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还要看人脸色的小人物,他现在还没到品尝胜利果实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浇水施肥,让这颗种子快快长大。
郑师傅走后,冯建树也从原来的饭店辞职,开始寻找新的去处。最后他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这是郑师傅推荐给他的其中一个。
这也是一个中型饭店,虽然生意不如原来的饭店好,但餐具看起来还挺不错。经过几天的试菜,他被骋为这个饭店的二厨。这也是个不错的起点,他想。
他把在上一个饭店里的勤奋、待人厚道都带了过来,但是却发现这个饭店的人际关系并不像原来的饭店那么简单。
这个饭店的厨师长和郑师傅完全不同,他表情严肃,很少跟后厨的人说话。人们都怕他,因为一旦谁犯了一点小错,就会体验到厨师长大人的雷霆之怒。
为了自保,后厨里人人自危,有时候甚至互相推诿责任,互相陷害。
冯建树还是能随顺不同性格的。他想,厨师长严格不一定就是坏事,这样正好可以约束自己,让自己时刻勤勉认真。
他经常挨骂,但他不会像会厨的其他人一样,当着厨师长的面唯唯诺诺,背后又骂他。他认真按照要求去做,那怕厨师长的要求有点过于严苛。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冯建树设想的那样。他发现无论如何努力,厨师长也不会给他任何积极的评价。他总是在批评和准备批评的路上,他总能找出冯建树的毛病,然后把他损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饭店的生意并不好,加上后厨里压抑的气氛,在这个饭店干了一年以后,冯建树发现自己的厨艺长进不大,精神却快快抑郁了。要不是工资还不错,他急需积累资金,他早就忍不下去了。
他想过离开,可是又想起郑师傅的话:很多人短期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就放弃了。他不想做轻易放弃的人,况且这是自己出道后的第一个饭店,这是他在找了很多饭店,经历了多少双向选择后才选好的饭店。
在此之前,他没有任何单独掌厨的经验,这个饭店能给他这个机会就已经不错了。不过现在他也看明白了,为什么在其他饭店得不到的机会在这里能得到,因为这个厨师长太难伺候了。
听那些后厨里的人的议论,在一年中他已经逼走了五个二厨。而冯建树竟然为这个饭店创造了一年多不换二厨的奇迹。
后厨的兄弟们从怀疑到佩服,开始主动和他聊天。他也不拒绝,还买了小菜小酒,陪他们吃喝。
“冯哥,你是真能忍啊,在下实在佩服。”配菜师说。
“冯哥,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一起整整那个厨师长?”冷拼师说。
“韩信都能忍胯下之辱,像我等无名小辈,忍一时之辱又能如何?现在他在上,我们在下,就算你今天整了他,明天倒霉的不还是自己吗?”冯建树笑笑说。
“可现在这社会讲究平等,像他这样有点本事就骑在别人头上的,早晚没有好下场。”一个服务员说。
“他是什么下场,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就行了。再说也没有绝对的平等,各人过去努力不同,现在地位也不可能相同。”
“那你的意思是他有这个能欺负咱们的地位,是过去努力的结果了?”配菜师问。
“在这个位置的人多了,并不都像他这样,比如我以前的师傅。但是能得到厨师长的位置,没有点本事能行吗?饭店的老板又不傻。”冯建树说。
“听说他和老板是亲戚。”服务员说。
“对,所以他也不是多努力才到现在这地位的,而是有后台。”配菜说。
“那我们也扳不倒他,所以还是利用工作的机会,为以后积累经验吧。没准哪天,我也被他赶走了呢。”冯建树说。
“他也是太过份了,他没把这个饭店折腾散,老板都要烧高香了。饭店的生意不好,我们厨艺要长进,机会也就少了。”配菜师说。
“机会可能是真的少了些,我也为此想过离开,可是别的饭店连这个摆设的机会也不给我。现实就这样,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冯建树说。
“冯哥,你心胸真大,真能看的开。就算现在再不济,总有出头的一天,我们都看好你。”配菜说,其他人也都连连称是。
经过了这番对话,本来已经心灰意冷的冯建树又重新打起了精神。其实他并不是在鼓励别人,而是在劝慰自己,给自己打气。就算再不济,他再忍一年,挣些钱再走也不晚。
正像他说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在上一个饭店工作的时候,虽说郑师傅对他很好,但他在那里只是一个配菜工。而且他能得到器重,也是因为他比所有人都勤奋,都任劳任怨。
即使如此,他还是受到了别人的嫉妒。有人甚至传言他把挣的工资都孝敬了郑师傅,更不堪的话也不是没有。
所以他从来不抱怨不公平,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变成和那些不努力又想一步登天的人一样,不问自己做了多少,就会酸别人得到了多少。
既然努力不同,那结果自然不同;既然这世上的人有种种不同,那自然就会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不认为这是不公,而是不同种子结不同果实。
作为一个还要看人脸色的小人物,他现在还没到品尝胜利果实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浇水施肥,让这颗种子快快长大。
放平了心态,接受了要暂居人下的事实,一切就变得明朗多了。当冯建树心里放下了那些委屈时,他开始留心饭店的管理工作。
这个后厨为什么成了人人自危的场所?他刚来的时候,觉得这里的人都太自私了,可是长久相处下来,发现并不是如此。
他试着去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想法,发现他们都有善良的一面,也都有脆弱的一面。趋利避害是人生存的本能,有时候为了这个最低的本能,就不可避免地伤害了别人。
他们只是想在这个职场生存下来,他们本没有恶意,也不是生来就是恶人的。
厨师长的严厉给他们造成的高压让他们窒息,谁能保证在一天十来个小时的工作中一点错都不犯呢?犯了错厨师长就说要赶他们走,他们能不怕吗?怕的结果就是尽可能找借口,推责任。
饭店的老板不知道这一点吗?他要是一个月两个月不知道倒是情有可原,可这个厨师长,据说是在这个饭店开业时就来了,在这里工作了八年。
唯一让他能八年屹立不倒的,不是因为他的厨艺有多出类拔萃,而是因为他是饭店老板的大舅子。听采购说,厨师长的妹妹比饭店老板还要能干,开着一个大公司。
这个饭店能开起来,一多半是她撑起的。饭店的生意不算好,厨师的工资又很高,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这饭店是老板娘的后花园吗?她用高薪养养他的哥哥又有谁敢反对?连饭店老板都不敢。
当一层层地抽丝剥茧,最后终于看到真相时,冯建树也意识到这个饭店也就这样了。厨师长不会倒,人性也不会变,那么这后厨里就很难养起正气。而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就变成了一个循环链,找不到源头,也斩不断牵绊。
数着日子,他在这里干满了两年,最后他终于决定,是离开的时候了。
他要开一个自己的饭店,培养自己的厨师长,养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权力在自己手中的时候,才能建立起自己想要的圈子,培养自己想要的氛围。
这两年让他极其压抑,压抑到他几乎抑郁。但是这两年也让他领悟了很多,从管理的问题,到企业文化的问题,甚至到人性的问题。
人们说不在逆境中沉沦,就在逆境中崛起,但是没有人告诉过他,连沉沦都是崛起的过程,为最终登上成功的殿堂,铺设了坚固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