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书名:祂们的骗局 作者:发花奶 本章字数:4233字 发布时间:2023-05-10

第五章


内务秘书刘小姐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前,她把一根小试管放进她的咖啡里一吸,随即拿起试管把咖啡淋在这最后一口芝士蛋糕上,待咖啡渗至底下的饼层,郑重其事地把它放进口中,一脸满足。这是她的一大爱好,指的并不是蛋糕,而是这种精致地把事情复杂化的处事方法。【细节就像迷宫,秘密能隐藏在细致当中。】这是她的职责所在。

她拿起身旁的一份报纸,往椅背一靠,翘起二郎腿,惕了一眼局长办公室里透出的微弱灯光,翻看起来。【漫漫长夜必须有条不絮地打发。】今夜是局长要求她留下的,但却没有告诉她具体原因,只说了一句“以防万一”。她的注意力不禁从报纸上转移开,猜想起来。她立刻联想起几天前局长秘密地与法兰和奇勒开的会议,那一定是关于某些特殊的事情。而把今晚局长吩咐她留下时的气息和那次相比,就能判断两者有关。她判断的依据大概是……臭味相投,局长总喜欢在应对重要事务时拼命抽烟。【女人的感官总是比男人来得丰富和敏锐。】

【世保局里充满着秘密。】她的联想开始发散开来。虽说她的职称是内务秘书,但其实严格说来也算是这个单位的公关,她知道的秘密几乎仅次于局长。因为局里实行严格的层级制度,而她是直接向局长负责的,严格说来,她的行政级别比四位主管还要高,所以理论上她对信息了解的优先程度要比他们高,【起码肯定要比最不“得宠”的那个高。】她喜欢把局里的人物关系亲昵化,因为她喜欢自己的工作,对局里充满感情,把连同局长在内的每个世保局人员都当作自己的宝贝儿。“奶妈”形象由此而来。

【说来到底是哪个最不得宠呢?】思维一旦发散真是停不下来。但其实仔细想想,她早就知道事实是法兰和奇勒都得宠,另外两位都不得宠。这也是局长的高明之处,他在原本同等级别的四个主管当中暗自再分出了一层,保密效果更佳。【这个狡猾的老家伙。老奸巨猾却尽忠职守。】她知道忠诚对世保局的重要性,她知道这是一份伟大的事业,所以和局长一样她对世保局也一片忠诚。

但你又如何证明自己的忠诚?【牺牲当然是个好方法。】那如果要继任局长,四个主管哪个更忠诚?他们是不是都能以牺牲作证明?如果牺牲了就做局长,不牺牲就做不了局长,这个逻辑好像也很扯淡。可是还有什么比牺牲更能证明自己的忠诚?这样想来,她又怎能确认局长的忠诚?她仔细想想,【牺牲也有很多种嘛,死反而可能要算最证明不了事情的一种。】但意识一旦产生就难以消除,她已经无法在心中抹去关于局长的忠诚这个命题。

虽然心已散了,她还是煞有其事地翻了一页报纸,她那“公关”的职务需要她了解很多时事资讯,所以多看报纸和新闻总是很有帮助,她已养成了习惯。之所以说她的工作算是公关,是因为和其他公司的公关一样,她的职责都是维护单位形象,只是她维护的是一个用于掩护世保局的假象,而由于维护假象所要应对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导致她相较一般公关要多做很多工作,她把它们称为“收拾摊子”。但一想到其实很多大企业背后都在进行着见不得光的业务,它们的公关人员的实际工作性质还是和她差不多,只是她这摊子的复杂程度更甚罢了。而且……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刘小姐注视了一会办公桌上的四台电话,她觉得很奇怪,因为响起的是左起第三台。她经常要打乱这四台电话的摆放位置来掩盖这台电话的真实用途。这是一条必须由她亲自接听的秘密专线,一般用作局长在前往上头政府汇报期间与她保持联系。而由于每个世保局成员都不会知晓局里的所有电话号码,所以虽然她每天就在办公桌前光明正大地接听电话,但基本上无人知道有这条专线的存在。

