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书名:祂们的骗局 作者:发花奶 本章字数:4261字 发布时间:2023-05-12

第十一章


刘小姐熟练地隐藏了自己察看那4台座机电话的眼神,决定拒绝有点气急冲冲的亚伦到会议室去的请求,“不……我需要留在这里。”

亚伦虽然有所不解,但他知晓解释之于危机的多余,于是他试图放缓气息,在刘小姐办公桌前坐下。世保局不实行硬性的上班时间规定,但离惯常的到场人员高峰期还有一段时间,零散的人员甚至出于对“与你同在”的刘小姐的见惯不怪,而忽略了作为清晨稀客的亚伦的存在。尽管如此,这两位尽责的世保局成员还是出于遵守他们的最高职业素养准则而压低声线。

“另外那位的死因是什么?”亚伦问道。

“清晨跑步时心脏病发,但我不能完全确定,因为我必须尽快挂线,以免惹起官方怀疑。”

“两个人都是在严重违背日常行为习惯下猝死的。”亚伦半自言自语道。

“你认为他们是被谋杀的?”

“不止如此。”他依旧在自语,那个来自直觉的判断在他的内心扩散。“我猜他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被人发现的?”

“他不是被路人发现的,他倒在一个警方日常巡逻必经的地方,被巡警发现的。”

话音未落刘小姐已察觉到亚伦凝重表情的加深。他在快速地思索。

“还有一位呢?”

“电话一直没有接通,我叫了人去他家看看。你在想什么?”

亚伦的疑惑因那个判断的越发清晰而加深。

“杀人有很多方法,而行动是会留下痕迹的,传统侦探故事对人的误导是,假如纯碎为了脱身,与其煞费心思地设计出精密的杀人计划,让案件显得疑点重重,不如以尽可能简洁的方案下手,务求让那些因行动而留下的可追踪线索减至最低。基于这点,凶手现在是以在世保局看来极其明显的疑点引起我们的注意,他在向世保局传达某种明确的信息。

但还有更重要一点。

我还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的一些关于你收拾摊子的理论。疑点就像病毒,其扩散必须依赖有机系统。无数疑案在警方处一放就是几十年,这是因为警方是一个程序机构,其运作机制是符合流程,判断一个案件能否结案,是依据其能否顺利地走完所有规定流程。至于所谓的真相能否大白、正义能否得到伸张,这些都是人文观点,我们可以根据对人文观点的理解去修正公务程序的运作机制,但一旦其顺利运作起来,人文观点就不作为变量之一参与到流程当中了。换句话说,警方是一个不具有生命力的机械系统,因而任何疑点都无法像病毒般在其内扩散,它们会被淹没在流程当中。而群众却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有机系统,再细微的疑点或争议,一旦接触到群众,其传播就一发不可收拾。因而,对你收拾摊子的工作来说,最佳方案永远是那个最大限度地让警方的介入压缩群众参与度的方案。

我们目前之所以对两人的被害如此肯定,是因为两个案件展示出来的精确违背二人行为习惯的信息,于是我们藉此判断凶手对两人的遇害状态作了如导演般的精准操控。那么两个案件都缺乏第三方群众任何程度的参与,包括路过目击或路人报案,这个现象就不会是凶手无意为之。那么,他是否在尽可能地让两个案件匹配你过后收拾摊子时的最佳方案?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刘小姐听罢花了半秒钟的时间分神庆幸在如此危难时刻有亚伦共同分担,她回想30多年前的葬礼上自己对那个可怜却成熟的小男孩母性大发的时刻,自觉自己与奇勒多年来对亚伦的栽培并无白费,他此刻正和当年他的父亲一样,成为成就世保局伟业的关键人物。

一声电话铃声把刘小姐拉回现实,她看看手机,是那位同事传来的短信,告知的是刘小姐不愿承认自己在心中早有预期的消息。第三位主管倒在自家卧室的地板上,气绝人亡,身旁散落一地的同样是向世保局透露明确疑点的药物。当然,直到那位同事进入屋内之前,他的死在那个“存在于光天化日之下”的现实中也是毫无动静。

