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财
书名:封神演义 作者:【明】许仲琳 本章字数:7303字 发布时间:2023-05-10



纣王 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桀时;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须知世运无真



主,却笑贪淫有阿痴;今日还归民社去,从来天意岂容私?



话说众诸侯俱上了九间殿,只见丹墀下,大小将领头目等众,跻跻跄跄,簇拥两旁;子



牙传令军士,先救灭宫中火焰。武王对子牙曰:“纣王无道,残虐生民,而六宫近在肘腋,



其宫人侍宦,被害更深。令军士救火,不无波及无辜,相父首先严禁,毋令复遭陷害也。”



子牙忙传令:“凡军士人等,止许救火,毋得肆行暴虐。敢有违令,妄取六宫中一物,妄杀



一人者,斩首示众,决不姑息,好自知悉。”只见众官人宦官,齐呼万岁!武王在九间殿驻



跸,与众诸侯看众军士救火。武王猛抬头,看见殿东边有黄色二十根大铜柱,排列在旁,武



王问曰:“此铜柱乃是何物?”子牙曰:“此铜柱乃纣王所造炮烙之刑。”武王曰:“善



哉!善哉!不但受刑者甚惨,只今日孤观之,不觉心胆俱裂。纣天子可谓残忍之甚!”子牙



引武王入後宫,至摘星楼下,虿盆 面蛇 ,上下翻腾,白骨暴露,枯骸乱滚,酒池内阴风凄



凄。武王问曰:“此是何故?”子牙曰:“此是纣王所制虿盆,杀害宫人者,左右正是肉林



酒池。”武王曰:“商天子无仁德之心,一至此也!”不胜伤感,乃作诗以纪之:



“成汤开网德声扬,放桀南巢正大纲;六百年来风气薄,谁知惨恶伤疆场?”



又炮烙之刑,作诗以纪之:



“苦陷忠良性独偏,肆行炮烙悦婵娟;遣魄常旁黄金在,楼下焚烧业报牵。”



话说武王来至摘星楼,见馀火尚存,烟焰未尽,烧得七狼八狈,也有无辜宫人,遭此大



劫。尚有遗骸未尽,臭秽难闻;武王更觉心中不忍,忙吩咐军士,快将这些遗骸,检出去掩



埋,无令暴露。谓子牙曰:“但不知纣王骸骨,埋於何所?当另为检出,以礼安葬,不可使



其暴露。你我为人臣者,此心何安?”子牙对曰:“纣王无道,人神共怒,今日自焚,实所



以报之也。今大王以礼葬之,诚大王之仁耳。”子牙吩咐军士,检点遗骸,毋使混杂。须寻



纣王骸骨,具衣衾,以天子之礼葬之。後人有诗,叹成汤王业,如斯而尽:



“天丧成汤业,敌兵尽倒戈;积山月遍野,标杵血流河。尽去烦苗法,方兴时雨歌;太



平今日定,衽席乐天和。”