她迟疑地拿起听筒,向对方报了三个数字,“4、7、9”,然后静静地等待对方说话。这是这条专线的接听方式。每一个汇报周期内,局长都会和她随机设定一串数字,鉴于这条专线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这串数字不需要太长,一般30位数就足够有余,作用是确定接听者是她。他们凭记忆记下这串数字,然后每次接听她就按顺序报三位数,每使用一次就往后推三位。一旦所报数字匹配,她的身份就得到确认,然后对方开始传达信息,她只需要点头称是,就像接听一个正常电话一样。由于局长是世保局和上头政府的唯一连接,每当他在向上级汇报的行程期间,基于保密优先条例,理论上局长处于离职状态,由内务秘书暂代局长职位,带领世保局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而这条专线就相当于权力交接的专线。一旦在行程期间局长与内务秘书超过48小时失去联系,就等于权力交接断裂,这时世保局被默认处于暴露的风险中,上头政府切断与世保局的一切联系和责任认可,世保局必须自行解除危机。

这条专线的使用方式的实用处在于,就算内务秘书被人威逼说出数字,她只要告诉对方假的三位数,对方接听时向局长报了这个数字,局长发现数字不匹配,那他就故作正常地向对方传达假信息。这样权力交接就不成功,上头政府仍能切断和世保局的联系。

通话结束,刘小姐放下听筒,努力平息内心的惊恐与不安,往局长办公室走去。她终于知道局长今夜让她留下的原因。

 


#

漆黑的夜空,寂静的街道,一阵秋风掠过。月光照亮了树叶被微风撩起的动静,也再次照亮了二楼窗台前亚伦天真的眼睛。今夜亚伦心情舒畅、满怀期待,脑里不断想着一个词,“关键人计划”。这是昨晚临睡前父亲给自己讲的一个新故事,这个故事听上去就像那个让他百听不厌的“造物者故事”的延续。父亲说关键人计划是一个秘密组织的重要行动计划,里面所指的关键人是一个对那个组织至关重要的人物,也是那个需要人类去完成的使命的引领者。亚伦问父亲,那这个关键人是不是很厉害?他是谁?他需要做些什么任务?父亲告诉他,等时机成熟他就会了解。

但此刻亚伦正为回忆起这个故事的更多细节感到吃力,因为昨晚他听父亲讲故事时正处于相当困倦的当下,所以他并不完全理解关键人计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计划,只记得父亲说了今晚他要执行的行动就和保护这个关键人有关,如果行动顺利,那他和关键人所共同服务的伟大使命将会迈向一个全新阶段。当然,他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关键人会不会和他一样都服务于这个伟大使命。

但对于这个故事的不理解并没有让此刻的亚伦感到困惑,因为他对于父亲讲的很多故事都不完全理解,这并不影响这些故事为自己带来一种探索的乐趣,而且父亲总会再次讲述的,他有的是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事实上,在昨晚自己的眼皮快要完全抬不起来之前,他记得父亲在最后一句话中答应自己,今晚就会再为他讲述这个故事。因此,现在的他正急切地期待着父亲回来,一部分是为了能再听故事,另一部分是为了父亲的行动能顺利完成。

门铃响起,亚伦露出兴奋的神情。但随即想起,【难道爸爸忘了带钥匙?】但小小的疑惑敌不过兴奋,他快步走出房门冲向楼下。

 


#

局长办公室的灯光和会议室的同样昏暗,但配合其中的摆布让气氛更显高深。然而阴影能掩盖他的眼睛,却再也无法隐藏因刘小姐刚刚的话而震惊的眼神。

面对仿如魂飞魄散的局长,刘小姐艰难地再次开口:“局长,我要出掩护计划了。”

