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军神传说152章 沧海横流当是谁
书名:赤龙军神 作者:白少宇 本章字数:8183字 发布时间:2023-05-08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海横流当是谁

 



上回说到,郎崖失陷,消息传入龙城,沈介溪向李秀凝建议,立刻与蓝鹰帝国会谈,并签订条约,想以此结束战争,为赤龙帝国换取喘息的时间,却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被中岳将计就计,趁着和谈之时,发动突袭,一举击败金龙军团,攻克玄铁关。蓝鹰帝国摄政王——罗伯特·爱德华公爵,借机劝说沈介溪,想劝说其为自己效力,并许诺委以“执政官”的重要职务;沈介溪拒绝了对手的劝降,横剑自刎、以身殉国。此刻,蓝鹰帝国大军成功越过了最后一道屏障,兵锋直指赤龙帝国的首都——龙城,赤龙帝国到了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刻。

 



广德门,是赤龙帝国皇宫最南边的一道大门,由主城门楼、左右两朵楼、东西双阙楼组成,呈“凹”字形平面布局;

主城门楼居中,面阔七间,为单檐庑殿顶,屋顶上覆金色琉璃瓦,屋脊上则装饰了鸱(chī)吻和蹲兽;

主城门楼与左右朵楼之间,用斜廊相连;

两侧华表耸天,尽显皇家雍容华贵。

 


出了广德门,再往南,是贯通龙城南北的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宽五百步,每回皇帝出宫,銮驾必从此处过;

那时,数万人的仪仗,前后铺开,侍卫宫人如云,八头大象在前方开道;

两侧观众,人山人海,甚是热闹。

如此宏大的场面,也就只有在中央大街,能铺排得开。

 


从广德门到中央大街,将近一千米的范围,地面全部由浅灰色花岗岩条石铺成,打磨得干干净净,且刻有雕花图案,犹如一片片整齐明亮的镜面;

就此形成了一个宽阔宏大的皇家广场,可容纳一百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龙城最重要的活动举办地和集会场所;

赤龙帝国官方组织的各种“与民同乐”文娱活动,也都在此处举行。

 


天色欲晓,寒意深深;

白云,由远而近,参差不齐,错落有致;

天边,云海漫漫,洁白万顷,似一层层浓纱,透出隐隐而现的晨光,朦胧清新;

近处,片片白云,形状不一,铺陈而来,犹如一块块鱼鳞,闪着淡淡柔光。

 


广德门前,站着三百名禁军卫兵,护卫此处安全;

他们身着重甲、手持长矛,肃然而立。

 


凌厉的西北风,呼啸而至;

将数不尽、扫不绝的枯叶,卷入空中,簌簌作响;

又卷起无数灰尘、沙粒;

一时间,沙尘漫天、浊气滚滚,组成一道肮脏、浑浊、窒息的风墙,朝着卫兵们迎面扑去;

带着锋利棱角的石粒,打在脸上,划开肌肤,留下了一道短短浅浅的伤口;

干燥细小的灰尘,不断落在坚硬粗粝的铁甲上,将其变成了土黄色。

 


面对尘沙侵袭,卫兵们纹丝未动,就像生铁铸就的雕像,仿佛与脚下的岗位,牢牢铸成了一体;

风沙过后,他们头上、身上,甚至眼睫毛上,都沾满了灰尘;

可一双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一眨不眨,警戒注视四周。

 



突然,一声沉闷的鼓声,猛然传来;

这声音不算很响,甚至还有些遥远;

之前,还稳如泰山的卫兵们,听到之后脸上微微变色;

他们知道,被敲响的这面鼓,叫:登闻鼓。

登闻鼓一旦敲响,便意味着将有重大事情发生,皇帝不管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

 


咚咚鼓声,连续不断,越来越近,越发响亮;

鼓声之外,还夹杂密如雨点、杂乱沉闷的脚步声;

两种声音汇在一起,犹如惊雷阵阵、海浪滚滚。

 


禁军卫兵们面面相觑,朝着正前方的皇家广场,循声望去,惊得目瞪口呆:

一道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的人浪,正朝这边,缓缓奔涌而来;

这人数,已不能以万计,而应该以百万计。

 


其中,有店铺主、作坊主,有小商贩、手工匠;