刘小姐回复信息,让那位同事维持现场原封不动地离开,装作若无其事地迅速回局。至于那位不幸的主管的尸体,若非得到警方机缘巧合下的处理,就只得委屈他以忍受几天自家冰冷地板的方式,为世保局作最后服务了。

至此,离局长超过汇报时限,世保局正式进入危机状态还有十来分钟,除亚伦外的三位主管已全数阵亡,两人虽知不能坐以待毙,但那似有还无的敌人却让他们陷入完全被动。

亚伦看着那张昨晚搜获的纸碎,叨念着上面唯一幸免于焚毁的信息“关键人……”,陷入了沉思,其中夹杂着回忆。这个神秘的计划,怎能如此强大,由始至终都迷惑着当局、迷惑着现实、迷惑着自己。它的两次出现分别带走了两位于他如父的人物,让他陷入孤身一人的困境,这种让他感到无助的挫败感激发起他那种来自那个6岁小孩的强烈好奇心,【到底什么是关键人计划?】

突然,那句看似巧合地出于两位父亲之口,却从未真正获得自己深究其义的赠言给了他一线曙光,他喃喃自语地复述着那晚奇勒的话,“对真相的渴望让我忘记了背后的使命……越想弄清真相,就越是迷失方向……”

“你说什么?”刘小姐问道。

“真相要与使命同在……”,这句话终于为亚伦作出实质的引领,他抬头面对刘小姐,“和使命相关的才是真正的真相。”

刘小姐等待着他的解答。

“自从当年关键人计划现世以来,我们一直试图弄清骗局组织借由这个计划实施打击的对象是谁,却不得而知。那是因为我们都迷失于对谁是关键人这个真相的渴望里。试想,骗局组织通过当年的关键人计划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使命,而他们的行动结果是杀害了那个电影研究中心的所有发起人,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个不论任何性质的、明确被他们消灭了的对象?”

刘小姐想了想,“那个电影研究中心。”

“正是。

与刚才所说的以逃脱单次凶案为目的的作案准则不同,若要行动和逃脱都得以如现在的骗局组织般长久,就必须对他们的每一次行动实行精确部署,同时要不断根据实时的反馈作出调控,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减少不可控因素。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恐怖组织都无法真正形成气候,最终无不以溃败收场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那种看似尽可能扩散其恐怖效果的粗放型袭击为他们徒添不可控因素,他们永远无法确定一个3位数的伤亡数字为那个他们一心想要摧毁的世界带来的是分崩离析还是团结一致;他们更加无法确定随着伤亡效果扩散的是人们对他们的恐惧还是原本置身事外的第三方立场的敌意。面对这些徒添败算的风险因素,依然选择押宝于如此下策,正是让其歇斯底里的弱势使然。

要是不把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周旋形容为我们被玩弄于股掌之中,对方也起码比我们棋先一着,面对如此局面,假如我们还把骗局组织等同于传统恐怖组织看待,那我们就实属难辞其咎了。两者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骗局组织并非只是想捣乱这个世界,他们肩负着具体的使命。要做到半个世纪来都朝着这个使命不断进发,那么他们必定严格地精控着每一次行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与上一次的关键人计划有关的爆炸案就是一次对其目标实行精确打击的行动。假如忽略我父亲牺牲这个微小的意外因素不计,那从中被明确消灭的目标就是那个电影研究中心,因为死者恰好全是与之相关的人士。所以,很可能关键人计划真正的打击对象是机构而不是个人。那么假如三位主管的遇害是新的关键人计划在进行当中的话,那这次的打击对象很可能就是世保局本身。因此我们要以保存世保局为目标作出反应。”

“你的意思是世保局应该撤离吗?”

“不,我们应该停止进出世保局,切断敌人对世保局本体的追踪。”

“你凭什么认为这个能精准杀害世保局三位主管的敌人连世保局的所在位置都尚未掌握?”