所谓的掩护计划就是刚才所说需要她收拾的摊子。她需要为一切由世保局成员的活动在外界社会当中留下的疑点设计解释方案,使得这些疑点在一切能或光明正大、或偷偷摸摸、或狼狈为奸地存在于光天化日下的社会(包括黑社会)中合理化,从而让这个无论如何不能向任何层面的世界暴露的部门遵守保密优先条例,深深地把自身隐藏于现实当中。这种掩护计划可大可小,甚至由一个被世保局成员在(不)合适的时间和(不)合适的地方无意丢下的烟头就能触发。

局长依然一声不吭。他原本只是以防万一法兰和奇勒两人会有生命危险才让刘小姐留下的,以便能为两人在外界留下的可疑线索(包括他们的遗体)马上出台掩护计划。但由于两人的行动在关键人计划当中对敌人来说几乎完全处于隐形状态,所以这种“万一”的可能性可说是小于万分之一。如今的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担忧竟会成真,而且还以如此惊动、震撼的方式。

“局长,我要了解行动细节了,时间拖得越久,出最佳方案的空间就越小了。”刘小姐催促道,既无奈又急切。

但此刻局长的脑海已经完全被一个词所占据,“牺牲”。而且和刚才刘小姐用作打发时间的胡思乱想不谋而合的是,【牺牲是有很多种的。】至于刘小姐的催促,仍未让她在自己口中挖出半点信息。

 


#

由于事发紧急,有太多事项要立刻回局处理,奇勒已经匆匆离去,只剩亚伦呆呆地站在门口,大门依然敞开。亚伦虽然对刚刚从狼狈不堪的奇勒叔叔口中听到的消息难以置信,却相较起同出现在局长、刘小姐、甚至奇勒脸上的惊恐表情来显得木讷,这是属于6岁小孩的思考面容。有意思的是,当人们习惯性信口开河地鼓吹所谓的“随着心智成熟要学会思考”,使得这句话在普罗大众当中变成一句实际意义仅为挂在嘴边的人生格言时,思考从来都是人之初遇事的第一反应。真正被所谓的人生阅历塑造的,是一种叫“多愁善感”的万能应急措施。

此刻亚伦的脑海里正不断重播着刚刚奇勒叔叔的话,“你的父亲用尽最后一口气向我付托要转告你的话,他让你好好活着。” 亚伦试图通过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从而理解父亲死去这个现实,或它是否现实,或它属于哪种现实。【或许世界上存在着不只一种现实,一个人在一种现实里死去并不代表在所有现实里都死去。世界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吗?】

然而对于6岁小孩来说,分析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回忆。他努力回想过去与父亲的一切经历,好像在脑海里有一条隧道,他在这条隧道里拼命往回走。然而,回忆终于戛然而止。在隧道里,他发现再也无法往回多走一步,只有那句“好好活着”不停回荡。这句话就像一句催眠的咒语,让亚伦瞬间重温那种半梦半醒的感觉,他觉得父亲的形象正在和父亲带给他的感受脱离,他仿佛能察觉到忘记的过程正在发生,他想极力还原父亲的完整模样却再也无能为力。

终于,像意识到是因为自己的各种小而觉得那个小岛电影院大那样,亚伦也意识到自己6岁的小心智无法完成这个叫“理解”的大任务。于是他停下思考,伤感开始袭来。一种如电影里那种向高处远推的镜头一般的远去感受在心中产生,而被镜头远去的对象好像以渐隐的方式,由父亲转换成无数有父亲陪伴的奇妙经历,再转换成整个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最后转换成他自己。直到这个以感受代替视觉的电影镜头远去至无法看清(感到)自己模样的距离时,亚伦突然记起父亲昨晚最后那句话的真正内容,说的不是今晚,而是将来会再为他讲述那个故事。

随着被这句话再次诱发起一丝想弄清【这些都是真的吗?】的欲望,亚伦对父亲的记忆破裂成碎片。在日后很长一段日子里,除了那一小片【真相与使命同在】和一些零散的“电影经历”,其他的都因为对父亲的思念被亚伦深深埋藏在记忆的深处。


(第五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祂们的骗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