有酒店茶社的账房先生、伙计、厨子;

有富贵人家的管家、家丁、轿夫、小厮;

有小官吏、低级军官、士兵;

甚至,还有和尚、道人等出家人,他们虽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此时也走出庵庙寺观,参加到了游行队伍之中;

总之,所有的龙城人,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全都来了。

 


六、七十名赤龙帝国太学的青年学生,身穿襕衫、足蹬皂靴,将登闻鼓扛在肩头,大步流星,走在队伍最前面;

(注: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一名身材瘦削、相貌斯文的学生,双手紧握鼓槌,一下下朝登闻鼓上砸去,仿佛每次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如此擂鼓,体能注定难以持久,虽秋风凛凛、寒气逼人,那学生全身上下,已被汗水浸透,却依旧拼命挥动鼓槌,擂鼓不止。

 


人潮涌动,人海茫茫,没有嗡嗡嘈杂之声,只有持续不断的鼓声,与无数脚掌踩在地上的沙沙之声;

黑色人海,来到广德门近前,停下脚步,没有交头接耳,没有议论纷纷,铁一般沉默;

擂鼓的年轻学生,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鼓槌狠狠砸在鼓面上;

咔嚓一声,木制鼓槌,断为两截;

登闻鼓也被锤破,露出一个漆黑的窟窿。

 



那瘦削的学生,扔掉半截鼓槌,向前走了几步,来到禁军卫兵们的面前;

他取过一个白色布卷,与身后的同学们一起,将其徐徐展开;

长龙一般的白布上,用鲜血写着六个大字:

请拜霍青为将!

 


后世史书中,将此次事件称为:广德门请愿事件。

这是一次由太学的青年学生发起,广大群众、市民等各个阶层共同参与,通过游行、请愿等形式进行的爱国事件。

此次事件,没有人事前组织,也没有人临时动员。

 



龙城人在和平之时,喜欢追求新鲜刺激,满足于虚荣享乐,他们是浮华脆弱的;

最初,他们没有在意这场战争,只是将其当作了一个全新的八卦话题、一个崭新的娱乐节目,并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盛大狂欢;

可随着玄铁关陷落、谈判失败、沈介溪自杀、蓝鹰大军兵临龙城,一个个噩耗不断传来,龙城人害怕了,他们总算知道害怕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与他们每个人的生死,都息息相关。

 


整个龙城,立刻陷入巨大恐慌之中;

面对恐惧,龙城人首先做出的反应是,逃跑;

马上离开龙城,向北,逃到北方平原去。

 


可冰冷的现实,立刻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现在的北方平原,杳无人烟、荒凉之至;

就算逃到那里,没有地方住,没有东西吃,也得冻死、饿死。

 


既然不能逃,就只能留下来,寄希望于赤龙帝国的军队,能够守住龙城,击败蓝鹰大军;

当此危难之时,谁能领导赤龙帝国的军队,力挽狂澜、挽救危局呢?

 


北方战争中,赤龙帝国第一代军神——姚昭,以寡敌众、雪夜奇袭,一举击败蓝鹰大军,将蓝鹰部族赶到了大陆南边,奠定了赤龙帝国的疆土版图;

第一次龙鹰战争中,赤龙帝国第二代军神——龙飞云,老到沉稳、多为奇陈,在玄铁关下,再次击败蓝鹰大军,接连收复郎崖、章夜、娄蓝三城,又在绝龙谷彻底歼灭蓝鹰大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回顾前两次战争,龙城人找到了答案:

现在,我们需要一位伟大的军神,来挽救国家危亡、百姓安危。

 


谁,会是赤龙帝国的第三代军神呢?

没有半丝停顿,没有半丝犹豫,一个名字,像惊雷一般,在每个龙城人的心中响起:霍青。

 


没错,就是他:霍青!

他武艺超群、智勇双全,曾经孤身一人、大闹龙城,单枪匹马、生擒沈东楼;

他胆识过人、足智多谋,曾经率领五百人的敢死队,奇袭娄蓝、杀敌一万、夜袭鹰城、威震敌胆;

除了霍青,又还有谁,能挽救社稷累卵之危、百姓倒悬之苦呢?

