪涛本人因在病中,已无法亲自出征了。

于是,甘肃第1路大军开动,向北迤逦而行……

……

战争又过了五、六天,进攻陕西北路的张兆钾见无法击破高峻,便分了一队人马想去偷袭北面的铜川,结果被高峻发现,派姜宏谟带人截了回去。

倒是孔繁锦那边本有些成果,但很快又丢了。

他派马步芳和马步青的骑兵向南绕了一大圈,经陇南的西和、徽县到达宝鸡以南,不费吹灰之力占了陕西的两当和凤县两处。

因收缩兵力,杨虎城在这两个县各放了才一连人马。守军抵挡一阵,便逃入附近山中。

二马也不停留,快马加鞭往北急进。很快达到王文秀驻防的平木镇。

结果王文秀措不及防,被攻破平木。王旅向北退入大散关,凭险死守。

大散关乃“关中四关”之一,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当年刘邦从四川入关中,就是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样的千古名计来麻痹这里的守军,才得以顺利进入关中的。如今王文秀守在这里,二马纵是人多却怎么也攻不破。

于是二马又向东去攻太白县,希望从东南方向靠近宝鸡。但被杨虎城派了两个团在橡岭河一带设伏,二马被杀得大败,仓皇退往凤县。

杨虎城命令部队追击,同时令王文秀出大散关在平木镇设伏截击。

结果,二马中了圈套,被杀得血流成河,4000多人马只剩了一半,也不敢再在陕西停留,又退回甘肃往天水去了。

马步芳、马步青兄弟二人,带着宁海军的精锐之师,奔袭好几百里,结果人马又丢了一半。

再说孔繁锦。二马奇袭陕西两当县成功的消息传来,就立刻配合加大了攻击力度。

但由于正面地形实在不利,就只放了两个旅在正面进攻;北边一个旅翻山攻击石闯坡以北的二房山等高地;南边一个旅进入渭河以南,绕过那个深达百米的大沟,进攻渭河“几”字弯以南的高地。

此时杨虎城已亲临阵地指挥,从容调度兵力抵抗。

结果孔繁锦哪个方向也没有得手,大战3天,折损了好几千人马退了回去!士气变得十分低沉。

而此时聚集在孔繁锦军营外的甘肃饥民已经多达上万人!这些人一路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却被孔繁锦挡住不让过,香喷喷的白米粥就在对面,却吃不到!大人饿得前心贴后背,小孩饿得直哭。

饥民们十分愤怒!就在军营外大骂孔繁锦,说“孔繁锦见死不救,这狗日的安徽人想把甘肃人都饿死!”,顺带连那些当兵的一块骂!

不少饥民家里也有孩子当兵,就围着军营,可怜巴巴地打听自己孩子是否也在这里?让孩子设法放自己过去,或者先给点东西吃,免得一家人都饿死在这里!

士兵们这几天连吃败仗,如今见自己的父老乡亲们这种悲惨的样子,个个两眼通红,就有人说“狗日的孔繁锦!真想饿死咱甘肃人呀?看看外面多惨!”

然后就有士兵接嘴说“我们不惨?天天卖命也就混了个自己吃饱,军饷一分钱不发,只怕我们吃饱,家里人全饿死了咧!”

然后军营里这种议论就越来越多,很多士兵晚上不睡觉,聚在一起议论。

孔繁锦手下的安徽籍军官见状赶紧报告孔繁锦,说:督办,这样下去,只怕军心大变!不如将饥民放过去,让他们去给杨虎城添麻烦。

孔繁锦听罢亲自到军营去查看情况,竟有士兵当面骂他!他的副官上去就打,但孔繁锦赶忙拦住,并当场宣布不再阻拦饥民,这事才被压住。

当晚,饥民欢呼着涌向杨虎城的阵地。杨虎城怕夹带敌军,一面让警戒,一面让灾民排好队伍,接受检查后通过。灾民们都照办了。

而后,灾民便源源不断进入陕西。杨虎城让驻守宝鸡的李子高组织力量,好生安顿灾民。

起初,孔繁锦手下的一个旅长提议趁混乱发起进攻,但孔繁锦终究不敢,他怕军队哗变!

