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第二次直奉大战8-直系北方的丢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880字 发布时间:2023-05-06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再说说郑玉琨大军的情况。

话说郑玉琨跟李志行商议完后,当日中午就进了赤峰城。此时赤峰城内有察哈尔来支援的谭庆林、张殿如两个旅,以及王怀庆的第13师残部,还有米振彪的毅军残部等,总数约14000人。

郑玉琨大军忽然开来,王怀庆等诸将就赶快来问是怎么回事?

郑玉琨接待了这几位,他说“王督办、诸位将军,我有吴大帅军令在身,部队稍事休息就走,还请帮忙补充给养。”,一边说,一边吩咐通知队伍抓紧休息,一会就出发。

王怀庆诸人摸不着头脑,但郑玉琨不愿说,那就显然是密令!众人不好再多问,就配合给郑玉琨的队伍了一些给养。

两小时后,郑玉琨的大军出城,向西进发。

玉琨刚出城门,忽然谭庆林亲自追了上来。他叫住郑玉琨就问“郑师长,你怎么往西去了?”

郑玉琨看了看谭庆林,说道“谭旅长,既然你亲自来问,我便告诉你。但事关军心,你听后万勿外传!”

谭庆林忙说“一定!”

然后郑玉琨便将冯玉祥叛变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说“谭旅长,原本吴大帅密令我往东去攻打奉天,并与我约定,待我到赤峰后给诸位下令,让我统领赤峰部队东进。但发生了冯玉祥的事情,便让我往西回去平叛。”

谭庆林一听十分震惊,接着又问“那方才在王督办面前,你怎么不说?”

郑玉琨回答“赤峰总需要人来守,我怕动摇军心!”

谭庆林一听凉了半饷,然后很快说道“那我跟你去!”

郑玉琨却说“但并无吴大帅军令。”

谭庆林却一拱手说道“其实我对李督军和郑师长仰慕已久!既然吴大帅曾有让你统领我们的密令,我要跟你回去平叛也算执行命令。请郑师长一定带上我,您但有所命,我无有不从!”

郑玉琨便下车握着谭庆林的手说“谭旅长,真是疾风识劲草呀!你能有此心,玉琨十分佩服!现在情况紧急,请赶快去整理你的部队,咱们一起走!”

谭庆林便立刻整理部队跟随郑玉琨向西去了,连招呼也没给王怀庆等人打。

大家见郑玉琨大军向西,谭庆林也一声不吭忽然跟着走了,大为吃惊,纷纷猜测。但其中却有一人,紧急向胡景翼发了电报,告知郑玉琨大军西行的消息。

此人就是毅军统领、战前不久新任热河都统的米振彪!

原来这个米振彪和冯玉祥、胡景翼他们是一伙的!只是由于他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帮不了多大忙,一直在热河战场担任“放水”的工作。

这个米振彪又是怎么和冯玉祥一伙联系上的?

这还是因为胡景翼。因为米是陕北人,和胡景翼本来就有交情,被胡设法拉了进来。

那郑玉琨为啥又突然告诉了谭庆林冯玉祥造反的事?

因为玉琨这家伙突然起了歪心思,想把谭庆林拐走!他在城里时看了各军的情况,发现只有谭的队伍军容还比较整洁,士气尚好,想着之后的大战还需要人手,就诱拐了谭庆林。

那郑玉琨不怕对吴大帅的热河布局有影响吗?

唉,山海关大军若败,你觉得热河还保得住?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既然如此,那郑玉琨为什么不连其他人一起拐走?

这是因为,第一,有王怀庆这个老资格坐镇,全拐走一时不好办到,而郑玉琨又不想在赤峰磨时间。第二,除了谭庆林的队伍,其他军队都暮气沉沉,郑玉琨怕他们拖累自己军队的行军速度。

所以,谭庆林这家伙因为见机快,从而逃脱了后续被消灭的命运。

话说除了谭庆林,秦皇岛一线后来还有一个幸运儿,因为机灵带队伍投奔了郑玉琨,也逃脱了被歼灭的下场。

此人名叫潘克成,乃是阎治堂第20师下的两个旅长之一。第20师因与郑玉琨一起同驻扎潼关,两个旅长与郑玉琨关系都不错,其中潘克成与郑玉琨尤其亲近。

郑玉琨陕西第1师的厉害潘克成是知道的。直奉开战后,陕1师就开赴前线,但却迟迟不见上战场,潘就判断陕1师大概是吴大帅留下来的杀手锏!

后来战局发展,吴大帅宣布郑玉琨在青龙大败李景林和张宗昌,潘就隐隐觉得陕1师可能要北上。

等直军在山海关战败,第20师选择撤退方向,潘克成就建议阎治堂往北撤。

可阎治堂觉得:往北去干什么?荒山野岭的。吴大帅就在天津,我们往南撤!