 



于是,太学的学生,率先行动起来;

他们推举陈东——那个擂鼓的学生,作为领袖,率领大家,向朝廷请愿。

 


陈东等人一大清早,便来到了登闻院,敲响了登闻鼓;

洪亮的鼓声四散开来,一声声都敲在了龙城人的心里;

不断有人参与进来,人越来越多;

最后,一百多万赤龙人,几乎都集中于此;

陈东见民心可用,遂带领众人,来到广德门前请愿。

 


此时此刻,皇家广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隙地无存;

广德门前的卫兵们,已举起长矛、抽刀出鞘、弩箭上弦,拉开了警戒线;

可瞧着一眼不到头的茫茫人海,他们心中不免打战。

 



为首的一位军官,犹豫了一下,壮着胆子,走上前去,用尽可能温和的口气,劝说众人:

“各位父老乡亲,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

诸位的意见,我也一定向上级禀告;

只不过,此处乃是皇宫禁地;

没有官家的命令,擅自在此处逗留,有谋反之嫌、杀头之罪;

请大家为自己着想,也为家人着想,尽快散去、离开吧。”

 


面对军官的劝说,浩瀚无垠的人海,毫无反应,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夹杂在西北风中,犹如冰山之下的海潮涌动。

 


青年学生陈东跨前几步,来到了军官面前,深深行了一礼:

“这位军爷,您是个好人;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不过,并非我等不知好歹,实在是情势危急、刻不容缓;

如今,蓝鹰大军兵临城下,赤龙帝国已到生死存亡之时;

我们恭请皇帝陛下,顺应民意,启用霍青,挽救社稷,拯救万民!”

 


陈东一撩衣襟,将白布举过头顶,双膝一弯,跪了下来;

他的同学,随他一起跪了下来;

学生们带头一跪,其他人跟着一起跪;

一百多万人,推金山、倒玉柱瞬间跪倒了一片,一眼望去,犹如无垠的海面上,一道道巨浪翻滚而去,感天动地、鬼神皆泣……

 


禁卫军的士兵们,皆是七尺男儿,目睹此情此景,心中也是波澜涌起;

只不过,他们都是军人,习惯将心中悸动,深深隐藏起来……

 


那名军官的眼中,似有泪光闪动,他深深吸了口气,克制一下内心激动,弯下腰去,将陈东扶起,努力克制住声音的颤抖:“我……”

 


陈东打断了他:

“这位军爷,您什么也不用说了。

若说有罪,罪在我陈东一人,与他人无关;

今日之事,一切后果,由我陈东一人承担!”

 


陈东倒退两步,从怀中抽出一把匕首,狠狠刺进腹中:

“我陈东,今日以死相谏:请拜霍青为将!”

汩汩鲜血,喷涌而出,静静流淌,染红人们脚下的花岗岩石板,将石板上的花纹、石板间的缝隙,尽皆染成了血红色……

 


陈东的同学,冲了上来,紧紧抱住他还在温热的尸身;

他们哭泣着,向广德门,发出震耳的吼声:“请拜霍青为将!”

 


陈东以死相谏,其壮怀激烈,令所有在场之人,大为震动;

那名禁卫军军官,看到陈东抽出匕首时,本想上前阻止,却晚了一步;

看着这个热血青年的牺牲,那军官泪水夺眶而出,朝陈东的尸体,默默行了一个军礼,回过身去,朝广德门拜倒:

“请拜霍青为将!”

 


禁卫军的士兵们也纷纷仿效,收起武器,转身跪倒,跟随军官,齐声呐喊:“请拜霍青为将!”

 


学生们在喊,禁卫军的将士们在喊,跟着喊的人越来越多,从几百人到几千人,再到几万人;

最后,上百万龙城人,一起从喉咙里发出吼声;

无数吼声,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响彻云霄、震天动地的声浪,犹如海面翻涌震撼的怒涛;

这道声浪,毫不客气地冲入广德门,越过长廊,似洪水般,闯入了乾坤宫之中……

 



李秀凝正在和大臣们商讨御敌之策;

闻听外面情况不对,李秀凝打龙椅上站起身来,疾步来到大殿门口,仔细倾听;

皇上一动,大臣们也不敢怠慢,连忙一起跟了出来。

 


到了门口,声音更加响亮,听得更加清楚;

“请拜霍青为将!”这六个字,

如同翻涌而来的海浪,层层叠叠、迎面扑来,在每个人耳边,反复回响;

