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岐再次坐回茶台边,一边饮茶一边看似坦诚地说道:“本王并无夺嫡之意,恐怕要让褚公子失望了。”
“那倒当真是可惜得很。”公孙洵话虽如此,面上却没有半点惋惜的模样。“褚某今日本还想送殿下一份大礼呢!”
“哦?那本王倒是很想一观!”虽然此番见面仅仅是二人的初次交锋,可高岐却早已意识到眼前之人的任何举动都必有深意。
公孙洵起身走到北墙的书架旁,在书架的第三层取出一个精致的木匣,他将木匣放在茶台上,推到高岐面前。
“这是什么?”高岐轻轻挑眉,心中虽然好奇,却也没急于伸手将木匣打开。
公孙洵微微一笑,“自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之类的俗物。”
高岐知道公孙洵是在故弄玄虚,于此他倒也不甚在意,毕竟天下谋士皆热衷此道。高岐微微抬眼看了看公孙洵,公孙洵却只略一颔首,说道:“匣中之物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高岐不再犹豫,伸手将木匣掀开,可里面却只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块不值钱的木牌。高岐将木牌取出,正面朝上放在茶台上,那木牌正面仅仅刻了一个名字:范冉之。
范冉之乃是刑部尚书,官拜二品,早已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加入三皇子高奕的阵营,且这范冉之还是高岐当初亲自拉拢的朝中大员。高岐忍不住心惊,范冉之听命自己之事朝中鲜有人知,难道眼前之人竟有本事将此事查出?
高岐将木牌推到公孙洵面前,佯装不解地问道:“褚公子这是何意?”
“这便是褚某要送给六殿下的大礼。”公孙洵拿起木牌,自手中来回把玩着。
听公孙洵这般讲,高岐倒是松了口气,看来这褚洵是想将范冉之拉拢过来为自己所用,只是他并不知道,这位刑部尚书其实早已是自己的人,如此看来,这个褚洵虽有谋略,却也算不得过人的大才。
“范大人如何成了褚公子口中的大礼?难道褚公子是想拉拢范大人为本王行事?”高岐的脸上再次浮起惯常的高傲和自信,他打量着公孙洵的神色,可公孙洵却笑着摇摇头。
“不是?”高岐不自觉地蹙起眉,本以为自己已料定公孙洵的打算,可仅仅片刻的功夫方才的自信便彻底消失不见。这种猜不透人心的感觉让高岐心中很是不悦,可他很快便稳住心神,蹙起的眉又渐渐舒展开来。
高岐的神色尽数落在公孙洵眼中,这位颇受坊间诟病的六皇子,可决不仅仅只是个受宠的闲散王爷那么简单,想来外面对其流传之言也是他有意而为,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位岐王殿下绝对是个能够隐藏心绪的高手。
“褚某并非是想笼络范大人,相反的,褚某是想告诉殿下,范冉之根本就不是殿下的人!”公孙洵此话说得云淡风轻,可高岐却蹭的一下自座位上站起身来。
“你说什么?”高岐起身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眼下之举过于激动,他有些尴尬地缓缓坐下,将茶盏放在嘴边饮了一口,茶已凉,可高岐却丝毫没有感觉到。
公孙洵依旧是面带笑意,为高岐再次添上热茶,“殿下稍安勿躁,现在知道此事总比未来被范大人摆上一道要强上许多。”公孙洵顾自说着自己想说的话,仿佛全然没有注意到高岐的不安与尴尬。。
高岐的自信显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他自问聪颖过人,能断善谋,可在这个褚洵面前,自己却仿佛要被扒得赤条条一般,单凭他一介白衣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查到范冉之的身份,由此便足以看出此人之能力确在自己之上。倘若他所说范冉之并非自己之人的消息也为真,那这个人的手段简直可谓是神鬼莫测。
“本王凭什么信你?”高岐的语气终于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掩饰心中的不悦,如果智谋不足以压制褚洵,那便以权压之。
高岐本以为公孙洵至少会因为自己的不悦而有些许神色的波动,可公孙洵却仍是一副全无所谓的模样。事实上,公孙洵不仅心中无惧,反而还有几分欣喜,因为能将高岐逼至此境,他的第一步也便完成了。
高岐看着公孙洵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心中越发愤懑,脸色也渐渐地更加难看。
公孙洵饮了口茶,见时机已把握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道:“殿下当然可以不信我,不过,褚某还是建议殿下回去查查柳家长子已故的侧室到底是姓王还是林,若不小心查出姓林便要深究一下为何好端端的姓氏却要改了?”
“这是何意?”高岐不明白公孙洵为何说着范冉之却又忽然提起柳家妾室。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据传柳太傅与范大人素来不和,事实确实如此吗?”
高岐不是无能之辈,自是明白公孙洵此言是在暗指范冉之与柳宗义之间的不合乃是为了取信自己而行的瞒天过海之计。
柳宗义乃是皇长子高颂一脉,与范冉之在朝堂上总是针锋相对,二人不合乃是朝廷上下人尽皆知之事。可倘若真如褚洵所言,二人私下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那范冉之到底属于哪个阵营也就不言而喻了。
“还请褚公子明言。”高岐很想知道柳家妾室到底与范冉之能有什么牵扯,可公孙洵却摇摇头,不客气地回绝道:“此事还请殿下自己去查!”
高岐知道既然公孙洵已出此言,那想要再从他这里得到答案显然已是不可能了。高岐心绪烦乱,便借由阅看古书四下闲步。高岐本只为掩饰心中杂乱随便信步,可这一走却发现卿月阁中之古书竟无一不是珍品。
“褚公子的藏书连本王都自愧不如。”尽管自一进入嵬府,这个褚洵便一刻都未让自己舒坦过,可高岐却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人宛如一个让人猜不透的谜。
“殿下谬赞!”公孙洵言语谦卑,神情却仍是没有半点变化。
“方才本王见府外匾额似是出自古鸿大师的手笔,不知是也不是?”
公孙洵微微颔首,神色间却并无半分得意,仿佛像古鸿这样的人物为其书匾也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公子与古鸿大师还有交情?”高岐看着公孙洵,不由得猜测眼前这个人到底是何身份,难道真的只是区区白衣这么简单吗?
“古鸿大师与家父有些旧交。”公孙洵随口扯个谎。他见高岐与自己闲聊起来,似乎并没有即刻离开的意思,便猜测高岐定还有话想说,不过公孙洵倒也不急,毕竟此时难受的是对方而不是自己。
良久,高岐终于按耐不住,正视着公孙洵说道:“本王虽无心夺嫡却颇为赏识公子才华,奕王殿下胸怀天下,还望公子相助!”
“褚某若没记错,我刚刚已经拒绝了。”公孙洵含笑,看向高岐。
高岐却摇摇头,说道:“不!方才本王是问,如今本王是请!”说罢高岐便微微俯身,向公孙洵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