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那年,李古转学到市里的重点高中,虽然这已不是他第一次转学,但惴惴不安的感觉仍像木槌一般扎实地捶打着他的心脏。
李古从五岁的时候就和“转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妈妈在感情上的不稳定,他从小就跟着妈妈四处颠簸,从南方搬到北方,又从北方搬回了南方;城东搬到城西,又从城西搬到了城北。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着,李古常常在一个学校刚和同学混熟,就面临着转学,有时甚至时间仓促得连同学的姓名还没认全就离开了。这样一来,李古没有所谓的“发小”,更谈不上朝夕相处后建立的难以磨灭的友情。
他,总是很孤独。
每一次的转学,李古都要经历一次这样的感觉。久而久之,他变得愈发害怕新同学陌生的眼光,害怕自己会不会被孤立,更害怕相处后的分离。
开学的前几日,李古与妈妈逛了市中心的商场。同妈妈一起逛街是李古最开心的时候。他与妈妈的品味与眼光总是格外一致,不同的是,妈妈在给李古买衣服时从不会在意价格,但凡是他喜欢的,都会爽快买单。而妈妈在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最关心的却是价格。那个时候,李古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妈妈没看上那件标价昂贵的衣服。
“妈妈,我还想要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子,我们同学都穿。”李古吃着烤鱿鱼,对妈妈说。
“你要啥妈都给你买!”
其实,当时的李古撒了一个小谎,他之前的同学,只有几个富二代才穿阿迪、耐克。在那个年代,电视广告轮番播放的是周杰伦代言的鸿星尔克,和“非一般的感觉”的特步鞋。这些品牌对于一个高中生已经是所谓的“潮牌”了,而阿迪、耐克算是奢侈的东西。
李古的妈妈从不会拒绝李古在物质上的任何要求。
那天,他们收货颇丰。一件T恤,一条裤子,都是军绿色的,搭配上新款的运动鞋,李古瘦高的身材非常适合这样的搭配。
“妈,需要买一个书包吗?”
“你转学第一天穿一身新不怕同学笑话你吗?”妈妈露出鄙夷的神情。
“哈哈,是哈!确实有点做作了!”李古羞红了脸。
为此,开学的那一天,李古只穿了看起来有点做旧样式的军绿色套装,并没有穿那双新鞋。说到底,他非常在意新同学的第一印象。
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微凉,早上七点钟的微风让本就紧张的李古微微发抖。
李古在妈妈的陪伴下站在这个新学校的门口等待迎接他们的班主任。距离早上第一节课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意气风发的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走进校园。他们不经意间打量着这个看似俊朗却有些腼腆的陌生面孔。
“叮铃铃~~”上课铃响彻整个校园,但班主任还没有来,李古紧张的心情提到了嗓子眼,他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但碍于面子,在妈妈的面前又极力克制这种不安的情绪。
时间仿佛特别漫长。
“这位是李古同学的妈妈吧?不好意思,我来晚了!”班主任从校门外风尘仆仆地赶来,很明显,她迟到了。
“是的,您是张老师吧?没事儿,我们也只等了一会!”李古妈妈笑着应到,并马上扯了一下正在四处张望的李古“赶紧跟张老师问好!”
“张老师,好”
李古看着张老师,羞涩的笑了一下。
张老师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人,同学们给她起的外号叫“二条”,因为她像麻将牌里的“二条”一样又瘦又高。一头黄色的卷发直达肩部,由于频繁染烫而稍许有些焦躁,一身黄色大花的长裙搭配一双棕色的高跟凉鞋,人群中显得特别扎眼。张老师是一个非常时尚的人,李古后来发现,她绝不会穿前一天穿过的衣服,有时候甚至在中午午休的时间也会回家换一套。
“这孩子长得真好看啊!”二条拍了拍李古的肩膀,并很快发觉了李古的紧张“别紧张,在我这里很随意的!走,我们去教室上课吧!”
由于已经上课了,二条领着李古从正在上课的后门进入了教室,刚好最后一排有一个空座儿,李古就坐在这里了。
“回头我给你换个位置,今天先对付一下!”二条凑在李古的耳边轻声地说,随即就离开了教室去和李古妈妈谈办理入学手续的事了。
李古脑子有点发懵,但也很庆幸。他庆幸老师没有像以前转学的时候,让他自己站在讲台上做自我介绍,那样实在是太尴尬了!这样静悄悄的不打扰他人也挺好。
李古尴尬地上了几节课就发现二条口中的“对付”是怎么一回事了。坐在旁边的同学没有一个在认真听讲,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看课外书、有的甚至在睡觉。此时的李古非常诧异,重点高中的学生不应该都是很优秀并且刻苦的吗?
刚来这个班级的李古当然不会明白其中的缘由。其实,这个班有很多“问题”学生,在高二分文理科时,全年级的同学进行了重新分班,由于二条好说话,不会拒绝,其它班级都不愿意要的调皮孩子全部被校长塞到了这个班里,成了名副其实“混混”最多的班级。二条无奈,怕他们打扰到班里的其它学生,就把他们全部安排在了最后几排里。
李古在这里坐了一个星期就被二条安排到前面去了,一直相安无事。待过那么多学校的李古见过太多类似的“小霸王”学生,相处之道就是尊重他们,保持一定距离,两不相欠就能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