潘克成就说:郑玉琨往北去了,他的队伍战斗力强,我们去追他的队伍。

但阎治堂和手下的另一名旅长孙积孚都不愿干这种舍近求远的事情,决定往南。

潘克成说服不了,就拉着队伍往北去了。当时直军已乱,好几万人在撤退,并没有统一号令。阎治堂也就没管他,自己带军队往南去了。

然后潘克成成功到达赤峰。此时,冯玉祥叛变的消息赤峰方面已经知道,潘又带来了直军山海关大败的消息,赤峰守军大乱!

结果潘也动了歪心思,他便给众人讲李志行的强盛,郑玉琨的骁勇,劝大家一起去投郑玉琨。

王怀庆、张殿如、米振彪三人都不愿意,但因为潘克成这家伙现在带了完整的一旅人马,不好翻脸。

没说动这三人,潘克成却不走,一连在赤峰住了两天,日日派人广为宣传,劝大家向西随郑玉琨去“靖难”。并说只要跟着郑玉琨,就吃穿不愁,从不欠饷,还能打胜仗!

结果不少下级军官动了心,被潘收拢了约1个旅的人马。

然后潘克成觉得差不多了,便大军出城,往西投奔了郑玉琨。

所以,这次大战虽然直系惨败,郑玉琨却仍增加了3个旅的人马。

话说当郑玉琨大军从赤峰向西行军之后,接到李志行命令的各部就开始行动。

最先进入察哈尔的是韩养浩骑兵旅。27日,韩养浩已经深入到察哈尔的二连浩特。郑玉琨命令韩养浩继续南下,与自己在商都汇合。此时,郑玉琨军队刚过察哈尔东部的正蓝旗。

28日,高双成留了武衍周步兵独立团约2000人守包头,自带第3骑兵旅的6000人(另有1000人留在了归绥城)乘火车赶到了张家口以西以西的怀安。

此时张之江已打败了张锡元,占领张家口,张之江在怀安放了一个旅防守。郑玉琨命高双成暂不进攻,就地构筑工事待命。

30日,韩其武的西北边防军第2师先于郑玉琨到达商都,与韩养浩旅汇合。

因道路崎岖,大部队行进艰苦,郑玉琨计算自己仍需两日才能到达商都,但有韩其武在,攻击力量已经较强,便令韩其武为北路指挥,高双成为西路指挥,同时向张家口方向发动攻击,先占领张家口外围,等自己赶到后一起围攻张家口。

数小时后,韩其武占领尚义,随后向南进攻张北。

张北是张家口的北门户,地形险要,由张之江亲率一个旅防守。韩其武不愿啰嗦,众炮齐发,然后就开始强攻。张之江部虽号称劲旅,但对比与边防军却所差甚远。大战一日,直战得张之江面露土灰,暗叹西北边防军果然名不虚传!

当晚,张部趁夜色撤离阵地,退守张家口,韩其武占领了张北。

至于张家口以西的怀安县,高双成用了约大半天即击溃敌军,进驻县城。

至此,韩其武和高双成两军成犄角之势,等待郑玉琨大军一到就围攻张家口。

此时,张家口守军仍约有13000多人。

11月1日,郑玉琨大军赶至,此时在张家口一线归郑玉琨统一指挥的人马已高达4万多人!但郑玉琨却没有立刻布置攻击,因为此时的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10月30日,李志行担心的风暴终于落在了山海关前线的直军头上,直军在山海关、秦皇岛惨败!大几万人就逃出去约2000人,其余不是战死就是被奉军俘虏。

31日,直军兵败如山倒。一日之内,奉军就滦州一线陷入包围圈的直军全部解决,约七八万直军被缴械。奉军一路直指天津,与冯玉祥、胡景翼一起合围杨村的吴佩孚。

敌人分三路向吴进攻。中路张宗昌沿京奉铁路进攻芦台;左路吴光新沿凌河攻古塘;右路胡景翼由唐山进攻宁河。吴佩孚将司令部移到军粮城,采取守势,以待南来援军。

李志行知道了前线的惨状,立刻电告郑玉琨,同时表露了对合攻北京计划是否能够促成的担忧。

因为在原计划围攻北京的三路大军中,如今只有北路郑玉琨可以发动攻势。

西路因为阎锡山忽然向石家庄发兵4个旅,毁坏京汉线铁路,李济臣的5万大军一时无法前进。东路吴佩孚总共也就一万多人,津浦线北上的援军不到根本无力反攻,就连能够坚守多久也不好说。

而冯玉祥却有利好情况:由于孙岳轻松解决了驻守保定的曹士杰(曹锟的侄子)旅,阎锡山挡住了李济臣的大军,让国民军在京汉线上压力大减,冯玉祥又设法“盘活”了两个混成旅,紧急投放张家口战场。

这样,张家口的守军已达到6个旅共约25000人。

冯部素以作战顽强,敢打敢拼出名,这种情况下,郑玉琨再要攻占张家口,就会是一场血仗!而能不能实现合攻北京的战略,则还要看东、西两个战场的进展,所以郑玉琨坐镇张北,以观战局发展。

等到11月1日,又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首先是山东郑士琦宣布独立,派兵至沧州、马厂一带扼守津浦路,并将与江苏交接的利国驿(今江苏铜山县利国乡)和韩庄之间的铁路拆毁。阻止直系东南援军由徐州北上。

正在沿津浦线北上的孟昭月见郑士琦断了铁路,又派了队伍堵截,结果连打都没打,又掉头回去了!

