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七章
书名:祂们的骗局 作者:发花奶 本章字数:4058字 发布时间:2023-05-11

第二部

第七章


2018年,中国


柔和的阳光穿过纱状的窗帘透进室内,仿佛并不为了增添这间空无一人的书房的亮度,而是特显它的昏暗。书桌上,一台开启的笔记本电脑闪烁着光亮,屏幕里,一段视频正在一个未被最大化的窗口里播放。画面的下方始终被一光滑反光、呈凹凸流线状、左右对称的扁平物所占据。一名背对镜头的公安人员从左侧入镜,往远离镜头的方向走到一处住宅门口,按下门铃后稍作等待,片刻之后,带着迟疑的表情屋主出门接待,二人展开交谈。由于视频处于静音状态,交谈内容无从得知,也始终无法窥探公安人员的面容。

奇勒走进书房,手里提着一杯冒气的热茶,坐回他离开不久的位置。他一脸运筹帷幄地看着正在播放的视频,随手举杯至面前浅呷一口浓茶的同时目光不离屏幕。

电话响起,奇勒接听。

电话那头传来室外的噪音,语气中透露对方正处于奔波当中:“您好,是奇勒先生吗?”

“是的。”

“我现在过去,请问您在家吗?”

“在,你过来吧。”

“好的,大概十来分钟,到了再给您电话。”

“好的,谢谢。”

他挂断电话,关闭视频,随即从电脑侧方退出一张TF储存卡,又从身旁拿起一个侧面手掌大小的长方体盒子,这年头几乎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是电子产品。

奇勒看看墙上的挂钟,正值正午时分。目光回到手头上,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



#

康妮坐在远离窗户和人群的卡座,她看看手机,时间是中午12点40分。相约的人还没到,不妨分神叹世道。虽说处于闹市的角落,然而正值饭市时候,菜品精致出色的如此好店却落得清静,相反,占据一场饭局几乎不到十分一时间的所谓餐桌服务竟能被作为主打卖点,吸引人们不惜排队等位,全靠网络效应。以新新科技为手段,伴随满满政治意味的商业活动正把人群塑造成羊群。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此话前半句毋庸置疑,有些才能是天生的。属于康妮的天生之才可能要数对事物产生怀疑的天性。在很小的时候,当身边那些(自作)聪明的小伙伴都有意无意地以“听话”作公众形象,讨主子欢心之余顺便自毁前程之际,康妮已发展出一套极具个人风格的忤逆做派。她以疑似世界纪录的几乎有生以来零争吵的温和态度对所见所闻全怀疑了一遍,好像她的大脑出厂时自带防洗脑装置,连以礼待人这种普世规条她都着实经过一番严谨思辨后才作为阶段性战略方针落实执行。可想,对于一些无条件信奉所谓传统美德的程度甚于“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人格卫士来说,斯文败类之名谁与争锋,非她莫属。尤其是如此作风配以她那廿载不变的人畜无害、纯情小白兔形象风格,更是让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温顺服从就是美”信徒们恨不得将其煎皮拆骨,除之后快。

然而,在讲求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现代社会,李白那古董鉴赏价值与实用价值高低难辨的千古金句后半句却实在是有待商榷。起码在康妮看来,到目前为止,她那天生之才的唯一作用如无意外就只是在刚刚取得社会学博士学位之时,正值撒网求职之际,启发她想出文明具有反生命体特性的特征这一理论,并以此为主题写了一篇文风诡异,晦暗难明的短篇小说,在小众文学论坛蜻蜓点水般火了一把,除此之外就别无其他了。不久后,她就莫名其妙地做了现在这份工作,原本被撩至蠢蠢欲动的文学春心也就被了无痕迹地吹抚散尽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来一点稿费。