如同飞沙走石、怒号惊天的飓风,横冲直撞、嘶鸣呼啸,在皇宫中,反复回响,

如同巨龙过天、惊天动地的闪电惊雷,震人心魄、天地变色,在龙城的上空,反复回响……

 


大臣们面面相觑、鸦雀无声,他们不敢注视李秀凝,只能低下头去,默默注视地面,等待这位女皇帝作出决定……

 


旭日东升,破云而出,光彩熠熠,绚丽夺目;

赤龙帝国第四任皇帝,也是第一位女皇帝——李秀凝,静静站在乾坤宫大殿门前,闻听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呐喊声;

她默然而立,一言不发……

 


一缕风,犹如一只俏皮的手,撩动了李秀凝垂在额前的秀发;

一抹暖光,犹如舞台上的聚光灯,照在了她的脸上;

照亮了李秀凝精致无瑕的面容,照亮了她高挑修长的身材,还照亮了她那身金黄耀眼的龙袍;

唯一漏过的,是李秀凝脸上阴晴不定、波谲云诡的神色,还有她双眸中若隐若现的阴鸷与杀气……

 



景月宫的窗户,被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斜棂、横棂,分割成了数十个面积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这些三角形中,每个角都装饰了花瓣,组成了一个个菱花形的窗花;

这种窗花,象征着皇家的高贵、皇权的正统。

 


一缕明丽温暖的秋日阳光,透过窗花间的空隙,进到屋里,爬上床沿,将床上一大一小、两个人的睡姿,照得清清楚楚;

大的,是罗兰,仰面朝天,四肢舒展,姿态很是惬意;

小的,是罗兰的女儿,与母亲一样的姿势、一样的惬意,只是一呼一吸之间,带着轻微的鼾声。

 


阳光,似乎对小家伙产生了兴趣,从床沿爬到床头,带着温柔的暖意,抚摸小家伙洁白娇嫩的小脸;

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眉清目秀,头上尚未剃掉的胎毛,每一根都特别精神地竖立着,颇有“怒发冲冠”之意;

睡眠受到打搅,小家伙醒了、生气了,睁开一双湛蓝明亮的大眼睛,怒气冲冲盯着刺眼的阳光,伸出一只白嫩似藕、手背上有四个小坑的小手,使劲挥动,想把阳光赶走。

 


小家伙对手脚的使用,还不怎么娴熟,劲儿使大了,阳光没赶走,反倒一巴掌抽在自己脸上;

这下坏了,失败与疼痛齐飞,委屈共愤怒一色,小家伙儿一撇小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哭声,异常响亮,不说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但绝对够得上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罗兰打了个长长的呵欠,一边与浓烈的困意作斗争,一边用手摁住床板,把沉重的身体,一点点支起来;

她披头散发、睡眼惺忪,把女儿抱了过来;

此时,她咬牙切齿、满脸怒意,恨不得把这小冤家,再塞回肚子里去。

 



从怀孕到女儿出生,罗兰可谓历尽艰辛、饱受痛苦;

她本以为,把孩子生出来之后,能轻松一下;

可没承想,真正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这小家伙的精力、体力,估计是继承了她老爹霍青的优良基因,实在是太充沛了;

每回都是,罗兰眼皮打架、呵欠连天,这小家伙却睁着一双大眼睛,精神十足,没有半点儿困意,还一会儿哭,一会儿拉,一会儿要妈妈抱;

总之,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折腾妈妈,一通儿下来,罗兰身心俱疲、焦头烂额,濒临崩溃的边缘……

 


当初怀孕的时候,罗兰母爱升腾、满心期待,能生出一个“天使宝宝”,好尽享天伦之乐;

现在才发现,这生出来的,整个儿是个小魔鬼啊。

 


就在刚才,奶也喂了,歌也唱了,抱着哄了半天,罗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小祖宗给哄睡了;

筋疲力竭的她,后脑刚挨上枕头,便进入了梦想;

可睡了还不到两个小时,这小祖宗居然又醒了;

罗兰顶着一双熊猫眼,瞅着这位上天所赐的宝贝女儿,分分钟怀疑这他妈是亲生的吗?

