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书名:生死日记本 作者:毛山子 本章字数:3100字 发布时间:2023-05-04

邹义要和林白出差福建平潭县。随行的还有沈琴。他们此行目的是找回沈琴和李强的儿子,同时要解决打击人贩子。

沈琴将杨湘红辞退后,就急着要找回和李强的儿子。六安的儿子判给前夫了。虽然还是自己的孩子,由于环境所逼,但要见一下大儿子也不容易。这个小儿子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的精神寄托。回到禾州,为小儿子被拐卖一事,和李强两个人你怨他我怨你吵开了。女的说你是饭桶,自己的儿子怎么会被同学拐去卖掉呢?你吃着碗里想着锅里,儿子在眼前碍你好事,说不定就是你自己跟同学合伙卖掉的。儿子不在,眼前清净了,你就可以跟别的女人做事了。男的说我就是这样,你想咋样?难道我要为你做和尚!天下哪有这样的女人?丢下自己的儿子一跑半年也不回来。电话也没有一个,虎毒还不食子,你是不是人?一回来就说这样的话。

沈琴本来就是急性子的人,被李强一顿回骂,就要拉他去派出所讲清楚。儿子究竟是卖掉的还是被人拐卖的。李强一挡,沈琴不慎跌倒在地上。沈琴满肚子怨气,哭着拨打了110。邹义不一会就到了。问明情况,批评了李强几句,应该及时报案。沈琴才算稍稍解气。

平潭简称“岚”,是福建省福州市辖县,素有“千礁岛县”之称,著名渔业基地。位于福建省境东部海上,由以平潭岛为主的岛屿组成。古代唐朝为牧马地,清后置平潭县。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这里自古为文人义士、江湖游侠退隐之地,宋朝末代皇帝曾逃亡至此,明清抗倭,民国抗日,解放战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古今战争遗址,因地扼台湾海峡要冲,距台湾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县,成为我国大陆东南海疆前沿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盛产大黄鱼、带鱼、乌贼、鳀、鳁鱼、毛虾、梭子蟹等。邹义林白一行没有心思去游玩欣赏风土人情。满肚子的想法就是如何找回小孩子。

平潭刑警大队民警热情地接待了邹义一行。根据案情介绍,平潭的同行分析与李强通电话的小店应该是苏澳派出所辖区一个村。那里的确有许多四川籍的民工在种植甘薯、花生等旱作。

工作进展不顺利。据小店店主反映,半年前有一个叫陈国平的人把孩子抱来后,是他把孩子介绍给县城里一个本地人。本地人姓谢,具体地址在城关镇哪一条街、哪一条巷弄、门牌第几号却不清楚。警察追问为什么认识陈国平?小店主交代是到四川丈母娘家的路上认识陈国平的。一次到四川看望丈母娘,坐在大巴车上,与陈国平是邻座,两个人聊天,陈国平自称是四川省政府机关干部。小店主一听不得了,看他一表人才,又滔滔不绝,口才好,相信了他的话,两个人互相留了通讯地址。过了一段时间,陈国平后来就抱着孩子找来了。说是帮人家的忙。

本地姓谢的人是一个领导,正好来村里检查工作,路过店里,听说有孩子要送人,了解了情况,就答应要孩子。陈国平和谢姓男子还特意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身体。以后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李强在禾州向警方叙述情况时说道,小店主曾经提起陈国平拿到了一万元钱。小店主说这是陈国平在电话里讲的,具体有没有拿到他没有看见。根据李强和小店主的对质,陈国平不止一部手机。李强所知道的手机号码,陈国平已经关机。

根据小店主提供的联系方式,陈国平的手机也已经关机。

警方没有轻易相信小店主的话,把他们俩夫妻带到了刑警大队。小店主慌了,这才讲了实话。孩子被他的一个亲戚带走了。这个亲戚腿部残疾,走路一拐一拐,暂住在县城,在县城开残疾三轮车为生。小店主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表示愿意配合警方,帮助找到孩子。要找到孩子,必须从小店主的开三轮车的亲戚身上打开突破口。

刑警们为了不惊动对方,没有直接到他的暂住点。化装成生意人在暂住点周围转了几圈,没有发现孩子;走访周围的人,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对夫妻,但没有看见孩子。刑警们只好撤回来,再作另外打算。