话说子牙命军士寻纣王遗骸,以礼安葬不表。单说众诸侯同武王往鹿台而来,上至三



时,见阁接云端,楼连霄汉,亭台千叠,殿宇巍峨,栏枰玉饰,梁栋金装。又只见明珠奇



宝,珊瑚玉树,装饰成琼宫瑶室,堆砌就绣阁兰房;不时起万道霞光,顷刻有千百瑞彩。真



所谓目眩心摇,神飞魄乱。武王点首叹曰:“纣天子这等奢华,竭天下之财,以穷己欲,安



有不亡身丧国者?”子牙曰:“古今之所丧者,未有不从奢华而败。故圣王再三叮嘱垂戒



者,宝已以德,毋宝珠玉,良有以也。”武王曰:“如今纣王已灭,天下诸侯与百姓,受纣



王剥削之伤,荼毒之苦,征敛之烦,自坐水火之中,衽席不安,重足而立。今不若将众叙之



货财,给散与诸侯百姓,将巨挢聚敛之稻梁,赈济与饥民,使万民昭苏,享一日安康之福



耳。”子牙曰:“大王言念及此,真社稷生民之福也,宜速行之。”武王命左右去散财发粟



不表。只见後宫擒纣王之子武庚至,子牙命推来,众诸侯切齿。少时众将将武庚推至殿前,



武庚跪下。众诸侯齐曰:“殷纣无道,罪孽满贯,人神共怒,子当斩首正罪,以泄天地之



恨。”子牙曰:“众诸侯之言甚是。”武王急止之曰:“不可!纣王肆行不道,皆是群小



妖 ,惑乱其心,与武庚何干?且纣王炮烙大臣,虽贤如比干、微子,皆不能匡救其君,又



河况武庚为幼稚之子哉?今纣王已灭,与子何仇?且罪人不孥,原是上天好生之德,孤愿与



众位大王,共体之,切不可妄行杀戮也。俟新君嗣位,封之以茅土,以存商祀,正所以报商



之先王也。”东伯侯姜文焕出而言曰:“元帅在上,今大事俱定,当立新君,以安天下诸侯



士民之心。况且天不可以无日,民不可以无君;天命有道,归於诸仁。今武王仁德,着於四



海,天下归心;况我等众侯,入襄武王,以伐无道,正为今日之大事也。望元帅一力担当,



不可迟延,有负众人之心。”众诸侯齐曰:“姜君侯说得有理,正合众人之意。”子牙尚未



及对,武王惶惧逊谢曰:“孤位轻德薄,名誉未着,惟日兢兢,求为少过,以嗣先王之业,



而成遑敢妄觊大位哉? 天位维艰,惟仁德者居之,乞众位贤侯,共择一有德者,以嗣大



位,毋令有忝厥职,遗天下羞。孤与相父,早归故土,以守臣节而已。”傍有东伯侯厉声大



言曰:“大王之言差矣!天下之至德,孰有如大王者?今天下归周,已非一日,即黎民之箪



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谓大王能救民於水火也。且天下诸侯,景从云集,随大王之



伐无道,其爱戴之心,盖有自也。大王何必固辞?愿大王俯从众议,毋令众人失望耳。”武



王曰:“发有何德,望贤侯毋得执此成议,还当访寻有德,以服天下之心。”东伯侯姜文焕



曰:“昔日尧以至德,克相上帝,得承大位。後生丹朱不肖,帝求人而逊位,群臣举舜,舜



以重华之德,以继尧而有天下。後帝舜生子商均,交不肖,舜乃举天下,而让之禹;禹生启



贤,能继承夏命,故相继而传十七世。至桀无道,而失夏政,成汤以至德,放桀於南巢,伐



夏而有天下,传二十六世,至纣大肆无道,恶贯罪盈。大王以至德,与众诸侯,恭行天之



罚。今大事已定,克承大宝,非大王而有谁?大王又何必固逊哉?”武王曰:“孤安敢比汤



禹之贤哲也?”姜文焕曰:“大王不事干戈,以仁义教化天下,化行俗美,三分天下有其



二,故凤鸣於岐山,而万民乐业,天人相应,理不可诬。大王之德政,与二君何多让哉?”



武王曰:“姜君侯素有才德,当为天下之主。”忽听得两旁众诸候,一齐上前大呼曰:“天



下归心,已非一日,大王为何苦苦固辞?大拂众人之心矣。况吾等会盟此地,岂是一朝一夕



之望,无非欲立大王,再见太平之日耳。今大王舍此不居,则天下诸侯瓦解。自此生乱,是



使大下终无太平之日矣。”子牙上前急上之曰:“列位贤侯,不必如此,我自有名正言顺之



意。”正是:



子牙一计成王业,致使诸侯拜圣君。



话说众诸侯在九间殿,见武王固逊,俱纷纷然争辨不一。子牙乃上之,对武王曰:“纣



王祸乱天下,大王率诸侯,明正其罪,天下无不悦服,大王理当正位,号令天下。况当日凤



鸣岐山,祥瑞见於周地,此上天垂应之兆,岂是偶然?今天下人心悦而归周,正是天下响



应,时不可失。大王今日固辞,恐诸侯心冷,各散归国。涣无所统,各据其地。自生祸乱;



甚非大王吊伐之意,深失民望,非所以爱之,实所以害之也,愿大王详察。”武王曰:“众



人固是美爱,然孤之德薄,不足以胜此任,恐遗先王之羞耳。”东伯侯姜文焕曰:“大王不



辞逊,元帅自有主见。”乃对子牙曰:“请元帅速行,不得迟延,恐人心解散。”子牙急忙



传令,命画图样造台,作祝文,昭告天地社稷,俟後有大贤,大王再让位未迟。众诸侯已知



子牙之意,随声应诺。旁有周公旦自去造台,後人有诗诵之:



“朝歌城内筑禅台,万姓欢呼动八垓; 气已随馀焰尽,和风方向太阳来。吱山鸣凤知



祯瑞,殿陛赓歌进寿杯;四海雍熙从此盛,周家泰运又重开。”



话说周公旦画了图样,於天地坛前,造一座台,台高三层,按三才之象,分八卦之正,



中设皇天后土之位,旁立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神,按 号上,子、丑 、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立於其地。前後有十杆 号,按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立於本位。坛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曰太昊,夏曰炎帝,秋曰少昊,



冬日颛琐,中有黄帝轩辕坛。上罗列笾豆 簋,金爵玉 ,陈设器具;并生□(诌字去了



“言”)炙脯,列於几席, 酱鱼肉,设於案桌,无不齐备。只见香烧宝鼎,花插金瓶,子



牙方请武王上坛。武王再三谦让,然後登坛。八百诸侯,齐立於两旁,周公旦高捧祝文,上



坛开读祝文曰:



“惟大周元年壬辰,越甲子昧爽,三日哉生明,西岐姬发,敢昭告於皇天后土神 曰:



呜呼!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殷受弗克上天,自绝於民。臣发承祖宗累洽之仁,列圣相沿



之德。予小子曷敢有越厥志,恭天承命,底商之罪,大正於商。惟尔神 ,克承厥勋,诞膺



天命。予小子方日夜 惧,恐坠前烈,敬修未遑。无奈诸侯 老军民人等,书请再三,众志诚



难固违,俯从群议。爰考旧典,诹吉日, 告於天地宗庙社稷,暨我文考;於是日受册宝,



嗣即大位。仰承中外靖共之颂,天人协应之符,庆日月之照临,膺皇天之永命。尚望福我维



新:永终不替,慰兆人胥戴之情,垂累叶无疆之绪。神其鉴兹,伏惟尚飨。”



话说周公旦读罢祝文,焚了,祝告天地毕,只见香烟笼罩,空中瑞霭,氤氲满地。其日



天明气清,惠风和畅,真是昌期应运,太平景象,自然回别。那朝歌百姓拥挤,遍地欢呼。



武王受了朋宝,即天子位,面南垂拱端坐,乐奏三番,众诸侯执笏山呼万岁。拜祝毕,武王



传旨,大赦天下。众人簇拥武王下坛,来至殿庭,从新拜贺毕,武王传旨,命排九龙筵席,



大宴八百诸侯。君臣共乐,众人酒过数巡,俱各欢畅,百官各已深沉。各辞阙谢恩而散。後



人读史,见武王一戎衣而有天下,君臣和乐,作诗以咏之:



“坛下香风绕圣王,军民嵩祝舞霓裳;江山依旧承柴望,社稷重新乐裸将。金阙晓临仙



掌动,玉阶时听佩环忙;庶熙 清明世,万姓讴歌庆未央。”