 


此时此刻,罗兰最想干的事儿,就是打开窗户,把这小魔鬼狠狠扔出去,再也不要了;

想归想,可一旦抱起女儿软软的、暖暖的小身体,再瞧瞧女儿白白嫩嫩的小脸蛋儿,罗兰的心,便止不住地发软,又舍不得扔了;

一个长哈欠过后,罗兰强打精神,抱着孩子下床,一边来回踱步,一边轻轻哼唱……

 


远离了刺眼讨厌的阳光,脸也不疼了,听到妈妈温柔的歌声,闻到妈妈香喷喷的味道,小家伙的糟糕心情,逐渐烟消云散;

她张开没牙的小嘴,朝妈妈笑了;

笑声,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犹如鸣响的风铃;

与罗兰略带沙哑低沉的嗓音不同,小家伙的声音清澈明亮,更像她的父亲霍青。

 


来回踱了几步,困意渐渐消散,再看到女儿天真无邪、阳光灿烂的微笑,罗兰顿时感到,整颗心都要化了;

她抱紧女儿,轻轻亲吻女儿的小脸、头发、小手,巨大幸福感似潮水一般,从心底奔涌而上,涌遍全身。

 


感受到母亲的亲吻与爱意,小家伙儿更开心了,用小手抚摸妈妈,嘴里更是咿咿呀呀说个不停;

罗兰紧贴女儿娇嫩小脸,听到女儿柔嫩声音,她的心在幸福与甜蜜中不断战栗……

 


罗兰不由自主想起了丈夫霍青;

她不知霍青身在何处,也不知霍青平安与否;

她心中默默呼唤:

霍青,我好想你,我真的好想你;

霍青,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回来和我们团聚……

 


罗兰打量女儿俊秀的小脸,上面有自己的美艳秀丽,也有霍青的英气俊美;

她仔细观察、细细分辨,大颗泪水滚落而下,滴到了女儿脸上……

 



“皇上驾到!”

尖亮高亢的声音传来,打断了罗兰思绪;

一阵紧张袭来,犹如一只手瞬间攥紧了罗兰内心。

 


景月宫的门,打开了;

温暖阳光,透过门框,倾泻而入,瞬间洒下一片金黄;

风,随之而入,吹动两侧木门,发出一阵咯吱声响;

一个拉长的人影,漫过门槛,缓缓映在地上;

犹如一条黑色毒蛇,蜿蜒而动,由远而近,从正殿而来,蔓延到卧室门口,停了下来……

 



罗兰没有丝毫停顿,抱着孩子,双膝跪倒:

“民女罗兰,拜见我皇,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秀凝没理罗兰,她的注意力,被罗兰怀中的孩子,吸引了过去;

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犹如一个美丽的萌芽,孕育了一切美丽的元素。

 


对没有结婚生子的李秀凝而言,无论别人的孩子多么漂亮可爱,她都不会感兴趣;

但这个孩子不同,因为这是霍青与罗兰的孩子;

看到这个孩子,李秀凝不禁想起了,霍青曾对她说过的话:

“你只能守着权力,在孤独中度过你的余生……你注定只是一条孤独的可怜虫。”

 


那个带着些许嘶哑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刺痛袭来,李秀凝的心,狠狠颤了一下;

她的目光中,瞬间闪过了一丝怨毒、恨意;

来到罗兰面前,瞧着那可爱的孩子,她微微一笑:“这孩子,长得可真好看……”

 


李秀凝朝那孩子伸出了手,似乎要摸一摸孩子的小脸蛋;

她的手纤细修长,阳光映照之下,影子犹如毒蛇朝孩子吐出的黑色信子……

 



“皇上今日来此,可是想让我劝说霍青,继续为您效力?”