事不凑巧,全国海岛经济会议在平潭召开。除了有中央省市领导外,国内很多经济界重要人物参加,晚上还举办一个文艺活动。由于警力有限,当地警方除了值班以外,都要参加安全保卫工作。没有当地警方的配合,邹义与林白宛如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平潭刑警大队长看出了他们两个人的心思,就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晚上有你们事情干。就是幸苦一点。”大队长道明了晚上因为有文艺活动,出租车、三轮车为了赚钱,都会往会场集中。确保市区交通畅通,警方要在每个路段路口设卡。刑警大队把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通知每个路段卡点民警,随时注意情况。发现目标立即控制。

海岛的白天非常炎热, 晚饭后凉爽的很。朗朗明月,高挂海空,远处渔船点点。海涛拍岸声,遥遥传来,余音绕绕。

因为没有找到孩子的下落,几个人的心里宛如压着沉甸甸的石头。林白没有心思去欣赏海岛夜景,带着小店主在平潭刑警大队长指定的一个卡点,守候着残疾三轮车的出现。文艺活动已经结束了。人们开始慢慢散场,出租车、三轮车涌进来又挤出去。大街已经悄悄地静下来,设卡的警察也开始一个一个有秩序地撤离岗位。目标还没有出现。林白的心悬了起来。如果残疾车的主人找不到,案子很难深入下去。

小店主突然与一辆电动三轮车主打起招呼,林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以为这就是要找在的目标。三轮车主人下来了,他不是残疾人。通过对话了解,小店主的亲戚今天晚上没有在县城拉车,吃午饭时接到一个电话就走了。具体到什么地方不清楚。这名群众与小店主是隔壁村,也在县城里拉车挣钱补贴家用。认识小店主的亲戚。

小店主的亲戚没有手机,所谓的电话是指暂住地附近的公共电话。一行人来到了公共电话旁。公共电话实际也是开日常用品小店里的一部电话。由同行的小店主出面问明情况。原来小店主午饭接到电话就回家了,晚上没有回县城暂住点。

刑警们迅速扑向小店主亲戚的家里。小店主的亲戚吓得六神无主,被传唤到刑警大队,喝了一口冷开水,才稍稍安了神。问起孩子的情况,就是死活不开口。小店主的亲戚有一种既自卑又要自强的心里。反正是残疾人,你奈何我不了,心里又怕人家瞧不起。

一直在门口等消息的沈琴忍不住撕心裂肺哭了起来。邹义走出门口喝止了沈琴的大声哭叫。沈琴躲到一个角落里伤心落泪。月光冷冷地照在沈琴的身上,海风吹拂,沈琴仿佛在海风中飘摇的一瓣孤零零的树叶。

邹义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明确告诉他:“你不讲实话,我们没有办法把案件深下去。但是我们有权利把你带到禾州调查。因为我们已经立案了。我们目的不是要处理你,是要寻找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被陈国平拐卖的。”邹义把系列法律文书递给他看。

邹义的话字字如钢针钉,把小店主亲戚的心脏“钉”得跳了起来。一听说要把自己带到禾州市,慌了神,又不认输似地说到:“你把法律文书早拿出来给我看,我不会拖到现在的。”听了他的话,大家苦笑了起来,但心里有了谱,趁热打铁。一会儿,小店主的亲戚就竹筒倒豆子,把整个事情交代的明明白白。

没有儿子的他极想要一个儿子。经过亲戚——小店主的介绍,花一万元钱从陈国平手里抱来了沈琴和李强的儿子。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孩子终日啼哭不止,奶水不吃。开始以为孩子生病,带到医院检查,医生看不出什么名堂,也说不出所以然。这个时候,正好有一对中年夫妻到医院检查身体。这对夫妻结婚多年仍没有孩子,心里着急,来医院检查原因。啼哭不止的孩子,看到中年夫妻,竟然主动要求他们抱。中年夫妻高兴的不得了。果然,孩子到了中年夫妻的手上,哭声嘎然而止。

中年夫妻认为这个孩子命中注定与他们是一家人。小店主的亲戚本来是迷信人,自身残疾,家庭条件又不好,医院里在场的人七嘴八舌,大家你一句我一言,说得他晕头转向。虽然心有不甘,最后通过别人牵线,这个孩子就交给了这对中年夫妻。这对中年夫妻也不让他吃亏,一次性给他2万元,算是对他的补助。残疾人给陈国平一万元,转手又拿到了二万元。现在孩子在这对中年夫妻的家里。前几天,还专门去看过小孩子。(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生死日记本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