说来,她甚至不记得当初自己有向现在的这份工作投过简历,也难怪它怎样看来也不像一份正式的工作。时间拨回个把年前的一个下午,康妮正在市图书馆百无聊赖地等待着与潜在雇主进行面试。考虑到自己被无数个石沉大海的工作申请反映出的超低市场价值,加上这么个莫名其妙的面试地点,康妮根本没有把这场面试提上心思,出席完全是好奇使然。

见相约的人还没到,她便以长期稳坐她消遣兴趣榜头把交椅的香港立法会会议来打发时间。一开启科学上网的流程,打开视频网站,民主派议员黄毓民与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的较量立刻展现眼前。会上,黄议员以泼妇骂街之势对林郑司长进行训示,言语间振振有辞,乍一听句句在理;而林郑司长则以全程低头玩弄手机的蔑视姿态从容应对;转播画面还时不时以会议主席忍俊不禁的镜头插科打诨,其中透射出的戏剧张力岂是法式荒诞流派能够媲美。

正值赏心悦目之际,忽然听到有人从背后呼唤自己的名字,康妮回头一看,一位脸戴黑框眼镜、身穿及膝风衣的中老年男人闯入眼帘。眼前之人其貌不扬却风度翩翩,不禁让她回想起一部上映于2011年的英国电影里,由加里奥特曼演绎的角色形象。康妮精神一振,职业生涯由此展开。

其实真要用起“职业生涯”这个词来,康妮反而会觉得有点语义不明,倘若要向别人讲述自己到底从事什么行业,她分分钟落得个哑口无言。皆因她受雇于“加里奥特曼”的工作职务是私人助手,至于对方的具体职业康妮只获得一句弥足珍贵的“机密”。如此说来,康妮的人生首份工作实质上就是为一个中老年男人提供私人服务,这样的话,向三姑六婆之流描述起来其实和包养并无两样。当然,驾驭得了斯文败类的头衔,康妮又怎会在乎三姑六婆之目光?何况,三姑六婆们何来的权限了解“机密”?

正是这句“机密”让康妮兴趣盎然,加之奥特曼先生之气质气场对康妮那因性别而来、自古神秘莫测、不能证伪的所谓第六感直觉所起的正面作用,康妮对工作邀请作出肯定答复的迅猛之势甚至让它跑先于黄议员那计时精准、压哨而停的涛涛绝论。当然,报酬可观和别无选择在她的抉择当中纯属次要因素,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康妮内心说道。

撇除以上种种乱七八糟的理论推导,这份工作自有其客观优劣。优处在于,其实质工作内容其实并不复杂,与职称相符,无非就是替奥特曼先生在网上查找下资料、处理下个人财务账单之类杂务事项,胜任诀窍只不过是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并无异禀天赋所需。而所谓成败也萧何,魔鬼往往藏在魅力中,劣处则由这份工作的魅力而来——机密。

自接受工作以来,虽说尽职尽责,不作多余过问,但在这个一切因联网而无所遁形、却又被高速进化的奶头乐哺育出的全天候喜庆气氛掩盖其潜藏危机的形而上乌托邦时代,号称配备高配版防洗脑装置的康妮又怎能不居安思危。其实从一开始以“机密”告知,就能看出奥特曼先生对工作性质无意掩饰,奈何具体事项必须以保密形式才能顺利进行。这点康妮心领神会,心照不宣。只是,假如自己真的有幸为某项关乎社会真相、政治阴谋、乃至人类秘密的举世伟业贡献着力量却被蒙在鼓里,康妮实在心有不甘。每次想到这里,康妮都由衷赞叹电影的魔力,尤以好莱坞式反乌托邦类型为甚。

但最近康妮的第六感发作,频频预感自己即将迎来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日。预感的端倪初现于奥特曼先生近来的异常。其实真要咬文嚼字考究起来的话,“异常”二字有点用词不当。因为受雇以来,康妮被暗许获悉的机密就包括奥特曼先生不但是一位从事特殊行业的特殊人物,而且他手头上正在进行着一个已提上日程的计划,而康妮的助理职务是专门服务这个计划的。而所谓的异常其实是指这个计划仿佛进入了冲刺的阶段。不但安排给康妮的事务频繁了,对处理的精确度要求严谨了,而且从他一连串表面看来风马牛不相干的行程安排可以聚合出一种布局的态势。而今天的约见则让真相呼之欲出、触手可及,仿佛。