罗兰的声音,恰到好处传了过来。

 


身为母亲的罗兰,感受到了,李秀凝身上弥漫的浓浓恨意;

她的第一反应,是想抱着孩子,赶紧躲开;

可她终归没这么做,因为理智告诉她:

眼前的这个女人,是赤龙帝国的九五之尊;

无论是霍青,还是她们母女俩的性命,都攥在这个女人手里。

 


情急之下,罗兰急中生智,决定反客为主,尝试用提问,来转移李秀凝的注意力。

 



果然,这一招奏效了;

李秀凝闻之,微微一愣,伸向孩子的手,就此停顿下来。

 


罗兰说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李秀凝的此行目的;

广德门请愿事件发生之前,李秀凝就想过,把霍青从监狱里放出来,挽救危局;

如今,民意沸腾、民心可用,她也乐得来个顺水推舟;

于是,李秀凝将手收回,顺便一抖衣袖:

“你很聪明,来人啊,送她们去见霍青……”

 


随着一声令下,数名宫廷侍卫进入卧室,为首一人,朝罗兰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等一等。”罗兰站起身来,对着镜子梳理了一下头发,将散乱长发扎好,加了件棉衣,又披上一件深蓝色狐皮斗篷;

把自己收拾完了,又在女儿的襁褓之外,包了一层厚厚的小被子,将女儿揽入怀中,裹在斗篷之内。

 


暖阳映照之下,罗兰美艳无双、清丽动人,且多了几分母性圣洁的光辉;

她从李秀凝身边绕过,迈步出了卧室,来到景月宫正殿门口,突然停下脚步:

“有件事情,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不知皇上是否愿意为我,解开疑惑?”

 



两束阳光,透窗而入,照在罗兰、李秀凝的脸上,照亮了两张美艳绝伦的面容;

光线明亮之下,两人的颜值都经受住了考验,愈发明艳动人、倾国倾城。

 


不同之处在于:

罗兰面色平静、神情平和,眉宇之间隐隐一股温和善良之韵;

李秀凝则面色冷峻、神情威严,眉眼之间一缕阴鸷杀气若隐若现;

两个女人,都是亘古绝色,一个像仙子,一个像女魔。

 


两名绝世美人,四目相对,目光相撞,表面无声寂然,暗中火花四溅。

 



没等李秀凝回答,罗兰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蓝鹰人发动战争的第二天,青龙军团就收到了来自兵部的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在娄蓝一线,挡住蓝鹰军队十五天。

对此,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无论是信鸽,还是快马加鞭,都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实现往返;

不过,我仔细想想,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封军令,是你事先备好、提前送到的。”

 


李秀凝静静凝视罗兰,一言不发,只是嘴角微微一动,隐隐浮起了一丝微笑。

 


罗兰的语速不紧不慢: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一定要让青龙军团,务必将蓝鹰大军阻击十五天呢?”

 


没等李秀凝回应,罗兰便自问自答:

“原因很简单:

因为,你当时并不在龙城,而是在章夜。

你去章夜,是为了从霍青口中,得到金琳孩子的下落;

虽然目的没有达到,但你也明白,蓝鹰人抓住李善佶之后,必然会发动战争;

而你,需要尽快返回龙城、掌控大局;

也就是说,这十五天,正是你赶回龙城、登基称帝,所需要的时间。”

 



风一次次从门缝中吹入,门来回撞击门框,发出砰砰声响;

风拂过李秀凝的面容,吹动了她的秀发;

李秀凝笑了,姣好面容上浮起了淡淡微笑,犹如平静湖面,荡起层层涟漪;

她笑得太美了,美的无可胜收,美的无可挑剔;

只是,这丝美丽的微笑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残忍……

 



罗兰注视李秀凝的眼睛:

“我知道,在你眼中,所有人都不过是棋子而已;

可我还想告诉你,这些棋子,也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他们母亲心头的牵挂;

没有他们的牺牲,怎么会有你的今天?

我没指望,你能对他们感恩戴德;

我只想对你说,当你在万人之上,享受众人朝拜之时,请不要忘了他们,不要忘了这些为你牺牲的人。”

 


说完这番话,罗兰推开大门,大步流星而去;

李秀凝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发现无言可对;

于是,她只能站在那里,静静目送罗兰而去……

 


天色阴了下来,浓云遮住了太阳;

风也变凉了,冷飕飕往人身上钻;

李秀凝的双眸中,浮起了一层雾气,不知是泪水,还是乌云映在她眼中的影子……

 



蓝鹰大军的逼近,战争形势的恶化,广德门请愿事件的发生,让所有人目光的焦点,都集中到了霍青的身上;

身陷牢狱、饱受折磨的霍青,此刻是否愿意承担这份重任?

罗兰能否说服霍青,去承担这份重任?她又将如何说服霍青?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一百五十三章《倚天万里须长剑》。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赤龙军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