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焚书坑儒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064字 发布时间:2023-10-02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


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庆祝他在头一年打败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胜利。


文武官员和70位学术思想有名望有地位的文人,都出席了这次宴会。


宴会席间,文人领袖周青臣举起酒杯称赞秦始皇的功德。


他说:“早先的秦国疆域不到1000里,凭借陛下的英明智慧,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原,还赶走了蛮夷。”


“如今,陛下的统治范围延伸到太阳月亮照得到的地方,全都顺从陛下的统治。”


“陛下废除了分封制度,设立了郡县制度,避免了战争的祸患,使得天下人都能享受太平安乐的生活。”


“这样的太平盛世,必然代代相传,一直千秋万世。”


“陛下的巨大功德,就连上古的三皇五帝也望尘莫及。”


秦始皇听了周青臣的赞美,大为高兴,连连点头夸奖周青臣:“你说得好,说得好啊!”


然而,这番颂扬却激怒了另外一些思想滞后的文人,其中有一个叫淳于越的文人。


他听到周青臣说分封制度不好,郡县制度好,心里十分不满。


他急忙走到秦始皇面前说:“陛下,请听我说!”


“我听别人说,殷周两代的君王统治了一千多年,他们采用了分封制度,让功臣子弟做诸侯,像众星拱月一样保卫中央朝廷。”


“这个制度本来就很好。”


“如今陛下统一了中原,但子弟们却没有地位和实权。”


“将来如果出现像当年齐国的田常那样谋篡王位的乱臣贼子,又有谁能挽救得了局势呢?”


“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过,如果不按照传统办事,想要长久,根本就不可能。”


“现在周青臣又当面奉承陛下,加重了陛下的过错,我觉得他并不是忠臣。”


“陛下还是应该重新考虑关于分封子弟的问题。”


淳于越再次提到了分封制度,秦始皇听后有些厌烦。


他让大家再次讨论,看看到底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


就在这时,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反对淳于越的观点。


李斯对秦始皇说:“古今时代不同,情况已经改变,我们不能再套用古代制度来实行。”


“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已经统一,老百姓应该努力耕种和工作,读书人应该努力学习现行的法令制度。”


“但是现在还有一些读书人,总是死抱着过时的东西不放,老是根据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当前的政治,这对陛下的统治是不利的,必须严厉禁止。”


“我建议,除了与医药、占卜、种树等相关的书籍外,凡不属于秦国史官所记的书籍,以及不是由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诗经》、《尚书》等。


“凡是私人收藏的诸子百家的书籍,都要在30天内上缴给地方官员烧毁,以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


秦始皇觉得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如果任由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到处宣扬古代制度,将会妨碍自己的统治。


因此,他决定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


具体来说:“除了与医药、占卜和种树相关的书籍外,凡不是秦国史官记载的书籍,不是官方收藏而是民间所收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都要在30天内上缴给地方官员焚毁。”


对于偷偷谈论古书内容的人,将会处以死刑。


对于借用古代的道理攻击当前政治的人,株连全族。


官吏若知情不报,一律判处同样的罪行。


命令下达后,若30天内不将书籍焚毁,将会在脸上刺字,被罚去修筑长城做苦工4年。


对于有意学习法令的人,只允许与官吏一同学习,不得私自按照古书学习。


焚书命令发布后,各地官吏都严格遵循命令,派出大量士兵和差役逐户收缴书籍。


在很短的时间内,焚书之火遍布全国,竹木简上刻写的古代书籍被焚烧,中国文化遭受了重创。


秦国以外的历史书籍和记载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书籍几乎全被烧毁。


秦朝以前的许多历史事实和学术思想,从此失传。


这是秦始皇摧残中国文化的一大暴行。


秦始皇下令焚书,引发了许多读书人的反感。


不仅那些持有旧思想的人反对秦始皇的残暴行为,就连在朝廷享受高官厚禄的文人们也暗地里议论说:“秦始皇这样压制舆论、摧残文化的做法,真是太过分了。”


焚书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两位方士侯生和卢生私下里议论说:“秦始皇这个人,十分残暴,自信过强。”


“他灭亡六国,统一中原,就自以为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君王。”


“他依靠残酷的刑罚统治天下,大臣们不敢对他说真话,他也不信任别人,大小事情都要亲自决定。”


“像他这样贪图权势的人,我们不应该为他寻求仙药。”


于是两人商量好后,偷偷带着从秦始皇那里得到的钱财逃走了。


秦始皇得知读书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侯生和卢生竟然逃走了,非常生气,决定严惩他们。


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让御史大夫去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皇帝的读书人。


被抓去审问的人,经不住残酷的刑罚,为了给自己开脱,纷纷胡编乱造,结果查出了460多个方士和儒生。


秦始皇一怒之下,没有详细审问、查证核实,命人在咸阳城外挖了个大坑,将他们全部活埋。


实际上在这460多人中,真正反对秦始皇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无辜的。


这是秦始皇对读书人的残暴屠杀。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压制反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和言论,但他的做法太过分,太残忍了。


焚书不仅毁灭了秦朝之前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坑儒还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从那以后,秦朝宫廷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大大减少,而那些善于谄媚、欺上瞒下的奸贼,如赵高之流,逐渐成为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秦朝开始走下坡路。


秦始皇是一位完成统一大业的伟大皇帝,同时也是一位对人民实施残暴统治的暴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