说那次日武王设朝,众诸侯朝贺毕,武王谓子牙曰:“殷纣因广施土木之工,竭天下之



财,荒淫失政,故有此败。朕蒙众诸侯立之为君,朕欲将鹿台之财,给散与天下诸侯,颁赐



各夷王衣袭之费。列爵为五,分土为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 信



明义,崇德报功,命诸侯各引人马归国,以安享其土地。”又将摘星楼殿阁,尽行拆毁。散



鹿台之财,发巨挢之粟,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基,式商容之间,放内宫之人,大赉於四



海,而万姓悦服。乃偃武修文,归马於华山之阳,放牛於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弗服。武王在



朝歌旬月,万民乐业,人物安阜;瑞草生,凤凰现,醴泉溢,甘露降,景星庆云,熙庶 ,



真是太平景象。有诗为证:



“八十公公杖策行,相逢欢笑话生平;眼中不见干戈事,耳内稀闻战鼓声。每见麒鳞鸾



凤现,常听丝竹管弦鸣;而今世上称宁宇,不似当年枕席惊。”



话说武王为天子,天人感应,民安物阜,天降瑞祥,万民无不悦服;只见天下诸侯,俱



辞朝各归本国。子牙入内庭见武王,王曰:“相父有何奏章?”子牙奏曰:“方今天下已



定,老臣启陛下,命官镇守朝歌。”武王曰:“俱听相父,着用何官?”子牙曰:“今武



庚,陛下既待以不杀,使守本土,得存商祀,必用何人监守方可?”武王曰:“俟明日临朝



商议。”子牙退朝回相府。只至次日,武王早朝,诸侯朝见毕,武王曰:“朕今封武庚世守



本土,以存商祀;必使人监国,当用何人而後可?”武王问罢,众臣共议:“非亲王不可,



须命管叔鲜、蔡叔度二王监国。”武王依允,随命二叔守此朝歌,武王吩附明日大驾归国。



只见武王圣谕一出,朝歌军民 老人等,俱谋议遮留圣驾不表。话说武王次日吩附二叔监



国,大家随起行。只见那些百姓扶老携幼,遮拜於道,大呼曰:“陛下救我等於水火之中,



今一旦归国,是使万姓而无父母也。望陛下一视同仁,留居此地,我等百姓,不胜庆幸。”



武王见百姓挽留,乃慰之曰:“今朝歌朕已命二叔监守,如朕一般、必不令尔等失所也。尔



等当奉公守法,自然安业,又何必朕在此,方能安阜也?”百性挽留不住,放声大哭,震动



天地;武王亦觉凄然,复谓二弟管叔鲜、蔡叔度曰:“民乃国之根本,尔不可轻虐下民,当



视之如子;若不能体意,有虐下民,朕自有国法在、必不能为亲者讳也。二弟共勉之!”二



叔受命,武王即日发驾起程,往西岐前进;百姓哭送一程,竟回朝歌不表。话说武王离朝



歌,一起行来,已非一日;不觉来至孟津,思想昔日渡孟津时,白鱼跃舟,兵戈扰攘,今日



又是一番光景,不胜嗟叹。後人有请咏之:



“驾返西岐龙入海,与民软忭乐尧年;放牛桃林开新运,归马华山洗旧膻。箕子囚中先



解释,比干墓上有封笺;孟津昔日曾流血,无怪周王念往贤。”



话说武王同子牙渡了黄河,过渑池,出五关;子牙一路行来,忽然想起一班随行征伐阵



亡的将官,心下不胜伤悼。一日来至金鸡岭,兵过首阳山,只见大队方行,前面有二位道者



阻住,对 门官曰:“与我请姜元帅答话。”左右报进中军,子牙忙出辕门观看,却是伯



夷、叔齐。子牙忙躬身问曰:“二位贤侯见尚,有何见谕?”伯夷曰:“姜元帅!今日回



兵,纣王致於何地?”子牙答曰:“纣王无道,天下共弃之:吾兵进五关,只见天下诸侯已



大会於孟津,至甲子日,受辛兵旅若林,罔敢数於我师,前徒反戈,於以败北,至血流标



杵,纣王自焚,天下大定。吾主武王,散鹿台之财,发巨挢之粟,封比干之基,释箕子之



囚,诸侯无不悦服,尊武王为天子,今日之天下,非纣王之天下也。”子牙道罢,只见伯



夷、叔齐仰面涕泣大呼曰:“伤哉!伤哉!以暴易暴兮,予意欲何为?”道罢拂袖而回,竟



入首阳山作采薇之诗,七日不食周粟,遂饿死首阳山。後人有诗吊之:



“昔日阻周兵在咸阳,忠心一点为成汤;三分已去犹啼血,万死无辞立大纲。水土不知



新世界。江山还念旧君王;可怜耻食周朝粟,万古常存日月光。”



话说子牙兵过首阳山,至燕山,一路周民箪食壶浆,迎迓武王。一日兵至西岐山,忽有



上大夫散宜生、黄滚前来接驾,领众官俱在道旁俯伏。武王在车中,见众弟与黄滚老将军,



後随孙儿黄天爵。武王曰:“朕东征五载,今见卿等,不觉满腔凄惨,愁怀勃勃也。”散宜



生近前启曰:“陛下今登大位,天下太平,此不胜之喜。臣等得复观天颜,正是龙虎重逢,



再庆都俞从之风。陛下与万民同乐太平,又何至凄惨不悦也?”武王曰:“朕因会诸侯而伐



纣,东进五关,一路损朕许多忠良,未得共享太平,先归泉壤。今日卿等老者少者,存者没



者,俱不一其人;使朕不胜今昔之感,所以郁郁不乐耳。”散宜生启曰:“以臣死忠,以子



死孝,俱是报君父之洪恩,遗芳名於史册,自是美事。陛下爵禄其子孙,世受国恩,即所以



报也,又何必不乐哉?”武王与众臣并辔而行,西岐山至岐州只七十里,一路上万民争看、



无不欢悦。武王銮驾簇拥,来至西岐城,笙歌嘹 ,香气氤氲。武王至殿前下辇入内庭,叁



见太姜,谒太姙,会太姬,设筵宴在显庆殿,大会文武。正是:



太平天子排佳宴,龙虎风云聚会时。



话说武王宴赏百官,君臣欢饮,俱醉而散。次日早朝,聚众文武叁谒毕:“有奏章出班



见朕,无事早散。”言未毕、子牙出班奏曰:“老臣奉天征讨,灭纣兴周,陛下大事已定;



只有两年阵亡人仙,天受封职。老臣不日辞陛下,往昆仑山见掌教师尊,请玉牒金符,封赠



众人,使他各安其位,不教他怅怅无依耳。”武王曰:“相父之言甚善。”言未毕,午门官



启奏:“外有商臣飞廉、想来在午门候旨。”武王问子牙曰:“今商臣至此见朕,意欲何



为?”子牙奏曰:“飞廉、恶来,纣之佞臣。前破纣之时,二奸隐匿;今见天下太平,至此



要惶惑陛下,希图爵禄耳。此等佞贼,岂可一日容之於天地间哉?但老臣有用他之处,陛下



可宣入殿庭,候老臣吩咐他,自有道理。”武王从其言,命宣入殿前来。左右将二人引至丹



墀,拜舞毕,口称:“亡国臣飞廉、恶来,愿陛下万岁!”武王曰:“二卿至,有何所



愿?”飞廉奏曰:“纣王不听忠言,荒淫酒色,以此社稷倾覆。臣闻大王仁德着於四海,天



下归心,真可驾尧轶舜。臣故不惮千里,求见陛下,愿效犬马。倘蒙收录,愿执鞭於左右,



则臣之幸也。谨献玉符金册,愿陛下容纳。”子牙曰:“二位大夫,在纣俱有忠诚,奈纣王



不察,致有败亡之祸?今既归周,是弃暗投明,愿陛下录用二位大夫,正所谓:『舍 而用



美玉也。』”武王听子牙之言,封飞廉、恶来为中大夫。二人谢恩,後人有诗叹之:



“贪望高官特地来,金符玉册献金堦;子牙早定防奸计,难免封神剑下灾。”



话说武王封了飞廉、恶来二人,子牙出朝回相府不表。却说当年马氏笑子牙不能成其大



事,竟弃子牙而他适。乃至今日,武王嗣位,天下归周,宇宙太平,即茅檐 屋,穷谷深



山,凡有人烟聚集之处,无有不知。武王伐纣,俱是相父姜子牙之功。今日一统华夷,姜子



牙出将入相,享人间无穷富贵:权侔人主,位极人臣,古今罕有,天下人无不赞叹。当日子



牙困苦之时, 溪隐坐,此身已老於为渔;执意八十岁方被文王聘请归国,今日做出天样这



般事业来。今日讲,明日讲,一日讲到马氏耳朵 来。马氏此时,跟随了一个乡村田户之



夫;其月闻得邻家一个老婆子,对马氏曰:“昔日你初嫁的那个姜某,如今做了多大事



业!”如此长,如此短,说了一遍。说得那马氏满面通红一腔热烘烘的起来,半目无话。那



老婆子又促了两句说道:“当日还是大娘子错了!若是当时随了姜某,今日也享这无穷之



福,却强如在这处守为度日,这还是你命 没福。”马氏心中如油煎火燎一般,追悔莫及,



越发恼怒。当时马氏辞了老婆子,自家归来,坐在房 ,越想越恨道:“当初如何看不上



他?这双眼睛,还生在世上,自思便活一百岁,也只是如此。天下岂有这等一个大贵人,错



过了,还有什麽好处?又想适才这个老婆子说是我没福,不觉羞惭,再有何颜立於人世?不



如寻个自尽罢。”乃大哭了一回 ,心 又想:“恐怕不是他,假如错听了,天下也有这个



同名同姓的,却不是枉死了?自己又自解叹,且等到晚间,待我这个丈夫来家,问他明白,



再死未迟。”那日天晚,只见那农夫张三老市中卖菜回家,马氏接着,收拾了晚饭,与丈夫



吃了。因问曰:“如今闻说姜子牙他出将入相,百般富贵,果然真麽?”张三老听说,忙陪



笑脸答曰:“贤妻不问,我也不好说,果然是真的。前日姜丞相在朝歌,甚麽样威风;天下



诸侯,俱各听命。我那时要与你说去见他一见,也讨个小小的富贵;我只怕他品位俱尊,恐



惹出事来,故此一向不曾说得。今蒙娘子问及,只得说与你知道,如今迟了。姜丞相回国多



时,若是当初在这 好的。”马氏闻言,半口无语;这张三老恐娘子作恼,又安慰了一



回 。马氏假意劝丈夫睡了,自己收拾浑身乾净,哭了几声,悬梁自缢而死,一魂往封神台



去了。及至张三老知觉,天已明了,马氏气死,张三老只得买棺木埋葬不表。後人有诗曰:



“痴死尚望享荣华,应悔当年一念差;三复垂思无计策,悬梁虽死愧黄沙。”



话说子牙次日入朝,见武王奏曰:“昔日老臣奉师命下山,助陛下吊民伐罪,原是应运



而兴;凡人仙皆逢杀劫,先立有封神榜,在封神台上。今大事已定,人仙魂魄无依,老臣特



启陛下,给假往昆仑山,见师尊,请王符金册,来封众神,早安其位;望陛下准老臣施



行。”武王曰:“相父劳苦多年,当享太平之福,但此事亦是不了之局,相父可速即施行,



不得久羁仙岛,令朝臣朝夕凝望。”子牙曰:“老臣怎敢有负圣恩,而乐游林壑也。”子牙



忙辞武王,回相府,沐浴毕,驾土遁往昆仑山而来。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封神演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