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卦 天地否
否卦原文: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否卦直译文:
否:被不诚实之人否定,对君子的正直不利,大的走向小的来。
初六:拔掉杂草和野菜,保持纯正,可以获得吉祥和通达。
六二:纳贡送礼,小人可以获得好的结果,而大人则会遭受否定。
六三:被压抑、羞愧。
九四:按照命令行事,不会有过错,隔离祸害。
九五:放弃坚持,大人可以获得好的结果;但是如果继续坚持,就会失去一切。
上九:否定一切,先经历困难后获得好的结果。
否卦详解:
“否”字本意为否定,代表了被否定和压抑的状态。此卦为上卦为天,下卦为地,阴阳不相交,万物不生长。所以说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在“否”卦中,每一条爻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启示。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拔掉杂草和野菜,保持纯正,可以获得吉祥和通达。《象传》的解释是拔掉杂草和野菜,保持纯正,可以获得吉祥和通达。启示是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时,要保持理智和坚持自我,不被诱惑迷惑。
六二:“包承”,纳贡送礼,小人可以获得好的结果,而大人则会遭受否定。《象传》的解释是纳贡送礼,小人可以获得好的结果,而大人则会遭受否定。启示是在处理事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要盲目送礼,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
六三:“包羞”,被压抑、羞愧。《象传》的解释是被压抑、羞愧。启示是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要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要逃避和否认。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按照命令行事,不会有过错,隔离祸害。《象传》的解释是按照命令行事,不会有过错,隔离祸害。启示是在行动时要按照规定和程序行事,不要随意妄为,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九五:“休否”,放弃坚持,大人可以获得好的结果;但是如果继续坚持,就会失去一切。孔子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象传》的解释是放弃坚持,君子可以获得好的结果;但是如果继续坚持,就会失去一切。启示是在处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不要顽固坚持一种错误的观点或方法。
上九:“倾否”,否定一切,先经历困难后获得好的结果。《象传》的解释是否定一切,先经历困难后获得好的结果。启示是在面对不利的情况时,不要放弃希望,要有信心和勇气重新开始,最终会获得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