灾民在宝鸡得到很好安置的消息迅速传回甘肃,正在路上的灾民便加快速度赶往宝鸡和长武。本还在家乡苦熬的很多灾民也动起身来,加入奔向陕西的队伍。

孔繁锦不得已放甘肃灾民入陕,后果就是再也无法组织有效进攻了,一者是因为不停又灾民通过阵地,一者是怕队伍哗变。同样面对灾民,我们再看看北面张兆钾哪里情况怎么样?

张兆钾遇到的情形与孔繁锦类似,但这家伙本身就是甘肃人,他不怕有人说“想将甘肃人全饿死”这样的话,因为老子就是甘肃人!怎么没见老子饿死了呢?!然后就是不准灾民通过!而且这家伙生性残暴,有灾民在军营旁啼哭或讨饭的,他让士兵统统棍棒打走!走的慢的,他还让士兵放枪!

灾民们害怕这只残暴地恶狼,躲得远远的痛哭。哭声一直传到军营里,士兵们也红着眼睛,咬牙切齿地暗骂“张狼”!

这些情况无一例外都传到了西安。

李志行问道“时间差不多了吧?”

乔修远说“快了,这几天!”

……

11月16日,甘肃第1路军到达银川,马步青带了的2000人马加入,第1路军总人数达到18000人马。大军继续北上,欲进攻绥远的乌海。

当日,李志行发布了两道命令:

1、任韩其武为对甘作战第3路军司令,辖韩其武边防军第2师、高双成第3骑兵旅,开往包头对甘作战。韩其武即刻出发。

2、令郑玉琨为绥远蒙南守备司令,负责绥远及张家口地区我方防务。

郑玉琨随即将剩余部队分为3路,自兼第1路司令,辖参战的陕军第1师部队及韩养浩第2骑兵旅驻防张北;任潘克成为第2路司令辖其大约2旅人马驻防固安;任马鸿逵为第3路司令辖马旅驻防归绥;任谭庆林为第4路司令,辖谭旅驻防丰镇。

郑玉琨主要任务是防守,防国民军,也防万一可能出现的奉军,所以这一线依旧留了1师又5旅的兵力。另外,他也不能全部向西。他不能将甘肃的部队吓回家,那样打起来就麻烦多了!

却说韩其武大军到了包头之后,兵分两路,他亲率第2师向西赶往乌海去迎战甘肃的第一路军,却派高双成9000骑兵乘火车南下东胜,然后转而向西,穿过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之间的新召,去包抄甘肃的第1路军。

11月18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韩其武在乌海以逸待劳,迎击甘肃第1路军。

甘肃军队骑兵很多,马廷勷和马璘两旅全是骑兵,陆洪涛的甘肃第1师也有两个团的骑兵,马鸿宾派出的两个团也是骑兵。所以,这支18000人的部队竟有近9000名骑兵!

乌海位于黄河“几”字弯的内弯边上,西边是由黄河水形成的乌海湖,乌海湖以西是阿拉善沙漠,绵延向北,一直与外蒙的戈壁大沙漠连在一起。

乌海属于河套平原的后套地区。往南地势都比较平坦,只是南部靠东有一条名叫甘德尔的独立小山,为南北走向,全长不过20公里多点,平均高度大概两三百米,最宽处约10公里,大致将乌海以南开阔平地包了起来。

应该说这种地形并不利于防御,尤其是不利于防御骑兵。但好在还有一个黄河可以利用。

于是,韩其武先让人将沿河一带的渡船全都收走,然后让两个团在乌海湖以南的巴音赛构筑阵地,因为上下几十公里唯一的一座黄河桥就在这里。

另外派了一个团在小中滩和大中滩的黄河东岸设伏。所谓小中滩和大中滩,是因为此处黄河水流缓慢,连续形成了两个水中小岛,黄河被分割成几绺较窄的水流,敌人的骑兵可以经此处武装泅渡。

并令一个旅在甘德尔山上构筑阵地。一个旅在乌海城前构筑阵地,剩下的一个旅在乌海成内,大炮放在城内及甘德尔山上。

最后,将一个骑兵加强团藏在了甘德尔山尾巴的背面。

关于对甘作战,军事上李志行一直在被动抵抗,现在的乌海之战也是如此。但韩其武兵力雄厚,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他打算就在这种平平无奇的地形下,一口将甘肃的第一路军吞了!

如此,被动防御已转化为主动防御,战争态势已经发生了悄然变化。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