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云意的这种杀敌一千自损两千的行为。“你知道,你这个行为叫什么吗?”
“叫什么?”
“哼”白薇冷哼一声,“你这个就叫无事生非,只会徒劳无功,哦,不仅徒劳无功,你还要连累一大堆人。”
云意咬唇,“你什么意思?”
白薇叹息,为这个小白花同事心累,“我现在非常庆幸你没有杀死岐王。”
“为什么?”
“岐王是该死,可是假如他就这么死了。他的罪行并没有被人熟知,他依然是皇帝的儿子,医谷的冤屈无人知晓,他们的冤魂死不瞑目。而杀了他的你却要为这一切付出代价,灭杀皇亲,靖安侯势必会被连根拔起。”
“我只是杀了罪魁祸首而已。”
白薇扶额,看着惊讶的云意,点头。
“是的,没有错,你只是杀了一个人,可他是皇帝的儿子,你觉得他罪无可恕,可是别人不知道啊,你为了自己的仇恨,去杀他,你有没有想过有人会为这些付出代价。
岐王死了,他府里的那些姑娘说不定都要为他殉葬,因为你是杀人凶手,可能会被凌迟处死或者五马分尸,靖安侯府因为你的冲动或许满门抄斩,或许诛灭九族,死了的人也有会被掘坟。
你说崔云锦母女将你救回,你却连累她们挫骨扬灰,你觉得你还只是杀了一个罪魁祸首吗?”
云意瞪大眼睛,羞愧的点头,后悔不已,“我现在知道了。”
“云意,不管是恢复记忆之前还是现在,很多事情你都想得简单了。”
白薇想也许云意是因为特殊能力少于人接触,才会不知道这些,不过从现在开始多接触之后,应该就能够改观了。
“岐王是杀人犯,可他也是皇帝的儿子,我们要扳倒他,就需要证据,然后在皇帝面前告御状。”
“我明白了,我会遵守人间法则的。”云意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接着又问道,“我这边就是这样子了 ,你呢,你说说你又是怎么回事儿呗!”
白薇与昭王府的渊源也不简单。
她的师父杏先生也是医谷的弟子,便是离开的那一批弟子,杏先生活着的时候也有想过要为医谷报仇的。
当年在医谷出事后回去过一趟,见医谷成了巢倾卵覆的模样大惊失色,又从外打听到出事那几天的情况,便猜到了是岐王所为。
发誓要为医谷复仇的杏先生再次回到了京城,在这里他收了一个徒弟便是白薇,开了一家医馆,打算对杨后一脉一网打尽,却不想一介平民如何跟皇室相斗。
杏先生临去前,被昭王发现,昭王记起他是为自己母后诊治的大夫,就要出手相救被杏先生拒绝,杏先生只求昭王帮他照顾好他的徒弟白薇,另外杏先生也告诉昭王一定要小心他的几位皇兄。
只是当杏先生想要告诉昭王,他三个皇兄的秘密之时被赶来的岐王斩杀,岐王几兄弟没有生育能力之事再次被掩埋。
“没有想到你师父也是医谷的弟子,那这么说昭王还真的有可能是启元帝的亲儿子啦!”
白薇回敬了云意一个白眼,“尤皇后会是做出给启元帝戴绿帽子的人吗?”
这个谁知道啊!云意腹诽,她也不是尤皇后肚子里的蛔虫啊。而且尤皇后都离世那么多年了,谁也不知道当年的真相。
白薇跟随昭王征战多年,清楚昭王的为人,对昭王妃也有了解,所以她相信尤皇后不是那样的人。
不过云意的猜测也让白薇有了警醒,“你说岐王他们知道自己的毛病来自于生母的算计,他们会不会因为这个陷害昭王殿下啊!”
在桃色绯闻上面,云意很聪慧,立马明白白薇的意思,“这么说也有可能啊,他们想着启元帝不能生了,可是尤皇后偏生养了一个昭王,是个人都会怀疑昭王的身份,不管昭王是不是启元帝的儿子,所以他们都会设计昭王,向启元帝禀报昭王不是他的儿子。”
很多内心阴暗变态的人,他的身体都或多或少都有些残缺,那三兄弟说不定便是这样的人,太子,信王与岐王都是变态,只是岐王将这种变态表现在了明面上,用残暴嗜杀的方式来发泄。
话到这里,白薇忽然有了感悟,云意就看着她的额头中央又开了一只眼睛,然后从那只眼睛发射出了一道光,让两人都看见了一些事。
这些都是发生在崩塌过的小世界的事情。
昭王确实是启元帝的儿子,世间总有无限可能不是吗?
尤皇后败给杨氏手里生下死胎伤了身子没有错,对启元帝心如死灰也没有错。
但那些年做宋国公平妻之时,是有资格出府的。
有一次尤皇后出府之后,便救了一个大夫,那大夫也是医谷弟子里,是没有留在医谷的其中一个。
大夫没有告诉尤皇后他叫什么,只让尤皇后称杏先生,救命之恩,杏先生自然是要报答的。
他便帮助尤皇后调养身体,后又为尤皇后指出杨氏用药得子之事。
尤皇后大喜,若是真的,那么她一定要调养好身体,然后生一个儿子,杨氏做了正妻又怎么样?
一群不能生的,将来国公之位还不是她儿子的。
杏先生提醒尤皇后,那药伤了启元帝的身体,启元帝不太可能能生了。
尤皇后黯然神伤,杏先生不忍便告诉尤皇后,他有一法子,可强行催生,但是伤害也特别大,可能会危及母体。
尤皇后听了之后,眼睛亮了起来,表示不管怎么样,她都想试一试,这些年她压抑太久,她不想到了地下还要被杨氏压一头。
杏先生答应了,但也告诉尤皇后,启元帝被杨氏下了三回药,他们也不大可能会让启元帝有能力。
尤皇后让杏先生用药,她总要试一试的。
于是杏先生便尽力为尤皇后调养身体,同时也在为启元帝调养,后面时机成熟,尤皇后与启元帝和好,所以被废了的启元帝才能再有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