原本,康妮知道奥特曼先生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进行一次短暂出差,在出差期间他会呈现一种人间蒸发的状态,然后数天后她会被主动告知他已回来。这种规律定期重复,次次如是,并无异常。而最近又到了临近出差的日子,但这次康妮却被郑重其事地约见于他出发之前。

上述所致,此刻的康妮不免有点紧张。回过神来,加里奥特曼已展现眼前。他依旧以及膝风衣示人,被黑框眼镜修饰的严肃面容散射出的是沉着理智,这种人以步步为营修得运筹帷幄。面对眼前之人,康妮终于放松下来,原因与另一个她当初之所以接受工作的因素如出一辙:彼此皆脱离于表面和谐却潜藏暗涌之现实的生活状态,让她觉得对方是同道中人。虽然对于在对方眼中自己的胜任条件康妮无从得知。

加里奥特曼坐下。

“奇勒先生。”康妮说道。

“康妮。”奇勒回应。

两人一贯以礼相待,这是奇勒首先作出的表率,为的是暗示性地提醒着这份工作的特殊性质,因而伴随危机,需要严正以待。

两人稍作沉默,奇勒开口。

“你知道香港市民对前任特首梁振英的戏称吗?”

奇勒的问题出人意表,让康妮有点反应不及。她以为奇勒在调解气氛,笑着回答:“知道啊。”

“很好。服务员,点餐。”

奇勒的语气郑重其事,并非说笑。



#

下午茶时分,奇勒从餐厅走出,康妮已先于他约莫半小时离去,为的当然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他已把必要的事情向她交代清楚,他知道此刻开始,两人将分道扬镳,分头行事。他回想起当天与法兰分别的时刻,心中再次希望一切都按原定的计划顺利进行。与当年一样,现在,也会是一个关键转折。但这次,他不再忧心忡忡,而是胜券在握。因为迷雾渐已消散,局势已然明朗,当初的预计准确无比,敌人终究稍逊一筹。

奇勒对康妮充满信心,因为她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认知吻合。很多人认为知识决定认知,此言差矣。知识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每个人都会接受,不管他的文化程度和性格品行如何。但认知不一样,哪怕将一个非常合理、具说服力、看似确凿的认知,向一位知识水平非常高,人格修养非常好的人解释,他也有可能不能接受,甚至哪怕他从逻辑上理解,但却坚持不接受。所以决定认知的,除了知识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就好比,让同等智力的人们面对同一件异常事物,有人就是会兴趣盎然,有人就是会无动于衷。而现在的一切,都始于最初那莫名突现的原始认知——好奇。

奇勒走着。

   


#

十来分钟后,奇勒已身处一家大型购物商场厕所的厕格。他放下那个刚刚从顾客储物柜取出、与身上装束格格不入的背包。拉开背包拉链,他逐件检阅里面的物品是否齐全。包里装有一袋密封包装的红色液体、一叠文件、一支油性墨水笔、一副隐形眼镜、一顶假发、一件连帽卫衣、一条深色牛仔裤和一双复古运动鞋。物品齐全。

反锁的厕格里,奇勒着手脱下身上的衣服。



#

数站地铁距离开外,易装后的奇勒走在旧城区里。他改变了发型、摆脱了眼镜,一身以现代定义视为休闲的装束与一贯风格相去甚远。他故作平常却了如指掌地避开连串监控摄像头后,来到一栋连体式破败居民楼。表面紧闭的防盗铁门实质形同虚设,轻拉即开后奇勒走进楼内。


(第七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祂们的骗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