“因为保密优先条例在起作用,”刘小姐被亚伦的话一语惊醒,“这是世保局赖以建立的基石,是每一个世保局成员的最高行事准则,亦是致使我的父亲和前任局长消失于世的终极原因,因为它并不用以保护个人安危,它用以保护世保局的存在。”

亚伦的话让刘小姐不禁内心激起一阵刺痛,她瞬间翻出那源于法兰的葬礼、却随法兰的棺木一并埋葬的感想,那是世保局对亚伦、法兰、前任局长、乃至所有世保局成员的亏欠。

但亚伦随即的话让刘小姐得以彻底解开这个潜伏30多年的心结,驱散掉法兰在其心头阴魂不散的萦绕,从此翻开世保局生涯的崭新篇章。

“假如敌人尚有关于世保局的信息未了解,那么排在末位的就一定是世保局本身。这正是保密优先条例的价值所在,就如驱使宇宙万物运作的规律本身并无意义,让恒星闪耀、让大地回春和让天灾夺取千万人生命一样,体现的都是其冷漠无情的本质,但在我们看来徇烂纷繁的人类文明却因太阳赖以其照常升起而得到孕育。”

亚伦显然对刘小姐的心态有所察觉,他以继承于父亲的使命感对她作安慰。刘小姐一洗当初面对前任局长暗淡下台时的颓势,改变了当初的想法,【谁说世保局没有使命。】

 


#

于是他们向全体世保局成员发出通告,此刻起所有人停止进出世保局,已在局里的人不再离开,不在局里的人不再进入,同时,在外的人尽量通过小型犯罪被警方扣留以保障人身安全,直至危机解除。

 


#

并不是说亚伦和刘小姐想以新年倒数的形式,倒数局长正式错过汇报时刻的到来,为此刻世保局的死寂气氛徒添恐惧。只是碰巧那个最终时刻的到来成为两人下达通告后的关键节点,而两人实在不比那些处于躁动不安、交头接耳、诚惶诚恐当中的下级成员掌握更多信息,也只能寄望于占据成就人类历史功臣榜半壁江山的偶然性因素,等等看看运气能否站在自己一方。

59秒,58秒……

两人沉默不语。基于两人此刻的内心活动,倘若他日以奇勒的黑色幽默描述起来,说是各怀鬼胎也不为过,当然前提是他有命归来。刘小姐对此求之不得,皆因在这1分钟不到的时限过后,她将成为世保局第三任局长,而在她看来,自己的局长职位交接仪式,恐怕要比上回更加惨淡。眼看噩梦即将于32秒后成为事实,她将多年来让其“奶妈”重担大事化小的戏虐心态在内心凝结成最后的呐喊,以告别作为内务秘书的美好生涯。【人家不要。】

26秒,25秒……

这边的亚伦同样不得安宁,随着时间倒数、危机的进逼,在最后一次会面中自己在奇勒身上亲眼目睹的运筹帷幄却越发清晰浮现。这让他无法信服面对此刻的危机奇勒完全受制于人,但对于当下形势他的参与又在何处?

12秒,11秒,10……

以心灵感应接收刘小姐多年来【死跑龙套】式忽视后,今天终于以如此形式当上主角,那个毫不应景却依然在刘小姐办公桌上默默耕耘的闹钟,此刻恐怕与当今早已形同虚设的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歌手奖得主的心态一样,【好过没有。】

5,4,3,2,1,0。

电话响起。

闹钟的职业生涯回归谷底,那台长期与另外3台打乱位置的座机电话再次备受触目。二人都因它的铃声备受震惊,但性质不同,亚伦纯粹出于感官效果,因为他并不知道其真实用途。

刘小姐虽感难以置信,却依然满心期待地接听,向对方报出三个数字,“6、8、9。”

电话那头的来电者确认数字无误,开口说话,传来的却是一把女生声音。

刘小姐噩梦成真。

那头,“你好……”,对方的声音因胆怯而略带迟疑。这头,“情况不妙”的信号已通过第三任世保局局长的眼神向亚伦同步传达。


(第十一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祂们的骗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