其次是西路京汉线上,晋军将扼守石家庄的主帅由孔繁霨更换为晋南镇守使张培梅。张一上任,就斩了两个战斗不力的“旅长”,之前根本未向阎锡山请示!晋军肃然,再也不敢三心二意,全都奋勇杀敌,结果竟然将李济臣大军中寇英杰的一个旅缴了械!

这个结果真是让李志行和乔修远大跌眼镜!

要知道,晋军之前号称往石家庄派了4个旅,但据李志行的情报反馈,其实他们只派了4个团而已。被枪毙的第五旅旅长刘树藩和第七旅旅长龚凤山其实只是两个团长而已。

但这一仗愣是把李济臣吓住了,队伍停止了进攻,张培梅趁机将铁路完全破坏掉了。

援军北上的一东一西两条主动脉皆被切断!

你说郑士琦是因之前“削藩”的事被吴大帅逼急了,加上郑本就曾是皖系大将,这次奉、皖、孙三家联合战直,趁机来了个落井下石,似乎还能想得通。可阎老西这家伙好好的,吴大帅又没收拾他,怎么会突然有此举动?

话说,因山西位置特殊,又加上阎锡山一直没有明显的倾向,在直奉开战之前,各方就已经对阎锡山展开说服工作。

1924年春,直系派代表顾祥麟,皖系派代表张吉士,奉系派代表于国翰到山西,游说阎锡山投靠己方。精于算计、老谋深算的阎氏虚与委蛇,告诫部下“无论哪方面的代表来了,都不要说太肯定的话。

但在阎锡山心里,其实还是有倾向的。他曾对部下表示:“吴(佩孚)胜,可对咱不利。因为吴这个人,刚愎自用,逼人太甚,在他底下干事,困难得很。奉张(张作霖)胜了,可能拥段(祺瑞)上台,对咱们还好一点。”

事实上,正如奉系代表于国翰讲的“如果我们(奉系)打了败仗,吴佩孚还能允许阎锡山独霸山西,成为他的肘腋之患么?”,阎也是出于对吴佩孚的惧怕,倾向于奉张和段祺瑞。

开战期间,阎听说吴亲临前线,就致电段祺瑞,请段提醒张作霖注意。张觉得阎倾向于自己,就曾请阎锡山出兵帮自己。但彼时还看不出来胜负,阎是个生意人,就没有贸然下注。

随着战争的发展,突发冯玉祥叛变,阎锡山断定吴佩孚必败!所以马上选择了出兵截断京汉路,要给张作霖“雪中送炭”,以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阎突然派了4个旅(其实是4个团)前往石家庄,将邯郸以北山河段铁路拆毁,火车全开回石家庄,并令张培梅在沙河一带建造工事堵截北上直军。

结果,阎一出手就直接斩断了吴的一条臂膀。

李志行和乔修远痛骂郑士琦和阎锡山!

骂了一会,乔修远叹了口气说“看来吴大帅之前还是将郑士琦逼得太狠了!”

不过这个阎锡山是真不像话!老吴有没收拾你,你反什么?李志行这才发现自己还是一向小看了这个笑咪嘻嘻的阎锡山!

那么,这个阴险的阎老西不会对自己下黑手吧?

但李乔二人讨论之后觉得不会!为啥?因为山西的军队一直非常弱小,根据李志行的情报,山西全省就10个步兵团、2个骑兵、2个混成团、4个炮兵营,总兵力大约也就2万人左右。

别看李志行平时对阎锡山尊称长辈,但就军事力量而言,山西与陕西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不过东、西两个方向援军都已被无法到达,事实上围攻北京的计划已经破产。

11月2日,国民军攻占杨村,俘虏了山东北上援军的旅长潘鸿钧,随后又占领北仓。

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吉田茂劝吴佩孚拥护段祺瑞上台,吴表示绝不背弃曹锟!当天晚上,吉田茂又派人请吴到日租界避难,吴对帝国主义深恶痛绝,以中国有租界为耻,表示此生坚决不入租界!随即往大沽口。

同日,李济臣在阎锡山的劝说下,认为继续北上已于大局无补,率领大军返回河南。

次日,国民军占领天津。奉军占领芦台、军粮城。吴带领第3师残部,从大沽口登上军舰南下。临行电令李志行寻机对冯玉祥给予沉重打击!

乔修远说道“正之,事已至此,局面恐怕已不可收拾。黄河以北,直系也就剩咱们一家了,无论是为了国防稳定还是为了生存,我们都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了!我的意见,该是彻底解决西边的时候了!”

李志行沉默了片刻,背手肃然望向窗外,然后断然说道“让玉琨回来,准备召开高级军事会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